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長峰,劉黨輝,金東陽
(裝備學院,北京 101416)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斗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B1頻點信號和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L1信號特點大體相似,C/A碼周期都是1ms,坐標系偏差不到5cm[1],導航信息結構大致相同,許多適用于GPS的算法可以不經修改應用于北斗系統。北斗系統在信號結構上與GPS不同之處在于,北斗系統B1采用Neumann-Hoffman(NH)碼、CA碼、導航信息碼同步調制。北斗系統中圓地球軌道/傾斜地球同步軌道(medium earth orbit/inclined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MEO/IGSO)衛星的導航電文原始比特率為50bit/s,經NH碼調制后數據比特率為1 000bit/s,這樣每1ms都有可能發生數據比特翻轉。這種改進有利有弊:一方面,NH碼可以提高抗窄帶干擾的能力,降低衛星間信號間的互相關特性[2];另一方面,NH碼影響載波跟蹤環路的準確性。
GPS頻率跟蹤環采用的是鎖頻環(frequency lock loop,FLL)及輔助鎖相環(phase lock loop,PLL)的方式。其中,FLL有較好的魯棒性,PLL可以提高跟蹤精度。FLL可供使用的鑒別器算法有點積叉積法、叉積法、二相反正切法和四相反正切法[1]。由于四相反正切法無需計算信號幅度,且在低信噪比條件下也有較好的跟蹤效果,因此應用最為廣泛。這種鑒別器可以允許較大的捕獲頻率誤差,但是對數據跳變敏感[4],因此相鄰的積分序列不應該存在頻繁的比特跳變。對于數據比特率為50bit/s的GPS來說可以滿足這項要求,因為比特翻轉導致鑒別器受影響的可能性很低,FLL可以正常工作[5];但是對于北斗系統 MEO/IGSO衛星信號,數據比特最短只持續1ms,相鄰積分序列包含不同的數據比特,鑒別器受影響的可能性增大,應用于傳統GPS接收機的對比特跳變不敏感的鑒別器無法直接應用于北斗系統。因此北斗接收機應選擇一個對數據比特跳變不敏感的鑒別器。NH碼的影響可以通過非相干累積[6]或者前相關方法[7]來克服,但是這兩種方法都受信噪比影響。
基于頻率鑒別器的原理,本文分析了頻率鑒別器輸出的頻率誤差與相鄰積分序列的關系。分析發現,四相反正切鑒別器受數據比特跳變影響輸出錯誤的頻率誤差,導致接收機無法正確跟蹤衛星信號。相反,由于二相反正切鑒別器對比特跳變不敏感,因此適用于北斗接收機FLL環路。最后,通過軟件接收機對采集到的衛星信號進行實際驗證,結果表明二相反正切鑒別器適用于FLL環路,并且利用相關法可以去除NH碼,解調導航數據。
北斗系統MEO/IGSO衛星的導航電文信息位寬度為20ms,并同步調制有周期為20ms的NH碼(0,0,0,0,0,1,0,0,1,1,0,1,0,1,0,0,1,1,1,0),碼速率為1 000bit/s,碼寬為1ms。圖1為6號衛星與7號衛星的CA碼20ms互相關的結果;圖2為對6號衛星與7號衛星的CA碼、NH碼構成的疊加碼互相關的結果。由圖1和圖2可以看出,NH碼能夠改善衛星信號間的互相關特性。

圖1 CA碼相關性

圖2 疊加碼相關性
經過信號采集器對信號進行下變頻、采樣和量化,接收到的北斗系統信號可以表示如下[8]

式(1)中,P代表信號振幅,C(t)代表測距碼,N(t)代表NH碼,fIF代表中頻頻率,fd代表多普勒頻移,φ0代表信號初始相位,n(t)代表隨機噪聲。
本地生成的載波表達式為

式(2)中,f′d為多普勒頻移的估計值,φ′0為初始相位估計值。
將采集到的中頻信號與本地載波相乘,并與偽隨機碼做相關,從時間t起進行Tms的相干積分,最終得到I/Q積分輸出。假設偽隨機碼與本地碼碼片對齊,且積分周期內導航數據D和NH碼不變,同相支路相關處理得

對式(3)從時間t起進行Tms的相干積分得

由于式(4)中分母項2π(2fIF+fd+f′d)?2π(fd-f′d),因此將第一項看作可忽略項NI,進而得到

式(5)中,Δf代表多普勒頻移誤差,Δφ0代表初始相位估計誤差。同理,正交支路相干積分結果為

將積分結果以復數形式表示,無噪聲情況下,結果為

由于頻率誤差Δf的存在,在矢量圖中該向量的端點將會旋轉,并且旋轉速度和Δf成正比[9]。鑒別器根據I/Q積分值求得Δf的估計值,進而通過數控振蕩器(numerical controlled oscillator,NCO)不斷校正本地載波,從而減小頻率誤差。向量rP(t)振幅以及相位角與頻率誤差Δf相關。I、Q幅值相同,因此無法從幅值信息中推導出Δf的值。但是相位值可以通過與相鄰周期的向量rP的差別來獲得。將rP(t)與它前一周期向量的共軛形式相乘,

式(8)中,A代表PTsinc(πΔfT),Δt代表相鄰兩個積分時間段的時間差,也就是一個積分周期T。
由公式(8),Δf可以通過的相位獲得,推導如下[8]

