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孟晨,張立新,潘秋岑
(西安工業大學 學報編輯部,西安 710021)
當今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給人們帶來一種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伴隨人們生活習慣和閱讀習慣的改變,報刊讀者對知識的追求獲取更為強烈。作為數字化和網絡化產物的科技期刊網站的建設是吸引國內外讀者(作者)和提升期刊影響力的有效途徑[1]。據《2007~2011 年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網站建設進展》的調查結果顯示:2011 年中國科協所屬1050 種期刊中有69.7%的期刊通過網站形式上網,其中不包括在CNKI、萬方、維普和臺灣華藝4 個期刊全文數據庫上網,相比2007 年的49.9%,自建網站增加了19.8%。[1]表明科技期刊出版單位逐漸意識到網站建設的重要性,并針對科技期刊網站所涉及的功能和內容展開了研究。有關研究從網站的設計和內容兩個層面對網站信息進行了綜合評價和分析,指出我國科技期刊信息化、網絡化程度較低,發展緩慢滯后,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2]探討了網站的內容定位、新聞傳播手段運用、讀編互動、刊網互動等建設方面的問題,指出諸多網站僅定位于論文服務,缺乏資訊內容等;[3]并通過對期刊網站的建設現狀進行調查,發現我國現有學術期刊網站的內容和功能參差不齊(信息不足、內容貧乏、頁面空置等),提出了期刊網站的建設要注重功能開發和新媒體介入。[4]以上研究對期刊網站的建設雖提到期刊出版過程的網絡化、內容的數字化、信息服務的智能化和多樣化,以及用戶間的基礎交互等,[5]但對科技期刊的學術價值、信息服務和網絡互動功能沒有給予深入探討。鑒此,本文擬通過分析不同科技期刊網站的內容設置和定位,以期為專業和綜合期刊的網站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在期刊評價體系中,學術期刊影響力的要素主要包括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響因子、獲獎或被檢索系統收錄情況、基金論文率、web 下載量等9項。[6]科技期刊網站的訪問量、全文下載量、摘要點擊量等因素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密切相關。其中,論文下載量是體現期刊學術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論文下載量越高,表明論文的受關注度越高。[7]據不完全統計,華西口腔醫學雜志網站的日訪問量為3000 左右,截至2014 年7 月1 日,單篇論文的最大下載量為842 次,摘要點擊量為410 次。中南大學學報網站2012 年12 月的月訪問數達21522 次,月綜合瀏覽量為44050 次;在2012 年刊登的論文中,單篇論文的最大下載量為300 多次,瀏覽量為800 多次。[8]因此,科技期刊網站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技期刊的競爭力和學術影響力。
目前,國內科技期刊的網站大致分為依托型、委托型和自建型。依托型是在大型網站上完成期刊全文內容上網。如清華同方的“中國知網”、萬方數據中心的“數據化期刊群”、西南科技的“維普中文科技期刊”以及龍源期刊網等大型網站。這些大型期刊網站雖能完成期刊基本情況的信息發布,但提供的模板頁面設計風格相近,操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委托型是通過購買軟件開發商研發的遠程稿件處理系統(采編系統),實現編輯部從投稿到稿件發表整個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如北京瑪格泰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西安三才科技。開發商雖經驗豐富,且在期刊網絡化辦公平臺的功能開發上盡顯才能,但點對點開發居多,多點聯合考慮甚微,較濃的商業氣息使綜合性期刊的使用備受壓力。為此,也出現了一些高校學報利用校園網建立自己的期刊網站(自建型)。但由于編輯人員專業和精力的限制,對期刊網站的功能拓展和信息“嫁接”略顯不足。
科技期刊網站的建立,雖能推動我國期刊數字化發展進程,提升科技期刊的社會關注度和學術影響力。但在系統升級或網站自建時,不宜盲目跟從和照葫蘆畫瓢,而應緊密結合自身期刊特點,分析讀者和作者需求,建設一個特色鮮明的個性的科技期刊網站。
