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麗
【摘 要】針對任城區2014年上半年消費市場的發展以及變化趨勢,通過細致的調研和分析對當前的消費形式特別是社會消費品零售中的各個細分行業做了全面細致的分析,發現了問題找出了不足,對下一步的發展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為進一步了解任城區總體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消費品市場;分析;展望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4)09-0006-01
上半年,全區經濟延續了平穩發展態勢,從而為消費品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環境保障,消費品市場呈現出穩中有降的發展態勢。1-6月份任城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07266.8萬元,增幅14.0%,列全市第五。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270429.4萬元,增長18.7%;零售實現零售額1049346.0萬元,增長13.0%;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87491.4萬元,增長3.8%。
一、上半年我區市場運行主要特點如下:
(一)市場規模趨于穩定,限上企業納新緩慢。
2014年上半年,任城區貿易專業限上法人共206家,其中批發企業49家,零售企業84家,住宿企業32家,餐飲企業41家。同比減少9家,比年初新增1家,市場規模趨于穩定,納新進程緩慢。
(二)住餐業依然低迷。
2014年,我區住宿和餐飲業依舊有點“冷”,特別是中高端住餐企業受市場環境變化影響較大。慶幸的是,隨著住宿和餐飲業的轉型,中低端大眾消費餐飲企業異軍突起,營業額增加,全年限額以下住餐業的增幅達到16.86%。再加上春節、五一、端午節等節日以及網上團購等活動的促銷拉動,住餐業整體情況已有所好轉,
(三)非公有制經濟零售額繼續擴大,領軍地位堅實。
隨著我區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經營靈活、適應性強的非公有經濟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得到迅猛發展,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上半年,全區非公有經濟實現零售額約1233094萬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81.9%。
二、我區消費市場的當前存在的問題和2014年展望
我區消費品市場當前存在的問題
今年我區消費品市場總體呈穩中有降發展態勢,與一季度相比,增速有所回落。結合對企業的調研情況,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端百貨及團體消費增速較低。
今年以來,我區一些定位于高端綜合零售的企業零售額增速放緩,從而影響了我區限上批零業總體增速。從全區前20家大型零售企業數據看,上半年增長均速僅為13.1%,有3家企業為個位數增長,4家為負增長。
(二)網店沖擊愈加明顯。
近幾年,網絡購物以其方便、快捷、價格低廉、足不出戶完成各種購物,迅速在年輕人中普及流行,甚至影響并傳播到一些中老年購物群體,網上購物發展迅猛,分流了相當一部分實體店的銷售,對我區傳統零售業沖擊明顯。從任城區企業調研情況看,零售額排在前4位的百貨超市企業,上半年零售額平均增速僅為11.7%,較上年同期回落36.57個百分點。以我區零售業龍頭濟寧九龍貴和商貿集團有限公司為例,2014年上半年零售額同比增長19.8%,比上年同期回落近33.8個百分點。
(三)成本增加、同行業競爭激烈。
調研中,多數企業反映,人員流動頻繁,原材料、用工成本、日常管理費用逐年增加,這些已成為困擾企業經營的瓶頸因素。另一方面,批零住餐行業從業門檻較低導致行業內競爭激烈。加之受市場需求趨緩、政策性因素等的影響,許多企業反映效益狀況比去年有所下降。
(四)熱點商品銷售降溫。
去年金銀珠寶類、家具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通訊器材類等熱點商品銷售較好,今年受大環境影響,熱點商品銷售開始降溫。一是今年以來,黃金價格持續震蕩,消費者購買熱情大減,上半年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2970.2萬元,同比增長-7.3%,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37.2個百分點。二是受房地產調控效果顯現影響,與居住有關的建筑及裝潢材料類有所下降,降幅為12個百分點。三是通訊器材類商品經過幾年的快速增長,上半年增速大幅回落,負增長達16.2個百分點。
展望2014年下半年消費市場
展望2014年消費市場,支撐消費品市場較快發展的諸多有利因素將延續。從我區環境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正在積極促進包括流通服業在內的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措施,有利于消費品市場持續快速發展。從微觀運行看,城鄉居民收入仍將持續增加,良好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將繼續有利于居民消費需求的擴大,消費需求不會減弱。根據消費品市場發展現狀,針對現有優勢及存在問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把擴大內需落到實處,加快實現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發展轉型。
首先,全面啟動農村消費市場。
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巨大,要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繼續加大政府對農業和農村投入力度,擴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覆蓋范圍,充分用足用好國家惠農政策;要健全和發展農村商業網點,加強農村消費市場建設,降低農村市場流通成本。同時,為廣大農民提供喜聞樂見的精神產品,包括實用科技知識、致富信息,以及大眾娛樂產品等,滿足農民對文化精神產品的消費需求。
其次,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穩定居民消費。
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的同時,既要合理確定保障水平,又要實現社會保障的動態調整,加快建立統籌城鄉、覆蓋廣大勞動者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把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措施覆蓋到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城鄉廣大勞動者,積極推動城鄉分設、地區分割的社會福利體制均等化,提高對城鄉特定群體(老年人、非成年人和城鄉非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水平。消除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穩定居民消費。
第三,保持居民消費物價的基本穩定。
平穩的物價水平是穩定居民消費,促進居民消費健康增長的前提條件。2014年以來受糧價上漲逐級傳遞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連創新高,大大增加了人們對通貨膨脹風險的預期。物價走高,低收入者會自然而然地減少購買,這也是造成當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走低的癥結所在。
第四,積極改善消費環境。
一方面,優化市場運行環境,規范市場秩序。要加大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力度,深入持久地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從嚴整治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增強群眾消費信心。另一方面,努力創造便捷誠信的消費方式。通過引導人們樹立信貸消費觀,逐漸完善消費信貸體系,培育規范信貸消費市場。同時,加快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提供良好的信貸消費服務和環境,鼓勵消費者通過信貸消費超前實現潛在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