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10個建議,可以指導你如何關愛自己,保持健康、苗條的身材。
1. 桌子、盤子和椅子
提醒自己,每次吃東西都必須是在以下這三種東西都在的時候,即桌子、盤子和椅子。有這三樣東西在,可以確保你不會半夜從冰箱里拿零食吃,也不會在車里匆匆吞下從快餐店帶出來的高熱量的東西。這也能保證你吃的不是薯條這類沒營養的食物。
有研究表明,如此認真地吃東西能讓人充分享受飲食的樂趣,并感到滿足。這樣吃東西的人無論吃的是什么,攝取的熱量都比較少。
2. 給意志力充能
人們的意志力有限,但是人人都是有意志力的,關鍵在于學會如何利用。意志力跟肌肉一樣,是會感到疲累的,因此需要制訂計劃,弄明白在有利于健康和不利于健康的情況下分別應該如何應對。還需要防范一些意外事件,例如辛苦了一天后,下班時開車路過快餐店,你可能很想買點東西來吃。
意志力還需要每天充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充足的睡眠。
3. 減肥目標要實際
說實話,人人都想多減點肥。如果達不到目標,當減肥遇到了瓶頸,有的人就會灰心放棄,重新開始大吃大喝。
減肥的一個最大難關就是很多人抱著不實際的期望。志向遠大當然是好事,但是要知道,成功減了肥的人平均減下的體重是原來體重的8.4%左右。如果你本來重90公斤,就能減7公斤左右。不要小看這7公斤,減掉后你的健康狀況會有很大改善。
說得直白一點,如果你想把體重減到高中時的水平,那么還沒開始前就注定失敗了。
4. 交些有助益的朋友
這就是所謂的“社交效果”。煙民總是跟煙民在一起,酗酒的人總跟酗酒的人混,胖子就喜歡跟胖子處。跟肥胖的人在一起你會做些什么呢?你們會找家餐廳,點些大餐和啤酒。肯定不會考慮去爬山或者去健身房。
我們傾向于模仿最親近的那些人的習慣,因此要交些有健康習慣的朋友,這樣你自己也會變得健康。
5. 檢查購物車
結束購物之前快速檢查一下購物車中的食品,確保其中25%是蛋白質、25%是全谷食物、另外50%是農產品。每次為下周計劃好兩頓健康早餐、兩頓健康午餐、兩頓健康晚餐,把所需材料都買全,然后一周內輪流做出來吃。如此一來你就會多一些選擇,而不至于每天吃的都一樣而感到厭煩。
6. 不要按情景選擇吃的東西
你也許在看電影,可能在參加表親的單身派對,或者剛接到了兒子在班里考了第一的消息,要不然就是在看球賽……這時你會產生“看球賽怎么能不吃漢堡、得大吃一頓慶祝兒子的好成績”之類的想法。但是如果你想減肥的話,就不要受環境的影響選擇食物。
提前計劃好自己在這些特殊場合要吃些什么,而不要臨時起意,這樣就不會寄希望于自己的意志力了。而且不餓的時候不要吃東西,要提醒自己一會兒還有更多的東西可吃。
7. 對自己說:“我有瘦下去的權利。”
很多情況下,都是人們自己破壞了減肥的成果。他們并非缺乏欲望和動力。很多人會說,“有些東西在妨礙我們。”其實,我們應該學會自我肯定,因為我們無法從別人身上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我們每天告訴自己,我們有健康的權利、有變得好看和自信的權利,就會把它牢牢變成自己的信念。
8. 計劃越詳細越可行越好
你所訂立的任何一個目標都必須是詳細的、可評估的、可行的、實際的、有時限的。只有這樣的目標才更有可能實現。
例如,“我要多活動”這種目標不行,應該說“我下個月每天散步30分鐘”。
這個目標很詳細,指出了要活動多久;可評估表現在每天都可以問自己散步沒有。
可行和實際是指每個人都能找出30分鐘的時間來散步,不需要任何器材和訓練。有時限是指,在你規定的時間階段結束后(可以以一個月為時限),你就可以回顧自己有沒有達到目標了。
9. 能站著就別坐著
如今大多數人每天在桌前坐8個小時,還會在家里坐兩三個小時。這種久坐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后果難以抵消,就算每天去健身房鍛煉2個小時也不行。
專家建議隨身攜帶一個計步器,可以讓你意識到自己每天的活動量有多少。在進行電話會議的時候可以站著,需要發郵件告訴同事事情時,不如走到對方身邊去傳達。多走樓梯,停車要停得遠些,所有的小事都是有作用的。
10. 正確對待壓力
壓力到底能不能讓人的身體發生生理變化,進而導致增肥,對于這個話題科學界還沒有達到一致觀點。但是我們都知道,壓力會影響意志力。但是,問題在于人生中不可能長時間不遇到壓力,如果我們處理壓力的方式是胡吃海塞,那體重肯定要持續上升的。
人生中總有不如意的事。讓體重增加的并不是壓力,而是我們處理壓力的方法。關鍵是要學會用積極的方法應對壓力。感覺到壓力的時候不要吃零食,花10分鐘出去散個步,在辛苦了一周后的周末上一次瑜伽課,或母親在電話那頭嘮叨時深呼吸。
總之,壓力襲來時,提醒自己,你要對自己好點,要關愛自己,而不是糟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