王星月是四川大學商學院會計學專業研究生,同時也是成都實唯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創辦者之一。談及創業,王星月有著最深的感觸:創業是人生最美的一道風景,我要在這條路上實現自己最大的夢想。

王星月第一次接觸創業是在2012年。她讀本科時參加了“挑戰杯”創業大賽,接觸到與創業相關的理論,經歷了從項目選擇到整體計劃的全過程,了解了創業的流程,也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創業者。她清醒地認識到,創業不是只為做老板、為賺錢,創業除去光鮮的表面,更多的意味著困難,意味著風險,意味著犧牲,更意味著汗水和淚水交織的辛酸歷程。大賽之后,她跟多數參加挑戰杯的同學一樣并沒有實際創業,繼續完成自己的學業。
同年,她的學長馮軍帥在高新區留學人員與博士創業園注冊成立了成都實唯科技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物聯網智能監控和無線通信技術應用與光伏電站監控、工業自動化監控和改造以及智能農業等領域。2013年6月,王星月即將本科畢業。攻讀會計學專業的她,早已通過了該專業全球統考的所有科目,進入一家知名的外資企業,擁有一個相對安穩的職業生涯本會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就在此時,一次機緣巧合,王星月認識了成都實唯的幾位創始人。盡管這個初創的小公司對她開不出較高的年薪,但在進一步熟悉該團隊并了解公司相關研發能力后,她認為發展物聯網監控和無線通信技術對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有著重要意義。創業的夢想在王星月的心中開始燃燒,她毫不猶豫地加入實唯團隊,并成為公司核心成員。
此后,王星月一邊參與公司工作,一邊攻讀研究生。期間她以公司項目參加了“2014‘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獲得銀獎;以公司技術為支撐參與《小為科技遠程環境監測儀研發與推廣》項目書撰寫,該項目后被立為大學生創新實踐國家級項目。實唯公司目前已在綿陽成立了分公司,在三位校友創始人的老家河北建立了銷售點。2013年運營首年營業情況較好,已申請專利十余項,商標4項。
雖然公司目前運營尚良好,但創業過程中的困難仍是超乎想象的。首先是資金問題,這也是近乎所有創業公司的共性問題。盡管政府對重點項目立項和專項給予了資金方面的支持,但對于技術創業公司來說,前期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研發和制造的成本均較高,資金是個長期困擾的問題。王星月和她的創業伙伴們也渴望能獲得小額貸款,但初創企業缺乏有效信用擔保,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期望通過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融資,但吸引此類投資也并非易事。
同時,在辦公場地、人才招聘以及渠道拓展方面,公司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公司注冊雖然在高新區留學人員與博士創業園,但由于注冊時園區已無空余辦公場地可供她們入駐,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幾位同學均在學校實驗室辦公。再后來公司運營狀況較穩定后,終于在校外租了一個辦公場所。但由于公司業務和人員不斷增加,場地很快又變得緊張起來,目前王星月她們又開始努力地跟學校協商,希望進駐四川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有效解決場所問題的同時,也對加強校企合作大有益處。
在業務拓展上,由于她們都是剛畢業或是在校學生,背景有限,人脈資源較窄,業務開拓能力比較弱。對于客戶來講,大學生創業公司的信任度也可能會低于其他公司……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風險,有千百種理由讓創業停步,但拿王星月的話來說,“創業者的精神就是夾縫中求生存”。依靠自己的力量一路走來,實屬不易。如今王星月最大的愿望,還是希望能有渠道讓大學生創業公司獲得更多被引薦的機會。例如為政府相關單位提供產品和服務,在增加公信力的同時達到宣傳效應,以爭取更多有利的競爭地位,為公司爭取到更寬廣的發展前景。
公司半數以上員工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王星月很清楚,這個團隊任何一名成員,靠自身能力都可以進入一個非常好的單位工作,前途不可限量。但是為什么大家甘愿拿著比同能力人低的薪水,干著比同薪水的人更辛苦的工作呢?王星月認為,那是因為彼此都有共同的事業理想。而幸運的是,彼此想做的事業恰好相同,力量被擰在了一起。拔高或是提煉一點說,就是因為夢想,因為凝聚力。王星月之所以用“實唯人”命名自己公司,是憧憬今后會有更多的大學生投入創業,小為成就自己,大為造福社會,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