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要武 陳 嵐
長江干線2014年1~8月共發生9起船舶機艙火災,占該水域船舶火災總數的45 %,財產損失241.56萬元(其中一起未統計),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按發生季節來看,一季度1起,二季度3起,三季度5起;按發生時間來看, 6時~18時,發生6起,18時至次日6時,發生3起;按發生地段來看,重慶至宜昌3起,荊州至蕪湖5起,南京以下1起;按船舶狀態來看,停泊期間2起(包括1起維修中),航行期間7起;按照船舶類型來看,散貨船舶5起,滾裝船1起,集裝箱船2起,油船1起;船舶使用年限5年內的3艘,6~8年的4艘,9~10年的2艘;按照船舶檢驗情況來看,地方船檢檢驗7起,CCS檢驗2起;按照起火原因來看,主機日常維護保養不夠,燃油和潤滑油泄漏噴濺遇主機和其它發熱的部件遇高溫引發火災有7起,變壓器過載1起,機艙范圍內的舵機艙維修遇可燃氣體爆燃1起。
1.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船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船公司及船舶所有人的安全主體責任不清晰,管理不到位。從原因上來看,都存在企業單位層級管理的問題,也有個人擅自脫離職守,以及應急處突不力的問題。在9起火災中,有3起在起火時機艙無人值守(其中有2起是航行途中),造成對初起火災不能及時撲救。有的在處置突發火災時,未能按照釋放CO2固定滅火設施的規定操作,造成了次生災害。教訓深刻的是“金順海2”輪。該輪于2014年8月22日18時40分許,途經長江馬鞍山水域165號浮附近時,機艙發生火災。起火原因:該船在“大車”航行、主機高速運轉時,循環進油管法蘭連接處螺帽松動,密封墊圈失去密封功能致使管內機油噴濺到右后上方正在運轉的主機增壓器上,遇高溫燃燒。發生火災后見火情緊急,采取封艙滅火,火災致二管輪死亡。
2.有的船舶公司管理混亂,個體船舶安全問題突出。船舶經營人和所有人之間,關于消防安全責任制劃分不清,兩者之間在表面上是公司管理,實際是掛靠關系。經營人的制度有的只是體系的需要,船舶所有人的消防安全意識就無從談起,而船員的消防安全意識自然就淡薄。如:2014年7月23日11時05分,“佳輪906”號集裝箱船,停靠于宜昌港6號碼頭對主機維修時,因油艙口設置在該輪舵機艙工作臺的下方(呼吸閥也設在舵機艙內),在修理船舶配件時,火花遇可燃氣體發生爆燃,造成兩人燒傷。再如:安慶水域的“泰長鑫8169”輪火災,屬于家族型管理運營,其中火災當事人鐘某(女)負責機艙操作,但未取得相關部門培訓,無證上崗,發生火災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該船應配員6人,實際僅配員4人。
3.船舶因自身存在缺陷或放任隱患的存在而引發火災。在火災調查中發現,有的地方船舶檢驗部門,以及相關檢查部門,在檢驗過程中存在有不細致的現象。有的船舶在結構上“先天”就存在有危險源的隱患問題,但是仍然能夠獲得證書,要在源頭上找原因。既有檢驗部門沒有嚴格按標準檢驗,也有船舶日常維護保養不夠,對初起火沒有采取或者是未能采取有效的滅火措施,使火蔓延成災。在長江安慶水域發生的2起火災,均為高溫排氣管未包扎,油管、油柜閥件未及時保養,船主長期不上船進行管理。
4.使用非標油閃點過低而引發火災。如:2014年5月30日11時20分,宜都市吉鑫礦業有限公司所屬“吉鑫1號”散貨船(裝載河砂),在長江宜昌云池斗立口水域從東向西行駛時,機艙內2名值班人員使用電動泵加注燃油,因閃點過低,2號船用變壓器過負荷后,導致油品燃燒產生火災。經調查,該船舶使用的柴油,經湖北省石油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驗,系不合格柴油,閃點(閉口)低于55 ℃。再如:2014年7月23日“佳輪906”火災,該船舶使用的柴油,經委托湖北省石油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驗,同樣系不合格柴油,閃點(閉口)低于55 ℃。
隨著內河運輸船舶的較快發展,在運輸船舶中干散貨運輸仍居主導地位,約占總噸的70 %。9起機艙火災中就有5起為普通貨船,2起集裝箱船機艙火災。在今年的21起火災中,占有比例為33.3 %,占有比率較高。從火災發生頻率較多的安慶至蕪湖區域來看,據了解,日平均過境船舶有1 500艘~2 000艘。現階段三峽壩區在兩閘室無檢修的情況下,每天過閘船舶數量下行過閘船舶70 ~ 80艘次,上行過閘船舶50 ~ 60艘次。流動船舶的加大,火災防控的壓力加大,總體上,流動船舶的火災多于停泊船火災。綜合分析隱患成因既有歷史遺留問題,也有新出現的現實問題;既有當事人自身消防安全素質問題,也有職能部門亟待改進和進一步加強的問題。為了立足長遠,從加強消防安全的源頭防控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證。只有抓好源頭防控,日常的消防監督檢查才能得以順利開展,否則只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治標不治本。
當前要盡快著手進行的工作是:
1.需要加強各方面安全責任。在消防工作的實踐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消防法的工作原則來開展工作。方式上,要以鞏固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成果為基礎,提高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夯實以單船為基礎的火災防控的根基,落實政府部門消防工作“四項責任”,提高公安機關消防監督管理“四個水平”,使長江干線消防工作社會化水平明顯提升,消防安全環境明顯改善。
2.建議相關部門,從源頭抓起,對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工作進行協調。真正使行政法規、技術法規落到實處,并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于劣質油品在長江船舶中造成災害的苗頭,除公安部門依法運用法律手段打擊違法行為外,建議組織相關單位,在長江全線開展水上燃油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從經營資格、油品來源、油品質量、安全管理等方面著手,杜絕不合格燃油流入長江船舶。另外,把住船舶建造、改建、裝修規范關口,杜絕導致帶著諸多消防隱患卻持有驗收合格證書的“病”船上線營運。對已經存在的因結構設置不規范的船舶,要針對具體的危險源情況,由檢驗機構督促其整改到位。其次是防止船主借機操作,鉆制度空子,將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船舶蒙混過關。對違反規定的,除公安消防部門依法處理外,還要充分發揮船東協會、水上新聞媒體的促動作用。
3.建議充分發揮《長江船公司、船舶誠信評價體系》的評價作用,針對發生火災的船舶和運營中存在有重大消防隱患的船舶,實行評估。根據利害程度,可否采取臨時性的停航措施。
4.擴大消防法規及消防知識、安全常識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培訓面。真正落實《消防法》和公安部61號令,使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得以明確。解決目前有的船舶單位存在的3個不適應:(1)船舶消防安全基礎工作的現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不適應;(2)船員消防法制觀念淡薄的現狀與現代社會管理需求不適應;(3)火災隱患存量未減與增量難控的現狀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