令

對比公式(8),得到

可以看出2πΔfΔt可以通過反正切函數計算求得,二相反正切函數返回值2πΔfΔt=arctan(Y/X)取值介于-π/2和π/2之間。當D0DN0N中存在比特跳變時,X和Y的值也同時變化,但是Y/X的符號不發生改變。由于二象限鑒別器對符號變化不敏感,因此不受D0DN0N符號跳變的影響。
四相反正切鑒別器的返回值2πΔfΔt=arctan2(Y,X)取值范圍在-π到π之間。但是這種形式的鑒別器的幅度值D0DN0NA2必須為正數,否則四象限鑒別器的輸出將會發生180°相位翻轉。這種情況下,鑒別器的輸出結果將會有180°相位翻轉誤差。傳統GPS的L1信號中,導航數據每隔20ms可能發生一次翻轉,因此產生這種錯誤的最大可能性為5%,不會影響整體的效果。但是,北斗系統的B1頻點信號每1ms都有可能發生比特跳變,無法保證D0DN0NA2為正數,因此四象限鑒別器不再適合于含有NH碼的北斗系統信號。例如在式(8)中,當D0N0為1,DN為1,則相位變化完全是由頻率差異引起的;但是當D0N0為1,DN為 -1時,由公式2πΔfΔt=arctan2(Y,X)所得頻率差是由頻率差和數據跳變共同造成的,即包括了頻率差Δf和180°相位翻轉。
對于1ms相干積分,四象限反正切鑒別器的牽引范圍最大。然而,由于北斗系統B1頻段信號的NH碼存在導致比特跳變頻率增加,環路對比特跳變敏感,因此四象限反正切鑒別器不適合北斗系統頻率鑒別器。由于二象限反正切鑒別器對比特跳變不敏感,所以是最適于BDS信號跟蹤的FLL鑒別器。其返回值取值范圍是 [-π/2,π/2],即從而得到積分時間Δt為1ms,因此容許的頻率誤差Δf范圍是 [-250Hz,250Hz]。
采用FLL輔助PLL對北斗系統B1頻段信號進行跟蹤,采用250Hz作為頻率搜索的步長,對中頻信號進行并行碼相位捕獲,得到的頻率和碼相位作為跟蹤環路的輸入;FLL環路采用二象限反正切鑒別器。圖3、圖4分別為采用二相反正切函數和四相反正切函數作為FLL鑒別器,對14號衛星進行跟蹤過程中鑒別器的輸出結果,箭頭所指時元處為輸出存在差異的情況。存在差異的原因在于四相反正切鑒別器對比特跳變敏感,因此產生錯誤的判斷。

圖3 二相反正切鑒別器輸出結果

圖4 四相反正切鑒別器輸出結果
圖5為跟蹤所得I通道積分結果。
D1導航電文跟蹤的結果歸一化后如圖6所示。

圖5 14號衛星跟蹤結果

圖6 跟蹤結果二值化所得數據
因為D1導航電文上調制有NH碼,跟蹤結果就是經NH碼調制過的導航電文,所以必須對跟蹤結果進行解調才能得出正確的導航電文。解調導航數據首先要確定NH碼的起始位置,這個過程可以通過相關法實現[11]。相關函數的第一個輸入是將跟蹤到的導航數據二值化的數據序列,用1和-1表示;第二個輸入是NH碼序列。當相關函數絕對值為20時,說明找到NH碼的起始位置。相關法示例如圖7所示。

圖7 二值化數據和NH碼的相關值的絕對值
找到NH碼起始位置后,通過相關法剝離NH碼,從而解調導航數據。將圖6中的觀測數據剝離NH碼后得到的導航電文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解調后的導航數據
本文針對BDS信號調制有NH碼的特點,在跟蹤環節,分析了四象限反正切函數不適用于北斗系統的原因,提出采用二象限反正切函數作為鑒別器來克服比特翻轉的影響;在數據解調環節,提出利用相關法尋找NH碼在數據中的起始位置,并利用相關法剝離NH碼,解調導航數據。實測信號跟蹤及解調結果證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1] 文援蘭,廖王英,梁加紅.衛星導航系統分析與仿真技術[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9.
[2] 雷雄俊,劉光斌.GPS偽隨機序列的構成與應用分析[J].光通信研究,2011,36(6):64-67.
[3] 姜毅.GNSS接收機高性能跟蹤與捕獲環路算法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0.
[4] GLEASON S,GEBRE-EGZIABHER D.GNSS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M].MA:Artech House Inc.,2009.
[5] PISONI F,MATTOS P G.A BeiDou Hardware Receiver Based on the STA8088Chipset[C]//Proceedings of 201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calization and GNSS(ICL-GNSS).Turin:IEEE,2013:1-6.
[6] SHANMUGAM S K,WATSON R,NIELSEN J,et al.Differential Signal Processing Schemes for Enhanced GPS Acquisition[C]//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Meeting of the Satellite Division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ION GNSS 2005).Long Beach,CA: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2001:212-222.
[7] ZHENG Bo,LACHAPELLE G.Acquisition Schemes for a GPS L5Software Receiver[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Meeting of the Satellite Division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ION GNSS 2004).Long Beach,CA: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2004:1035-1040.
[8] YAN Kun-lun,ZHANG Hong-ping,ZHANG Ti-sheng,et al.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to the Effects of NH Code for Beidou Signal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C]//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Meeting of the Satellite Division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ION GNSS 2013).Nashville,Tennessee: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2013:107-113
[9] 謝鋼.GPS原理與接收機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10] MACABIAU C,RIES L,BASTIDE F,et al.GPS L5Receiver Implementation Issues[C]//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Meeting of the Satellite Division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ION GPS/GNSS 2003).Portland,OR: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2001:153-164.
[11] 聞長遠,岳富占,仇躍華,等.高軌環境下BDS弱信號跟蹤技術研究[J].飛行器測控學報,2013,32(4):36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