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平
杭州科技創新要在全國重要城市中爭先進位
文 平
10月28日,浙江省科技廳黨組專題聽取杭州市科委關于科技創新工作匯報。黨組書記、廳長周國輝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10月13日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杭州工作的有關精神,以“領頭羊”的自覺和責任,率先實干,爭先進位,積極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確保科技創新繼續走在全國重要城市前列。廳領導班子成員和有關處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近年來,杭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切實把創新驅動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采取有力舉措加以推進,取得了較好工作成效,在全省較好地發揮了龍頭領跑和示范帶動作用。各項科技指標在全省保持領先,成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國家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城市、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國家“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根據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發布的創新能力綜合評價,杭州位列副省級以上城市第4位(前三位分別是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均居全國第7。
在認真聽取杭州市科委主任陽作軍的匯報后,周國輝給予充分肯定。周國輝強調,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杭州一方面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問題,切實增強緊迫感危機感責任感;另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特色,以更長遠的眼光,以更高的要求,提前研判、精準謀劃、主動作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要拉高標桿,對標全國先進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進一步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
鏈接一:
杭州市科技創新發展成效顯著
近年來,杭州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加快推進國家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城市、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成效顯著。2013年,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785.3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1.1%。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率為28.2%,創歷史新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增長11.9%,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92%,發明專利授權量4915件,技術市場交易額達73.39億元。累計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3064家,認定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1673家。今年杭州高新區位列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第五,第一方陣中地位更加穩固。杭州市本級及所轄13個區、縣(市)全部通過全國科技進步考核,杭州科技創新綜合實力繼續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創新型城市建設和創新型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2010年,杭州市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2013年4月,杭州市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2012年全市13個區、縣(市)全部通過全國科技進步考核,10個區、縣(市)獲浙江省首批創新型城市(區、縣)。2013年,杭州市本級及所轄12個區、縣(市)及52名個人獲得科技部考評先進榮譽。據浙江省科技廳、省統計局監測,2012年全市高技術產業總產值為1268.33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9.84%;實現高技術產品出口47.28億美元,占全部商品出口總額的11.46%。2013年全市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減稅154657.6萬元,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減稅198951.7萬元。2013年,杭州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要素,組織實施了一批創新鏈、產業鏈結合市重大創新產業化項目,搭建公共信息化服務平臺,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發展智慧產業,加快“兩化融合”進度,著力建設“智慧杭州”。
區域創新體系和創新平臺建設獲得新亮點
農業科技創新與示范顯示度繼續擴大。“十二五”期間,至2013年已新認定市級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點28個、推薦認定省級新農村科技示范點3個。其中桐廬縣江南鎮環溪村實施“清水治污”工程,大力發展蓮產業,得到國務院領導的肯定,成為全國新農村建設的典型。已認定市級農業科技企業117家、省級農業科技企業115家,推薦認定省級農業研發中心27家。先后承擔并實施了100余項國家、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高新技術企業與企業研發機構實力迅猛發展。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有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1673家、技術先進性服務企業47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3143家。省級企業研究院38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363家、市級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672家。為加快培育科技型初創企業,2010年、2011年,杭州市分別開始實施了“雛鷹計劃”企業、“青藍計劃”企業培育工程,截至2013年底,已認定“雛鷹計劃”企業1000家、“青藍計劃”企業317家,累計認定省科技型企業3064家。“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鏈條的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總面積215萬平方米,在孵科技型中小企業3893家。
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與服務體系作用不斷提升。全市業、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方面爭先進位;要進一步統籌整合科技資源,加大力度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借鑒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東湖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成功經驗,深化改革創新,加強先行先試,再創發展新優勢;要進一步加強開放合作,充分發揮創新資源密集的優勢,更好地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對接合作,促進產學研用更加緊密結合、促進人才就地創新創業、就地轉化科技成果;要采取更加扎實的工作舉措,拿出決戰四季度、沖刺全年紅的精氣神,咬定目標不動搖,振奮精神不懈怠,力爭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要在作風建設上有更嚴要求,在擔當精神上有更高標準,在干事創業上有更優表現,進一步提升整體素質,樹立科技人的良好形象,為杭州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保障。

