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產業·版權定價·版權保護
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是目前國內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特征顯著的唯一常態化舉辦的版權專業博覽會,每兩年舉辦一屆。日前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展覽面積2.2萬平方米,設置國際展區、國內展區、產業展區3大主題展區,吸引了中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的企業與歐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商業軟件聯盟、國際唱片業協會、美國電影協會、韓國著作權委員會、日本文化產品流通促進機構等國際組織和行業機構參展。本屆博覽會推出了中國版權產業與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中國數字版權高峰論壇暨交易會、中國音樂版權保護論壇、中國藝術品版權保護與授權交易會、中國創意設計版權保護論壇等12項重要主題活動,配套活動達100余項,規模與活動內容豐富程度為歷屆之最,國際化與產業融合水平進一步加深。


近日,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以下簡稱版博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王彬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靖平,意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塞爾吉奧,四川省副省長黃彥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組織代表,以及海內外200余名嘉賓出席開幕式并參觀博覽會。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版權制度是激勵自主創新的基礎性制度,版權中的財產權具有可以被交易并充分參與經濟活動可計量的價值,越來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財富資源。
據統計,2011年中國版權產業占全國GDP的6.67%,版權產業被視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加快發展版權產業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目前中國的版權工作已經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倡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能、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這為版權工作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版權行業取得的成就與發展,對全球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次版博會給國際版權機構、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通過充分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高版權產業的創新發展。業內人士指出,這是世界了解中國版權相關產業發展最新成果及趨勢的窗口,也為國際間版權保護與交易合作提供了橋梁。
據了解,這次版博會有很多可交易項目,如北京版權聯盟的30多個項目均可交易。此外,一些可交易項目不以實物形式出現,比如青島展廳帶來的“嵌入汽車輪胎的信息軟件”,可以看出版權與產業的結合已越發密切了。
版權對經濟的推動已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外延版權的保護也有了更細致的方案。許多歐美國家都制定了統計版權產出的量化方法,比如建筑外觀設計占建筑權重的1%,如果建筑的產出是1億元,那么相應的外觀設計版權就要占100萬元。
長期以來,我國已對有形資產的保護有了清晰認識,但對版權這種無形資產的保護意識尚有不足。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表示,大家只知道椅子有價值,但事實上,椅子的設計外觀也是享有版權價值的,按照這種方式設計都應付版權費。
2005年電影《甲方乙方》的正版碟在大超市里才賣8元錢,而大多數人仍選擇在路邊買5元錢的盜版碟?!斑@種對無形資產的淡薄觀念亟待改變?!遍悤院攴Q,在追求美、追求品質生活的過程中,版權作出了巨大貢獻,必須得到尊重。
要糾正這種淡薄觀念,一方面要從學生開始培養正確使用版權的習慣,另外,文化產品的版權定價也不宜過高。實際上,我國在精神文化的版權付費定價標準在國際上是比較低的,但定價標準確立后落實靠大家,所以版權教育尤為重要。
此次版博會不僅為行業提供了一個觀摩平臺與貿易平臺,還通過展示、銷售、宣傳,讓公眾知道一個作品中凝結了什么版權。
不過,并非所有版權都有清晰的保護界限,許多傳統的民間文藝作品的權利人,甚至都無從考證。比如《烏蘇里船歌》,不知道原創者是誰了。應該保護嗎?獲益方該是誰?

類似情況還有澳大利亞的土著壁畫、埃及的宗教儀式等,權利人無從考證的民間文藝作品,在全世界各地大量存在。民間文藝作品是有版權的,如果美國電影要使用《烏蘇里船歌》,也必須付費。但民間文藝版權的保護是一個世界難題,關于版權受益對象尚在探討中。
中國和很多國家一同提出,應對民間文藝的版權實行分享機制,受益機制對象為民間文藝的原始發源地。閻曉宏稱,目前中國的民間文藝立法正在加速推動中,“我們希望在國際上還沒有準則的時候,先在國內落地一種保護辦法?!?/p>
另外,針對互聯網時代版權保護的新特點,2005年國家開展了針對網絡侵權治理的“劍網行動”,查處了大批網絡侵權行為,對維護網絡版權環境做出積極貢獻。今年7月、9月“劍網行動”又公布了兩批案件,已移送檢察院、法院。
打擊網絡侵權行為的難點在于:侵權分子作案隱蔽,查處后還會不斷變換服務器?!皠W行動”會盯住那些經常侵權、變換服務器的小網站。從事盜版的小網站必須徹底洗手不干,否則將面臨嚴厲的法律追究,侵權者會因此付出沉重代價。
前四屆版博會均在北京舉辦,此次是首次離開北京走進地方城市。成都是首座全國版權示范城市,首選成都與成都在版權保護中取得的成效緊密相關。不久前,市版權局和市統計局還聯合發布《成都市版權產業發展年度報告(2013)》。2013年成都市版權產業經營收入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5015.22億元,為2010年的2.97倍,3年來復合增長率達43.71%。2013年,成都版權產業實現增加值超過1500億元,達1519.67億元,3年來復合增長率達40.18%,版權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6.68%,較2010年提高了7.25個百分點,版權產業在全市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