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笑宇
(上海戲劇學院,上海 200040)
近年來,各種各樣的綜藝娛樂節目出現在銀屏上,競爭激烈。綜藝節目主持人為了迎合節目和觀眾的需求,漸漸將表演元素結合到主持的風格中,發揮出戲劇化的感染效果。他們是節目的串聯者、傳播者,起著調節節目氛圍、節奏的重要作用。
戲劇表演屬于角色化表演,演員的主要任務是刻畫人物的性格并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追求符合角色生活邏輯、性格邏輯的一種“生活化”的表演特征,那么主持人的“表演”相對于演員的“表演”就有很大的不同。我認為最主要的有以下兩點:
(一)表演狀態不同
我們知道,很多戲劇演員在舞臺上得表演是“無我”的狀態,要求演員完全進入角色的內心,而主持人的表演恰恰相反,主持人追求的是通過自身的“表演”呈現出來的形象魅力。在“表演”過程中努力達到一種自然的主持狀態。這種狀態是符合節目需要的、精心設計的、具有藝術美感的形象。主持人的“表演”運用主持人自身作為材料,這個表演過程要符合節目需要、大眾傳播需要和廣大受眾的期待。
(二)角色的虛實
在戲劇表演中,演員是在劇本及導演所提供的規定情境下完成藝術創作,他扮演著劇本及導演規定的、符合規定情境的角色形象。演員在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在劇本情境中虛構的人物,是一個人物形象的藝術化的虛構,不是真實存在的。在主持人的表演中,主持人作為表演的主題,主持人的“表演”是為了讓表達更加生動活潑,有趣有意,那么在綜藝節目的主持過程中,表演藝術就成了節目的一味重要的調味品。
縱觀各類綜藝節目主持人,表演元素的運用隨處可見。無論是《快樂大本營》中謝娜的“裝瘋賣傻”,還是《康熙來了》中小s的“演技超群”,有表演的表達為節目增加了更多的亮點,可見,將表演元素融入到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中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主持人的表演提升了節目自身的可視性和娛樂性
在很多電視綜藝節目中,越來越多的主持人揭下了平時神秘的面紗,與嘉賓觀眾一起聊天,或者是做著各種游戲,在這過程中,主持人添加了適當的表演元素,例如在表情上或是肢體動作上,做出一些夸張的舉動。
(二)表演元素的加入確保了主持人在鏡頭前表達的真實性
對于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來說,在節目錄制過程中的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自嘲,一個“包袱”,都可以使其和嘉賓之間的心理距離更進一步,建立信賴感,調動起參與節目的欲望。在《康熙來了》中,小s將表演元素運用的便恰到好處。
小s作為一名綜藝娛樂談話類節目,在主持中加入的大量表演元素,無論是搞笑的肢體動作,夸張的表情,還是幽默的自嘲,都讓小s在鏡頭前更加真實,讓節目更加親近觀眾。通過調查,觀眾也表示,他們認為受歡迎的主持人,都盡可能地以自己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面對他們。
(三)表演元素的運用滿足了觀眾對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的個性期待
受眾是信息傳播的終端、是信息的消費者,傳者若希望傳播的信息為受眾所接受,就必須從受眾心理需求出發。如今,觀眾把收看電視綜藝節目當成一個減壓的途徑,通過觀看電視綜藝節目達到移情的目的,從中得到快樂。從受眾心理來分析,受眾對于節目要求越來越求新求異,他們所感興趣的內容是有趣味性、欣賞性和娛樂性的節目,他們所喜愛主持人應該是幽默機智、收放自如的主持人。節目內容新穎,主持人風格獨樹一幟:蔡康永的機制+小s的機靈,這樣的節目有趣有益,怎么會不吸引觀眾的視線呢?
綜藝節目在轉型,綜藝節目主持人在改變,戲劇表演讓主持人的表達更藝術,相信越來越多的好節目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好主持人會走上歷史的舞臺。
[1]梁伯龍,李月.戲劇表演基礎[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