現有25個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共整合場地設施面積29萬平方米。據統計,平臺累計為中小企業、廣大種養殖戶提供檢測服務1.37萬次,通過選派科技特派員、專家科技幫扶小分隊等形式開展技術咨詢1780場次,接受咨詢22640人次,開展培訓827場次,培訓企業技術骨干、農技骨干、種養殖大戶6.94萬人次。平臺共承擔國家、省級課題項目400多項,獲得各類科研經費超4億元,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達646項,獲橫向課題經費超億元,推廣技術成果226項。各平臺共申請專利663項(其中發明專利255項),制定各類標準30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69項。2012年底,在杭州西部5個縣(市)設立了分中心。創新服務中心科技文獻全文免費下載服務平臺2013年總下載523.6萬篇次,其中企業下載186.7萬篇次。

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金融結合得到新突破
市科委建設了權力陽光項目管理系統,切實加強對科技專項資金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權力的制約監督,確保公開、公平和公正。通過“撥改投”、“撥改貸”、“撥改保”等方式,加強科技和金融的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近3年,市科技部門總共統籌集中資金39億元支持529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為4996戶重點技改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116億元。初步形成了“無償資助—政策擔保—科技貸款—還貸周轉--引導基金—上市培育”科技金融扶持“杭州模式”,得到時任省委書記趙洪祝等省市主要領導和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肯定。2011年12月,杭州市被國家五部門聯合批準為首批國家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2011年和2013年中國《銀行家》雜志兩次授予杭州銀行“最佳科技金融服務城商行”稱號。建立創投服務中心,近3年累計共為8000余個項目提供與風險投資資本或銀行貸款的對接服務。至2013年底,累計設立階段參股合作基金24個,基金總規模為36.5億元,引導基金實際放大倍數7.1倍。市高科技擔保公司和科技支行與12個區、縣(市)建立“聯合風險擔保池”。企業融資周轉金自2013年7月底成立以來,至年底累計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周轉39220萬元,為財政實際到位資金的11.2倍。
鏈接二:
工業設計哪家強?2014“市長杯”冠軍出爐
覆土滅火概念車、智能網球拍、智慧醫療多功能自助機……這些聽起來就讓人覺得科技含量滿槽的創意產品,10月24日上午集中在杭州進行“PK”,角逐由杭州市科委(知識產權局)等單位承辦的2014“市長杯”創意杭州工業設計大賽冠軍。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和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銘為金獎獲得者頒獎

