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敏
8月2日,江蘇昆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粉塵爆炸,造成75死185傷的嚴重后果。事故發生后,煙臺港公安局消防支隊對轄區“涉粉塵”的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根據以往的管理經驗和相關規范要求,就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相關看法。
粉塵爆炸是粉塵在爆炸極限范圍內,遇到熱源(明火或溫度),火焰瞬間傳播于整個混合粉塵空間,形成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力,系統的能量轉化為機械功以及光和熱的輻射,具有很強的破壞力。七類粉塵具爆炸性:金屬(如鎂粉、鋁粉)、煤炭、糧食(如小麥、淀粉)、飼料(如血粉、魚粉)、農副產品(如棉花、煙草)、林產品(如紙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其中面粉或飼料等粉塵爆炸的溫度,只相當于一張易燃紙的點火溫度,一星點的火花,都可能引發粉塵爆炸,且很容易產生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氣浪,會把沉積在設備或地面上的粉塵吹揚起來,在爆炸后短時間內爆炸中心區會形成負壓,周圍的新鮮空氣便由外向內填補進來,與揚起的粉塵混合,從而引發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時,粉塵濃度會更高。
要防范事故發生,就先要對“粉塵”爆炸的原理和條件有一定認知。首先粉塵本身必須可燃,其次粉塵必須懸浮在空氣中并達到一定濃度,再次粉塵必須具有相當大的比表面積(單位質量所具有的總面積),另外還要有足夠的點火能量。粉塵的濃度、顆粒尺寸、空氣濕度和含氧量等因素,都會影響粉塵爆炸的風險。顆粒越細小,其比表面積就越大,在空氣中懸浮時間越長,氧吸附也越多,爆炸危險性越大。空間越密閉,粉塵爆炸威力越大。有粉塵的環境中同時存在可燃氣體的話,會大大增加粉塵爆炸的危險性。絕大部分粉塵爆炸要經歷以下4個階段:1.懸浮在空氣中的可燃粉塵表面接受點火源的能量,迅速提高了表面溫度;2.粉塵粒子表面的分子發生熱分解或干餾作用,產生可燃氣體從粉塵離子表面釋放到氣相中;3.釋放出的可燃氣體與空氣(或氧氣等助燃氣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隨后被點火源點燃產生火焰;4.依靠這種火焰產生的熱量,又促使周圍的粉塵發生分解,持續不斷地在氣相中釋放出可燃氣體,又與空氣混合,使火焰不斷傳播,從而導致粉塵爆炸。從某種程度上講,可燃粉塵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是一種氣固非均相燃燒現象。從燃燒本質上看,也可以認為是可燃氣體在空氣中的爆炸,只是這種可燃氣體“儲存”在粉塵中,受熱后釋放出來參加了爆炸反應。但應引起注意的是,某些發生表面燃燒的物質如鐵粉、鈦粉、鋁粉等粉塵發生爆炸過程中,不發生分解或干餾過程,這些粉塵接受點火源的作用,直接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劇烈的氧化放熱反應,熾熱的粉塵或粉塵的氧化物加熱周圍的粉塵和空氣,使高溫的空氣迅速膨脹,從而導致粉塵爆炸的形成。

從可燃粉塵爆炸反應歷程可以看出,粉塵爆炸是可燃粉塵、助燃物(主要是空氣中的氧氣)、點火源三者互相作用的結果,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因此控制粉塵爆炸產生的原理就是控制可燃粉塵、助燃物、點火源三者相互作用,預防粉塵爆炸事故安全措施有以下三類:
控制可燃粉塵在助燃物中的濃度,在生產、加工、儲存場所可以采用密閉性能良好的設備,盡量減少或避免粉塵飛散;對難以在密閉場所完成的作業,如有發生粉塵爆炸危險性,應安裝有效的通風除塵設備,加強清掃工作,及時消除懸浮在空氣中的可燃粉塵,確保可燃粉塵不在爆炸濃度極限范圍內,從根本上預防可燃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
提高作業場所的空氣相對濕度,也是預防粉塵爆炸形成的有效舉措。當空氣相對濕度增加時,一方面可減小粉塵飛揚,降低粉塵的分散度,提高粉塵的沉降速度,避免粉塵達到爆炸濃度極限;同時空氣相對濕度增高會消除部分靜電,相當于消除了部分點火源,并且空氣相對濕度的提高會導致可燃粉塵爆炸的最小點火能量相應提高;此外空氣相對濕度增加后會占據一定空間,從而降低氧氣濃度,降低了粉塵燃燒速度,抑制粉塵爆炸的發生。
作業現場常見的能引起粉塵爆炸的點火源有明火、焊接火弧、電氣火花、吸煙、撞擊明火、靜電火花、高溫設備等,對這些點火源,相關企業應采取相應處理措施,能消除的給予消除,確因生產作業需要不能消除的應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避免點火源與可燃粉塵、助燃氣體相互作用形成爆炸。
可燃粉塵的種類繁多,理化性質各異,發生火災時應針對不同性質的粉塵選擇不同的滅火劑,以提高滅火效率,否則可能不但滅不了火,反而火上澆油。活潑金屬粉塵如鎂粉高溫時易與水發生反應放出可燃性、爆炸性氣體——氫氣,因此一般不用水、泡沫滅火劑進行滅火;此外活潑金屬如鎂粉易與二氧化碳、氮氣等滅火劑發生化學反應,因此也不宜用這些滅火劑滅火,而宜選用干砂進行覆蓋滅火。當然,絕大部分粉塵像面粉、硫磺粉、亞麻粉等發生火災,可以選擇用水作為滅火劑進行滅火。
進行粉塵火災撲救時,要盡量避免使沉聚粉塵形成懸浮粉塵,沉聚粉塵沒有爆炸危險性,而懸浮粉塵則有爆炸危險性,因此撲救粉塵火災時要引起重視。常見的處理措施是在粉塵火災事故現場避免用強壓力驅動器的滅火器或滅火措施,如用水進行滅火時,不宜采用直流水槍,而多采用噴霧水槍或開花水槍滅火。
可燃粉塵在空氣中常常分布不均勻,因此連續的局部空間可能會部分達到爆炸濃度極限,而部分沒有達到,導致部分空間發生爆炸后形成不穩定燃燒,而其他達到爆炸濃度極限的空間又會再次發生爆炸,形成二次爆炸,二次爆炸發生的可能性大也正是粉塵爆炸的特點。其次,粉塵爆炸過程中,因燃燒不完全,易產生有毒氣體一氧化碳;有的粉塵爆炸、燃燒產物中含大量有毒氣體,如硫的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硫,這些有毒氣體容易導致救援人員中毒,對此救援人員要高度重視,占據有利的地勢、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措施,避免中毒事故的發生。
較之可燃氣體爆炸事故的預防難度,可燃粉塵爆炸事故的預防要相對容易,而國內外因可燃粉塵爆炸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事故之所以不勝枚舉,主要原因就是可燃粉塵的爆炸形成條件一般比可燃氣體難,導致人們對可燃粉塵爆炸的危險性、危害性認識不足,滋生麻痹大意心理。“8·2”事故中,有很多工人甚至不知道粉塵會爆炸,最終釀成了慘劇。因此,只要切實提高對粉塵爆炸危險性危害性的認識,建立合乎規范的安全生產制度,并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生產制度,才能有效降低可燃粉塵爆炸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