科技期刊網站的內容一般包括基本功能、信息服務、在線辦公系統、互動交流等模塊。[9]一個較完善的科技期刊網站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深入擴展現有功能,新增特色內容,努力建設成為符合期刊自身特征的、功能完善的、服務周到的、互動性強的、充分考慮用戶體驗要素的、適應數字化環境的特色期刊網站。[10]通過網站的建立,科技期刊能夠為期刊用戶群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增強用戶粘度,提高宣傳力度,擴大期刊的影響力。
1.網站基本功能的內容定位與擴展。科技期刊網站基本功能包括期刊介紹(關于我們)、編委會、聯系方式、在線期刊閱讀等。針對許多網站現有基本功能內容較簡單、不夠深入具體、互動性較弱等問題,我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對基本功能進行內容深入擴展和新增功能模塊的改善,以期豐富期刊信息服務和增強用戶群的互動交流:(1)期刊介紹模塊在展示科技期刊的宗旨、簡介、機構設置、編輯部團隊介紹、發展歷史、獲獎情況、收錄情況、期刊優勢等基本信息的同時,在展示方式上應注重圖、文、視頻結合的使用。其中編輯部團隊介紹模塊除了設置編輯人員的基本信息之外,還可展示工作環境、團隊建設活動、兄弟院校交流活動、演講、參加業內的活動狀況等;(2)為了使讀者能多渠道、全方位地跟蹤和深入了解編委的信息,編委信息模塊除了展示個人基本信息和學術研究信息外,可添加動態信息模塊,及時更新編委的新聞、新觀點、社會實踐活動、科研動態等,提供進入編委的博客、微博、微信、Facebook 等個人空間平臺的快速鏈接;(3)聯系我們模塊的信息應當在有地址、郵編、電話、Email、網址等基礎上,一方面可添加乘車方式和路線以及第三方地圖導航鏈接,使用戶可快捷地查詢起點到編輯部的詳細乘車方式和線路,另一方面可新增關注網站方式模塊,關注平臺包括官方微信公眾賬號(二維碼掃描)、官方微博賬號、QQ 空間等,使用戶可在不同平臺上留言、答疑;(4)由于部分科技期刊用戶群比較廣,同時涉及一些國內外用戶,為方便其他語言的用戶閱讀本站的文章,在線期刊閱讀模塊中可以對電子文檔論文進行翻譯并以英文版的形式發布,或者提供在線翻譯快捷鏈接,方便用戶快速翻譯閱讀;(5)根據用戶的不同喜好和興趣,科技期刊網站可提供定制服務,用戶可定制最新期刊目錄、會議活動、某學科最新期刊論文等信息,用戶將定期在Email 或移動終端設備中查收到系統自動派發的期刊內容。
2.專業期刊網站的內容定位。專業期刊具有學科專一、社會性較強、用戶群種類多(包括教師、學生、科研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等)和范圍廣、自主盈利能力較強等特點,為此,可對專業期刊網站進行以下特色內容定位:(1)在信息展示方面。學術動態作為專業期刊網站的重點組成部分,應重點展示其學科的前沿動向、研究熱點、發展趨勢、學術思想、科研成果、會議信息等內容,同時設置專家專欄以豐富網站的專業信息量,其內容包括專家會客室、專題推薦、專家信息、專欄文章分類與排行等。對專業特色鮮明的科技期刊,且在該專業領域擁有較為集中的用戶,網站可提供與期刊內容相關的廣告展示,使其相互影響,達到共贏。對于實力較強、流動性較大以及有人才需求的專業期刊,可新增招賢納士模塊,吸引編輯人才,擴大編輯隊伍。另外,為應對來自不同語言國家的讀者群,網站應考慮以多種語言方式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2)在互動交流方面。在選擇推送稿件狀態通知的工具時,考慮到手機短信會產生費用,而QQ 和Email 只需要網絡支持。因此,專業期刊可主要利用手機短信和Email 的方式為作者和審稿專家推送論文審核進程消息,以提高信息的傳遞效率和增強實時互動性。為幫助用戶解決專業疑問和提供信息交流的渠道,促進用戶間的互動交流,網站可設置論壇模塊和在線問答模塊。其中,論壇欄目包括主題分類、熱門提問、最新回答、參與者排行、話題評價機制等。專業科技期刊也可針對重大的科研成果或事件適時地召開新聞發布,對問題進行解釋和問答,以期讓社會大眾及時了解事件的最新進展。
3.綜合期刊(學報)網站的內容定位。綜合期刊的主要服務對象多為高校在校師生,作者群相對專業期刊比較集中,且期刊與學校的學科發展密切相關,發展依靠學校生存,尤其以學校冠名的高校學報表現明顯。因此綜合性期刊網站的內容定位應考慮環境因素和滿足其用戶需求。一方面,編輯部可通過學報的網站來宣傳高校優勢學科欄目的校內外動態(學科建設、參與項目、科研成果、獲獎作品等)以及優秀教師的先進事例和科研情況等。另一方面提供論文寫作指南模塊,包括學術作品表述的公共規范、畢業論文的書寫格式及寫作方法,涵蓋論文題目、封面(中、英文)、摘要(中、英文)、目錄、主要符號對照表、引言(問題的提出、文獻綜述)、參考文獻、致謝與聲明、附錄等方面,以及提供論文模板下載渠道,作為學生論文寫作的參考。另外,為方便作者及時了解稿件的狀態,審稿專家及時上網審閱論文,提高論文的審閱效率,編輯部可開通QQ群(群員為期刊作者、審稿專家、編輯)或者對作者群的QQ賬號和Email 進行分組管理,編輯人員通過QQ 和Email 將論文審核過程的信息推送給相關期刊用戶,推進作者、讀者、審稿專家和編輯的互動。
