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科 符少輝 虢珊 朱山立 梁榮波
【摘 要】本文根據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知識、能力等特點和當前社會學校教師相對飽和、入職條件高、難度大的現狀,挖掘培訓機構、企業內訓中培訓教師需求大、準入門檻較低的市場,積極探討教育技術專業本科生往培訓師方向就業,通過明確的培養方向、就職崗位、能力培養、崗位實習、目標人物模仿等具體手段,切實增強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的就業競爭力,提升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促進學科和市場的結合和專業發展。
【關鍵詞】教育技術學;本科生;培訓師;就業指導
一、困境
根據筆者的調查了解,現階段國內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的就業已經由專業設立之初的供不應求、高質量就業轉為就業困難、就業質量難以保證。以筆者為例,筆者1999年稀里糊涂考進某省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學習時,盡管成績一般、缺少特長,但仍然能夠進入某老牌省屬本科院校教育技術學系擔任教師,因為那時擴招、各高校紛紛建立教育技術學專業伊始,正是用人之際,自然好就業。到如今,非但大學教不了,連進中學教書都困難。如此困境,相差懸殊,究是為何?首先我們要對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入手。通過查閱我國多數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培養方案我們不難發現,現階段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大致有如下5個:
(1)教育技術理論方面:主要側重于教育技術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從事本專業的教學工作。
(2)信息技術教育:擔任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和企業培訓人員。
(3)影視媒體創作:在各中小型電視臺從事廣播電視節目創作工作,或在一些私營影視公司從事圖形圖像處理工作。
(4)教育軟件工程:在社會各個領域從事設計、開發和管理教育軟件、教育資源、教育平臺和教育游戲軟件。
(5)現代遠程教育:在網絡學院、電視大學、函授學院、企業等單位承擔遠程教育系統的設計、開發、學習支持幫助及維護等服務性工作。
上述5個方向設立之初,較好的反應了社會需求,也能夠體現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和優勢。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專業的不斷細化和時間流逝,這些傳統的教育技術學本科生專業的優勢就業渠道已經人滿為患、日趨飽和,留給后來的畢業生就業門路幾近窘迫、無路可走。但以筆者所在學院為例,近3年我校該專業畢業學生186名,38名能力較強的畢業生能夠考入中小學從事信息技術教育和為企業員工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和各級電教館工作的學生幾乎沒有,還有極個別的學生從事了影視媒體創作或者教育軟件開發的工作,部分考試發揮較好的就讀本專業或其他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幾近半數的畢業生不能再本專業或行業內就業。這既反映了我們專業培養計劃的失效,也不能夠真實體現專業發展的前景和魅力,更對學校的招生和學生的就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二、析因
造成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前面已經講到的外部環境問題。但單單就教育技術學這個專業而言,又可以分為專業原因和人的原因兩方面。一方面,教育技術學專業本屬二級學科、邊緣學科、新興學科、應用性專業,學科的歷史、廣度、深度不夠,對于專業長遠的發展、應用和學生的成長、就業缺少足夠的規劃設計和宣傳推廣。其他諸如機械制造、土木工程等等專業行業建設發展的深度、廣度都比較成熟。這是專業的原因。另一方面還存在學生學藝不精和教師教授不細。有人將教育技術學專業培養的學生稱為“萬金油”,說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生學而不精,無一專長。話雖尖銳了一些,但也有一定的事實依據,目前多數院校教育技術專業培養的學生基本上都具有這一特點。在計算機能力方面不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電子技術上不如物理學專業的學生,在教學的基本技能方面不如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在影視節目制作方面不如影視專業和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結果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式下失去了競爭能力,造成就業困難。這個當中除了個別學生學習不努力、積累較少以外,也有專業設置的問題。太多東西要學,所花時間和精力有限,自然只能泛泛而已,比不過人家術業專攻的。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教師身上,學科中的新技術、新理論的更新,甚至部分高層次人才、高水平師資本就是稀缺資源。
三、解困
盡管由于之前講的種種原因造成了一段時期內,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就業的困局。但筆者發現相對于當前學校教師相對飽和、入職條件高、難度大的困境,廣大培訓機構、民營學校和各大企業內訓中培訓教師的需求大、準入門檻低、市場前景廣闊,只要積極引導、切實投入、加以時日,廣大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就能從培訓師這樣一個崗位找著既對口、又輕松,并且發展前景可觀的工作平臺。
(一)什么是培訓師?
培訓師是指根據市場發展狀況和企業自身需要,運用現理念和手段,策劃和實施培訓項目,并從事培訓咨詢和教學活動的人員。培訓師在市場上主要分為兩類:企業培訓師(TTT)和職業培訓師(PTT),他們的主要職責和特征有:
(1)產品培訓課件的制作、宣講,對客戶進行產品知識培訓、答疑;
(2)擅長領域廣泛,比如:團隊建設、企業文化建立和企業內部流程改造、溝通學、LT思維管理、頭腦風暴、企業教練、執行力提升、團隊激勵和個人激勵、個人職業生涯開發和規劃、成功學、巔峰潛能銷售等;
(3)專業、高效、形象氣質佳,能對客戶產生一定或者強烈的思維沖擊和洗禮,幫助客戶有效提升進步;
(4)能適應經常出差講課。
(二)培訓師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1)在特定、專長領域內不斷學習研究,根據市場需要設定系列培訓課程;
(2)根據不同行業、公司的培訓需求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課程的開發和調整;
(3)運用各種培訓方法和培訓工具,講授培訓課程,實現培訓目標。
(三)如何將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本科生培養成為優秀的培訓師?
(1)增加企業培訓課程設計等相關學習課程;
(2)注重學生教師普通話、備課、教學等教師基本素質培養;
(3) 加大學生培訓設計、教學實踐能力的實訓;
(4)打破學生一定要考編、穩定等固有“鐵飯碗”就業思路的局限;
(5)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幫助學生結合專業、興趣、特長合理設計學涯和生涯;
參考文獻:
[1] 胡鄉峰,教育技術學專業培養目標探析,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4(8)
[2] 胡凡剛,教育技術學學科建設的困境及應對策略,當代教育論壇,2004(9)
[3] 劉志翔, 祝娟, 戚國銀,淺析教育技術學科建設與教育技術專業發展,科技信息,2008(11)
[4] 孟亞玲, 魏繼宗, 解文元,教育技術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及對策,中國電力教育,2008(19)
[5] 莫麗敏 ,教育技術專業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科技資訊 ,2009(1)
[6] 李智勇,張西寧,林關成,教育技術學專業在校生變被動就業為主動就業的策略研究,教育與職業,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