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民,曹建民,周海濤
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 102249;2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3 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北京 100023
隨著現代中醫藥理論的發展、現代藥理學理論及現代生物技術的更新,更多的單劑或配伍組方應用于體育實踐。中藥以其多靶點、多途徑作用且幾乎不含違禁成分的特點日益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在提高運動員身體機能及緩解疲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機體在穩定狀態下,腎血流量可以通過自身調節機制來維持相對恒定。在劇烈運動時,腎血流在神經和體液因素的影響下發生改變。由于各器官血流量重新分配,使活動器官特別是肌肉的血流量增多,腎血流量急劇下降,并伴隨運動過程的持續和強度遞增表現的更加明顯[1]。腎臟的這種不完全缺血狀態形成了“運動性腎缺血”。運動停止后,腎血供應恢復形成運動性腎缺血后的“再灌注”[2]。缺血再灌注損傷過程中,自由基的產生異常增多起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蛇床子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體內過量生成的自由基對機體細胞的損傷[3],維生素C 作為體內重要的抗氧化劑,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4]。本文研究蛇床子配伍維生素C對大鼠缺血再灌注腎臟的影響,并探討二者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及其機制,旨在為其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清潔級雄性Wistar 大鼠100 只,42 d 齡,平均體重(196.7 ±12.1)g,北京大學醫學部實驗動物科學部提供,許可證號SCXK(京)2006-0008。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實驗室內溫度保持在(22 ±2)℃,相對濕度55%~75%,光照時間隨自然變化。所有試驗大鼠均以基礎飼料(北京大學醫學部實驗動物科學部提供)和蒸餾水常規飼養,自由飲食。試驗時間為63 d,正式訓練時間為56 d。
蛇床子(Fructus Cnidii),產自河北,北京同仁堂購得,批號:120314457 并經天津中瑞藥業有限公司高占友高級工程師鑒定。稱取定量中藥,煎煮過濾,60 ℃水浴中濃縮成1 g(生藥)/mL,4 ℃存放備用。
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采用Jaffe 苦味酸法測定,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采用二乙酰-肟法測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采用比色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試劑盒,試劑盒編號20120509,并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操作。
BS224S 型電子分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光學顯微鏡(日本OLYMPUS 公司);ALCYON3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雅培);756M C 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儀器廠);GL-20G 高速冷凍離心機(上海安亭)。
實驗大鼠適應性飼養4 d 后,以20 min/d 的運動量對其進行為期3 d 的篩選,淘汰個別不適應游泳訓練者,將剩余大鼠以數字隨機分組法分6 組:對照組(C 組)12 只,一般訓練組(M 組)12 只,過度訓練組(OM 組)24 只,蛇床子+過度訓練組(FOM 組)16 只,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VCOM 組)16 只,蛇床子+維生素C+過度訓練組(FVCOM 組)16 只進行56 d 的游泳訓練。訓練期間,FOM 組、FVCOM 組采用專業灌胃器灌胃(ig),每天一次,劑量為1.5 g/kg,ig 體積為5 mL/kg;VCOM 組、FVCOM 組采用腹腔注射(ip),劑量為100 mg/kg,每天一次,注射體積為0.5 mL(通過預實驗獲得最佳劑量),其他各組ig等量生理鹽水。
2.2.1 訓練及測試方案