4.網站輔助功能的內容定位。(1)網站輔助功能模塊的添加。網站的建設除具備基本功能外,可適當增加一些新的輔助功能來豐富網站的服務。如網站利用移動模塊來展示科技期刊移動端(Ipad、Iphone、Android 等)應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APP)的信息;對論文、新聞、學術動態、編委會動態、專欄、專輯與專題等模塊的單篇消息進行分享,以期擴大期刊信息共享面;由于網站不同內容定位中的在線辦公系統、論壇、廣告服務、信息定制等模塊涉及到使用個人賬號登錄進行操作,因此,網站建設可對單人設置個人空間模塊,將我的采編系統、我的收藏、我的文件夾、我的提問、我的消息、我的廣告、個人信息等內容分區展示,此內容根據不同用戶角色(管理員、編輯、讀者、編審、企業等)進行選擇設置;(2)網站與移動平臺的內容對接。移動設備的普及以及人們對于忙碌生活中零碎、片段時間的娛樂休閑需求,促使開發商推出各式各樣的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移動產品。這些移動產品包括網頁(web)端衍生的同名移動產品和借助其他APP(微信公眾平臺)宣傳自我的產品。因此,為充分利用用戶的碎片化時間,我們認為,可以嘗試將科技期刊網站與APP 和微信公眾平臺對接進行內容定位。科技期刊APP 的內容設置與定位為網站的內容復制,與web 端的內容同步更新,利用APP 實時地向期刊用戶群推送各類消息,讓用戶充分利用碎片時間自由及時地獲取相關資訊;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設置與定位是將科技期刊網站的部分內容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定量發布。其中專業期刊主要內容為行業新聞內容精選、專欄、活動專區、社區等;綜合期刊內容定位為投稿指南、社區、編輯部或學校趣聞、特色學科簡介等。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能讓讀者快捷地獲取信息和資訊,并通過此平臺與好友分享互動。
網絡化環境對科技期刊網站建設是挑戰,是機遇,也是大勢所趨。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科技期刊網站的內容和功能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且交互性較弱,信息服務較差。在信息高速傳播的互聯網時代,資訊內容豐富、信息定位明確、交互性流暢是科技期刊網站增強用戶粘度、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和支撐。科技期刊應把握互聯網發展的契機,根據期刊的類型,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網站,以期增強期刊的宣傳力度以及擴大期刊的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1]程維紅,任勝利,路文如.2007~2011 年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網站建設進展[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
[2]王媛,楊聚,劉永昌.我國科技期刊自建網站現狀與分析[J].科技與出版,2010,(7).
[3]朱俊剛,李洪丹,段家喜.科技期刊如何加強網站資訊建設——以中國光學期刊網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
[4]李若溪,游中勝,田海江.我國學術期刊的網站建設現狀調查與網絡期刊進化趨勢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
[5]劉飚,邢飛,徐威.國外科技期刊網站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
[6]360 醫學網綜合類期刊百科.期刊基礎常識——學術期刊影響力的評價指標/構成要素[EB/OL].[2014-07-01].http://www.yxqk360.com/old/baike/zonghe/060343212013.html.
[7]劉雪立,方紅玲,苗媛.五種綜合性眼科學期刊論文下載量與被引量的關系及部分論文的量引背離現象[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
[8]趙俊,李海亮,陳燦華.網絡出版平臺對高校學術期刊發展的影響——以《中南大學學報》網站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3,(1).
[9]曾慶儀.對期刊網站建設的思考[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0(1).
[10]陳峰,王亞秋,劉暢.高校科技期刊網站建設淺析[J].學報編輯論叢,2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