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付
小處入手抓團建 小中見大有作為
●余云付
91715部隊著眼提高團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積極探索“以小見大、以小搏大”,注重從講好小故事、辦好小課堂、樹好小典型、搭好小平臺、用好小崗位入手,抓黨建帶團建工作,極大活躍了團組織建設,提升了團員青年素質,促進了部隊全面建設和任務圓滿完成。
故事雖小,內有大道;故事雖小,入心入腦。講故事最能贏得廣大群眾,也最能贏得廣大青年官兵。近年來,該部在抓學習教育中狠抓“講故事”的功夫,發動官兵收集整理3100多個故事案例,為青年官兵開展“自助餐式”學習教育提供了方便,先后組織了6次“故事大會”,讓廣大青年官兵一邊講生動故事、談人生體會,一邊講工作經驗、話心路歷程,教育效果遠比單純講課明顯。
部隊是個大熔爐也是個大學校,培養官兵能力,提升官兵素質,是職責所系、價值所在。該部著眼拓展青年官兵知識視野,積極推廣三營“戰士文化課堂”經驗做法,鼓勵青年官兵開辦個人專題講座,先后有46名官兵就自己有研究、有興趣的課題進行備課試講。鼓勵大學生士兵、士官骨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站前臺、擔任務,部分團員青年已經成為部隊備課授課的主力。結合新兵集訓,專題安排“說說咱家鄉”推薦會,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增強官兵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針對演訓任務繁重、人員裝備分散的實際,堅持“教育跟著任務走、教員跟著隊伍走、課堂跟著陣地走”,先后組織力量為任務分隊、駐訓官兵送課42場次。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榜樣就是一個標桿。身邊的典型最親切,也最有影響力。該部積極挖掘身邊先進典型,大力宣揚三營技術室助理工程師盧軍勇救落水小孩、四營十一連中士郭迪瑞勇擒殺人兇手、四營十二連上士聞能拾到存有82萬巨款的銀行卡歸還失主等先進事跡,引導團員青年加快從地方青年向優秀戰士轉變。叫響“向優秀指揮軍官學習,向專業比武冠軍看齊,向裝備操控能手挑戰”口號,組織十大尖兵走上講臺、深入班排、登陸網絡,講述自己平凡崗位精武建功的成長軌跡。營造學習典型濃厚氛圍,設計制作營區路燈燈箱、營連宣傳櫥窗,把部隊先進人物畫像和軍中楷模格言警句貼上燈箱,激發團員青年建設“忠誠部隊、精銳部隊、一流部隊”的精神動力。
人人都需要平臺,人人都渴望平臺。該部著眼青年官兵追求成長成才成功特點,積極為團員青年搭建平臺、提供支持。積極籌建網絡室、構建局域網,為基層營連建設完善閱覽室、學習室。創新開展尖兵評比、主題演講、詩詞誦讀等特色活動,逐步搭建“才藝展示”“創意比拼”等活動平臺,鼓勵官兵登臺競相獻藝,彰顯人生價值。建立健全籃球隊、軍樂隊、合唱隊、儀仗隊等基層文化組織,先后10次舉辦文藝演出、卡拉OK比賽、板報書畫展等活動,成功舉辦4屆團體競技比賽活動。組建的30人軍樂隊、250人合唱隊、120人儀仗隊已打出品牌,形成特色。
崗位是履職盡責的戰位,是鍛煉能力的基石,是干事創業的舞臺。擁有崗位就擁有機會,珍惜崗位才能贏得未來。該部圍繞戰斗力建設抓黨建帶團建,引領團員青年愛軍精武、爭做貢獻。以演訓任務為聚焦點,成立“團員突擊隊”,設立“團員示范崗”,激勵團員青年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迎難而上、勇挑重擔。以比武競賽為著力點,深入開展以“我與黨員比比看”為主題的“小比武、小競賽、小評比”活動,引導團員青年把“團旗跟著黨旗走,黨員先進我跟進,苦練打贏當尖兵”當作自覺行動。以課題成果為落腳點,堅持給高學歷團員、大學生士兵交任務、壓擔子,鼓勵團員青年參加戰法訓法研究,參加重大比武競賽。近年來,該部共有17個基層單位、128名官兵受艦隊以上表彰獎勵。
【作者系該部隊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