C 組常規飼養,不加任何干預,平時不運動。M組進行中等強度游泳訓練,正式游泳訓練8 周。每周訓練6 d,每天訓練1 次,第一次下水游20 min,此后逐漸增加,至第1 周末時每天游60 min,第2 周末時加至每天游90 min,第3 周末時加至每天游120 min,此后5 周均保持此運動量。其他各組前3 周訓練安排同M 組,第4 周起開始安排高強度訓練。大鼠進行負重游泳,每次訓練至力竭。力竭標準以大鼠下沉后10 s 不露出水面為度。第1~3 周負0.5%體重,第4 周負1%體重,第5 周負2%體重,每天訓練1 次。第6 周每天上、下午各訓練1 次,第7~8 周,每天上、下午、夜間各訓練1 次,均負5%體重。至第8 周末,C、M 組大鼠,均正常生長,無意外死亡發生。其他各組大鼠因尾部負重,疲勞衰竭不能恢復及訓練意外死亡等原因,死亡率較高。OM組、FOM 組、VCOM 組、FVCOM 組分別剩余14、13、11、12 只。各組分別取10 只用于實驗取材,其他隨機剔除。
2.2.2 指標測定
各組大鼠于末次游泳訓練24 h 后,乙醚適度麻醉,從頸總動脈處取血加入檸檬酸鈉溶液抗凝,37℃水浴中30 min 后,4 ℃3000 rpm 離心10 min,分離制備血清,置-20 ℃冰箱中保存待查。迅速取雙腎,剔除筋膜,置于預冷的生理鹽水中洗凈血污,肉眼觀察腎臟大小,色澤、質地。分離左腎,取腎上極組織0.5 g,用1.5 mL 生理鹽水在1 ℃下以12000 r/min 研磨制成10%腎組織勻漿;10%甲醛固定腎組織標本,石蠟包埋,制成4 μm 厚切片,HE 染色,觀察組織病理學變化。
所有數據均用SPSS 12.0 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資料進行正態性檢驗;多組計量資料采用one-way ANOVA,方差齊時采用LSD 法,方差不齊時采用Dunnett's T3 法。P<0.05 有統計學意義。
Scr 和BUN 測定后取各組腎組織制作石蠟切片,進行HE 染色,光鏡下觀察組織形態學變化,腎臟病理變化評價參照Pallers 標準[5],在400 倍光鏡下隨機選5 個視野,每個視野選10 個腎小管評分。1、腎小管明顯擴張,細胞扁平為1 分;2、刷狀緣損傷為1 分,脫落為2 分;3、細胞膜大泡1 分,細胞漿空泡1 分;4、間質水腫1 分;5、腎小管腔內有脫落的壞死細胞未形成管型或碎片為1 分,形成管型或碎片為2 分。腎小管評分由兩名技術員雙盲計算,取其平均值。光鏡下靜止對照組、一般訓練組大鼠腎組織結構正常,無淤血、變性和水腫,腎小管管腔內無管型。過度訓練組大鼠腎小球有淤血現象,小管上皮細胞水腫、空泡變性、管腔擴張,管腔中有少量的脫落絨毛和上皮細胞,以及各種管型。其他各組組織病理學改變較過度訓練組輕,有輕微的小管上皮細胞水腫、空泡變性,管腔擴張現象,無蛋白管型和細胞管型。各組大鼠腎小管Paller[5]評分,靜止對照組、一般訓練組組間無顯著差異(P >0.05),靜止對照組、一般訓練組明顯低于其他組(P <0.01),治療組顯著低于過度訓練組大鼠(P <0.05),且均未見腎小球明顯病理改變。
表1 各組大鼠腎小管損害評分比較(n=10,)Table 1 Tubular damage score of different groups (n=10,)

表1 各組大鼠腎小管損害評分比較(n=10,)Table 1 Tubular damage score of different groups (n=10,)
注:與C 組比較,1)表示P <0.05,2)表示P <0.01;與OM 組比較,3)表示P <0.05,4)表示P <0.01。Note:compared with C group,1)and 2)represent P <0.05 and P <0.01,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OM group,3)and 4)represent P <0.05 and P<0.01,respectively.
表2 各組大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比較(n=10,)Table 2 Blood urea nitrogen(BUN)and Serum creatinine(SCr)levels in plasma of different groups (n=10,)

表2 各組大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比較(n=10,)Table 2 Blood urea nitrogen(BUN)and Serum creatinine(SCr)levels in plasma of different groups (n=10,)
注:與C 組比較,1)表示P <0.05,2)表示P <0.01;與OM 組比較,3)表示P <0.05,4)表示P <0.01;與VCOM 組比較,5)表示P <0.05,6)表示P <0.01。Note:compared with C group,1)and 2)represent P <0.05 and P <0.01,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OM group,3)and 4)represent P <0.05 and P<0.01;compared with VOCM group,5)and 6)represent P <0.05 and P<0.01,respectively.
