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雅
戴爾小的時候,既沒耐心又對世界充滿好奇,如果能用快速簡易的方法輕松做完一件事,他就會躍躍欲試。1973年,當時還只有8歲的戴爾看到一則廣告,說經過一種簡單的測驗,就可以免除不必要的環節,直接拿到高中畢業文憑。一
個簡單的測驗就可以取代9年的學校生活,真是太棒了!小戴爾馬上就拿起電話咨詢申請,滿懷希望能多快好省地解決自己的文憑問題,直接進入大學。
于是有天傍晚,測驗中心派了一位女士來到戴爾位于休斯頓的家中。戴爾的母親去開門,那位女士很客氣地說,她想找邁克爾-戴爾先生。戴爾的母親一開始很迷惑,但問了幾個問題之后,她也就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了。戴爾的母親對那位女士說:“他正在洗澡,我去叫他。”那位女士很驚訝地看著戴爾走出來——一個穿著紅色小熊浴袍的8歲小男孩。所有的大人都以為戴爾是在搞惡作劇,才會寄出申請函,其實戴爾是當真的。從小,他就非常執著于刪除不必要的步驟。所以,當他長大后,以消除中間人為基礎來開設公司,這事兒應該不會讓人太過驚訝。
16歲那年夏天,戴爾找到一份工作,負責爭取《休斯頓郵報》的訂戶。報社交給業務人員一份由電話公司提供的用戶名單,讓他們隨便打電話向顧客推銷。戴爾在拉顧客時發現,有兩種人幾乎一定會愿意訂閱郵報:一種是剛結婚的人,另一種則是剛搬進新房子的人。他開始猜想:“怎么樣才能找到所有剛辦好房屋貸款或是剛結婚的人?”
經過明察暗訪后,戴爾得知情侶要結婚時,必須要到地方法院申請結婚證書,同時也必須提供地址,好讓法院把結婚證書寄給他們。在德克薩斯州,這項資料是公開的。所以戴爾雇用了幾個高中的死黨,一起聯系休斯頓地區16個縣市的地方法院,從他們手中獲得新婚的新人姓名和地址。
接著戴爾發現,有些公司會整理出貸款申請者的名單,而名單上是按照貸款額度來排定順序,所以很容易找出貸款額度最高的人,把他們定位為高潛力顧客群。戴爾鎖定這些人,發給每人一封信,信的開頭是每一個人的姓名,信上則提供訂閱報紙的資料。
這樣下來,幾個月的時間,戴爾就找到了數千名訂戶。有一天,教歷史和經濟學的老師要同學們整理自己的報稅資料。根據銷售報紙的所得,戴爾在那一年的收入是18萬美元。起初老師還認為戴爾弄錯了小數點的位置,當她了解到他并沒弄錯時,她更沮喪了,因為戴爾那年賺的錢比她的收入還高很多。
1984年,戴爾開著打工賺錢買的小汽車上大學了,但此時他對電腦的熱情勁兒已超過了上學,他很想大干一場。他從當地的電腦零售商那里低價買來了一些積壓過時的電腦,自己改裝升級后轉手又賣出去,很快便銷售一空。下課后,他宿舍門口總是排滿了來買電腦的人。由于豐富的電腦知識和敬業精神,他組裝的電腦質量好,但更重要的是價格便宜。同樣一臺電腦,IBM當時賣2000美元,戴爾只賣700美元,因為IBM電腦售價中的三分之二都讓中間商和代理商給賺走了。
戴爾受到了“直銷”賺錢的鼓舞,在大學一年級就登記注冊了“戴爾電腦公司”,全身心投入到自產(裝)自銷電腦上。此時,他自然就顧不得功課了,成績急轉直下。父母有所耳聞,立即趕到學校,只見他的房間里外全是電腦和零件。眼看兒子幾乎被電腦“毀了”,二老大發脾氣,但是戴爾卻信心十足。果然,第一個月他就做了8萬美元生意。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創造了任何企業前所未有的高速持續發展。現在的戴爾電腦公司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進入了世界500強。值得一提的是,戴爾從此沒有再回大學,也加入了著名的“輟學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