杭州市科委黨組書記、主任陽作軍主持頒獎大會

經過緊張的現場評選,大賽產生了創意組和產品組金獎各1名、銀獎各2名、銅獎各6名。最終,浙江工業大學的“火蜥蜴—覆土滅火概念車”和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耳蝸”分獲創意組和產品組金獎。
奪得創意組金獎的覆土滅火概念車,有著類似裝甲車的外形,在面對草原火災的緊急情況時,可將由挖掘機和泵送炮組成的覆土滅火設備運送至火災一線,讓挖掘機將潮濕泥土帶出地面,由泵送炮混合阻燃劑拋灑至火場壓制火勢,而挖掘后的壕溝還可以作為防火溝阻止火勢蔓延,撲火和防火同時進行,高效完成滅火任務。
奪得產品組金獎的人工耳蝸,具有24個電極和通道,這在全球同類產品中都是絕無僅有的,隨之產生的效果是,人們在植入這種人工耳蝸后,聽聲分辨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產品的售價不到國外同類產品的一半,在減少患者治療負擔的同時,也打破了外企的壟斷,并成功打入印度、埃及、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場。
作為大賽的評審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在頒獎儀式上表示,這已經是杭州“市長杯”第8屆比賽了,通過每年的比賽不難看出,杭州市的工業產品設計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企業對工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本次參賽入圍決賽階段的產品,大多圍繞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文創產業、旅游休閑等杭州重點發展產業,在行業內都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引導性。選手的設計思路也較往屆更加開闊,令人欣喜。
杭州市市長張鴻銘表示,通過比賽讓國內各種創新要素集聚,為杭州的工業設計插上了智慧和創意的翅膀,有力推動了杭州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作為杭州文創產業的重要抓手,工業設計的價值愈發凸顯。今后,杭州將加大對工業設計創新的扶持力度,集聚更多的優秀人才和設計創意,進一步提升“杭州智造”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
據了解,本屆“市長杯”大賽共征集創意作品3336項,產品組參賽專利產品164項,參賽企業和設計機構135家。大賽吸引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等近20個省(直轄市)以及來自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的90余所高校師生參賽,彰顯了“創意杭州”強大的品牌效應。
鏈接三:
瞄準剛性需求創業,杭企研發新型生物心臟主動脈瓣膜
“其實,我的創業路徑很明確,那就是圍繞‘救命’這一最大的剛性需求。對老百姓來說,除了吃飯,活命就是最大的剛性需求。把握住了最剛性的市場需求,就等于抓住了醫療科技領域中的創業機會。”訾振軍說。
瓣膜技術領先
在杭州高新區(濱江)南環路上一幢寫字樓的201室,正是訾振軍領導的杭州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蝸居”之處。但該公司的研發團隊堪稱豪華,由醫學博士、臨床醫師、瓣膜與心臟領域專家和醫學工程專家共同組成技術團隊。
該公司的一段手術視頻,上個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第26屆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TCT 2014)學術會議上進行了演示。據了解,該學術會議為全球頂尖的心血管行業會議。“能在這次會議上做手術展示,意味著國際上同行業對中國醫療器械創新的認可。”訾振軍說。
據了解,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新型生物心臟主動脈瓣膜置入器械,已完成81例臨床手術,于2014年6月份提前完成中國國內臨床試驗階段。目前已進入國家藥監總局審批綠色通道,而全國只有6種產品進入此特殊審批通道。
杭州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目前唯一在歐洲及中國進入人體臨床實驗的介入式心臟瓣膜的中國公司。
市場需求剛性
“由于念研究生期間,跟著導師做項目,已經累計了一些存款,所以第一份工作完全是根據興趣來選擇。當時,上海微創的介入式治療概念深深吸引了我,我毫不猶豫加入其中。”訾振軍回憶。從普通研發人員成長為公司首任研發經理,他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冠狀動脈球囊、冠脈支架、主動脈瘤覆膜支架的主要設計者。
2003年,他南下深圳與人合伙創辦主攻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公司先健科技。在此期間,伴隨著先健科技成長為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領域全球第二大供應商。
2009年,他再次出發,帶著技術團隊落戶杭州高新區(濱江)。
據了解,在中國最高發的四大心臟疾病,分別是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和大血管疾病。研發難度最高的是心臟瓣膜,但市場前景可觀。據了解,心臟瓣膜病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65歲以上老人中極為高發,主要表現為心臟瓣膜鈣化,導致心衰,最終死亡,且從發現到死亡一般只有短短幾個月時間。僅中國市場,在3億65歲以上老人中,約10%有心臟瓣膜疾病。
“一個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十幾萬元,我相信只要買得起車的家庭就負擔得起。這就是市場機遇。”他說。
扎實走好每步

被譽為“結構心臟病之父”的德國專家Horst Sievert在今年于以色列舉辦的全球心血管治療技術創新大會上,以“在中國發生的心臟介入瓣膜治療故事”為題,介紹啟明醫療器械的心臟瓣膜產品。
是什么讓這位德國專家愿意介紹一家中國企業的產品?據了解,啟明醫療引入強大的顧問委員會,比如有心血管病、腫瘤、糖尿病等多方面的顧問委員會,主要由歐美和國內頂尖專家組成,定期召開電視會議或面對面會議,深入探討各個領域的需求。頂級的智囊團、強有力的執行團隊,是創業成功的基本保障。
在啟明醫療的無菌車間里,每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心臟瓣膜都由手工一針一線縫制。心臟瓣膜產品只能由人工縫制,在其制作過程中,根據大小規格至少要縫制500針到800針,在完成每一道重要環節后,都需要經過嚴格把關。“一個熟練工人3天才能縫制出一個心臟瓣膜。”啟明醫療的員工說。
“萬一哪天是我們的親戚朋友用到它呢,所以產品生產一定要用心。”訾振軍說,如今這樣的理念,已經深入到車間工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