由表2 可知: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各組較對照組明顯上升,與OM 組相比FOM 組、VCOM 組、FVCOM 組明顯下降,分別為P <0.05、P <0.05、P <0.01;與VCOM 組相比,FOM 組、FVCOM 組明顯下降,分別為P <0.05、P <0.01。
由表3 可知:SOD 活性各組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與OM 組相比FOM 組、VCOM 組、FVCOM 組明顯上升,分別為P <0.05、P <0.05、P <0.01;與VCOM組相比,FOM 組、FVCOM 組明顯上升,分別為P <0.05、P <0.01。MDA 含量各組較對照組明顯升高,
表3 各組大鼠腎組織勻漿中SOD 活性和MDA 含量比較(n=10,)Table 3 Comparison of SOD activity and MDA content in rat kidney homogenate of each group (n=10,)

表3 各組大鼠腎組織勻漿中SOD 活性和MDA 含量比較(n=10,)Table 3 Comparison of SOD activity and MDA content in rat kidney homogenate of each group (n=10,)
注:與C 組比較,1)表示P <0.05,2)表示P <0.01;與OM 組比較,3)表示P <0.05,4)表示P <0.01;與VCOM 組比較,5)表示P <0.05,6)表示P <0.01。Note:compared with C group,1)and 2)represent P <0.05 and P <0.01,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OM group,3)and 4)represent P <0.05 and P<0.01,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VOCM group,5)and 6)represent P <0.05 and P <0.01,respectively.
與OM 組相比FOM 組、VCOM 組、FVCOM 組明顯下降,分別為P <0.05、P <0.05、P <0.01;與VCOM 組相比,FOM 組、FVCOM 組明顯降低,分別為P <0.05、P <0.01。
腎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損傷是一個復雜的病理生理變化過程,其具體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s,OFR)在I/R 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6]。正常情況下,體內可產生少量自由基,但由于體內具有滅活自由基酶系統,自由基被迅速清除,不產生損傷作用。運動時由于I/R 使自由基產生增加,可引發膜脂質過氧化反應,導致膜的液態性、流動性及通透性改變,進而造成膜功能障礙,尤其是線粒體膜的破壞將影響細胞的代謝和機能,并干擾整個器官的生理功能。機體內存在清除自由基、減輕其危害的主要物質是抗氧化酶。SOD 是需氧生物體內數千種酶中以氧自由基為底物的唯一酶。其通過催化超氧陰離子形成過氧化氫而清除超氧陰離子,保護機體免受損傷,同時在一定范圍內,自由基代謝增強時,SOD 會代償性增加。因此SOD 活性的高低是機體抗氧化能力強弱的標志。MDA 是細胞脂質過氧化的一種主產物。組織線粒體MDA 含量是目前公認的衡量機體自由基代謝的敏感指標[7]。肌酐和尿素氮分別是肌肉和蛋白質的分解代謝產物,主要經血循環從腎臟排除體外,其血中的濃度取決于腎小球濾過能力,當腎臟實質受到損傷,腎小球濾過率降到臨界點后,二者的濃度就會明顯上升[8]。
實驗結果顯示,8 周的過度訓練導致大鼠腎組織組織病理學發生明顯改變;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增高[過度訓練組(P <0.01)、蛇床子+過度訓練組(P <0.01)、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 <0.01)、蛇床子+維生素C+過度訓練組(P <0.05)高于靜止對照組];SOD 活性降低[過度訓練組(P <0.01)、蛇床子+過度訓練組(P <0.01)、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 <0.01)、蛇床子+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 <0.05)低于靜止對照組];MDA 含量升高[一般訓練組(P <0.05)、過度訓練組(P <0.01)、蛇床子+過度訓練組(P <0.01)、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 <0.01)、蛇床子+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0.05)高于靜止對照組]。說明過度訓練已造成大鼠腎臟運動性缺血“再灌注”損傷,腎功能受到嚴重損壞。但腎組織組織病理學改變蛇床子+過度訓練組、維生素C+過度訓練組、蛇床子+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 <0.05)較過度訓練組明顯減輕。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含量蛇床子+過度訓練組(P <0.05)、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 <0.05)、蛇床子+維生素C+過度訓練組(P <0.01)低于過度訓練組;SOD 活性,蛇床子+過度訓練組(P <0.05)、維生素C+過度訓練組(P <0.05)、蛇床子+維生素C+過度訓練組(P <0.01)高于過度訓練組;MDA 含量,蛇床子+過度訓練組(P <0.05)、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 <0.05)、蛇床子+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 <0.01)低于過度訓練組。表明,蛇床子及維生素C 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減輕腎臟的缺血缺氧,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提高SOD 活性。有效減輕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起到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為:1、蛇床子中所含蛇床子素(Osthole,Ost)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體內過量生成的自由基對機體細胞的損傷,激活抗老化酶(SOD)的活性,降低脂質過氧化物(lipid-hydroperoxide,LPO)的濃度,抑制脂褐素在組織細胞中的堆積[9]。2、蛇床子中含有大量而豐富的營養素,如黃酮類、多糖。黃酮類、多糖類等物質對抗氧化、補充機體所需及防止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運動產生的過量自由基,避免了過剩自由基對機體細胞的損傷。二方面的聯合作用對清除機體自由基、減輕自由基對線粒體膜和肌漿網膜造成損傷起到積極作用[10]。3、維生素C 是重要的抗氧化維生素,作為強抗氧化劑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凋亡級聯的啟動而減輕細胞、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損傷[11]。此外,3 個治療組間比較,血尿素氮、血清肌酐、MDA 含量,蛇床子+過度訓練組(P <0.05),蛇床子+維生素C+過度訓練組(P <0.01)低于維生素C+過度訓練組;SOD 活性,蛇床子+過度訓練組(P <0.05),蛇床子+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P <0.01)高于維生素C +過度訓練組。提示蛇床子對運動性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療效可能優于維生素C;而二者配伍使用可能更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損傷腎臟的保護。
綜上所述,蛇床子和維生素C 均對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可能是通過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減輕脂質過氧化作用,進而改善腎臟功能。就療效而言,二者配伍使用優于二者單獨應用,而蛇床子又優于維生素C,但也可能和二者在應用中的劑量大小有關,其劑量和療效之間的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 Barclar WF.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California: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1995.577-580.
2 Heifets M,Davis TA,Tegtmeyer E,et al.Exercise training ameliorates progressive renal disease in rats with subtotal nephrectomy.Kidney Int,1987,32:815-820.
3 Wang WL(汪文來),Yu ZM(于智敏),Ju DH(鞠大宏),et al.The Cnidium 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Chin J Basic Med Trad Chin Med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1,17:704-706.
4 Palazzetti S,Rousseau AS,Richard MJ,et al.Antioxidant supplementation preserves antioxidant response in physical training and low antioxidant intake.Br J Nutr,2004,91:91-100.
5 Glaumann B,Trump BF.Stud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ischemic cell injury.III.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proximal pars recta tubules (P3)of the rat kidney made ischemic in vivo.Virchows Arch B Cell Pathol,1975,19:303-23.
6 Wang L(王麗),Mei CL(梅長林).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and oxygen free radicals in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Chin J Nephrol(中華腎臟病雜志),2006,22:371-373.
7 Chen PJ,Hirata F.The effects of long-term training at various loads on immunity and neuroendocrine responses in rats.J Nat Inst Fit Sport Kanoya Japan,1998,20:19-26.
8 Hong P(洪平),Chen G(陳耿),Li QZ(李清正),et al.Influence of rapid weight loss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 on certain biochemical indexes.Chin Sport Sci(體育科學),2010,30(4):44-48.
9 Wang SH(王書華),An F(安芳),Zhang DS(張丹參),et 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ntioxidant osthole.Chin Trad Pat Med(中成藥),2005,27:488-489.
10 Zhong HY (鐘厚永).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ime-controled supplements of different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cting on mice’s anti-fatique competince and organism.Guili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廣西師范大學),MSc.2006.
11 Korkmaz A,Kolankaya D.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ascorbic acid against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male rats.Ren Fail,2009,31: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