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艷,鄧發云
(1.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成都611731;2.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成都611756)
高品質數據庫系統與信息素養的耦合作用研究
●曹學艷1,鄧發云2
(1.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成都611731;2.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成都611756)
數據庫系統;信息素養;耦合
高品質數據庫系統是用戶最重要的信息源,其特點具有數據庫類型多,數據庫功能層次多,信息分析功能強大及檢索結果處理智能化等。通過高品質數據庫系統的利用,對用戶信息素養的各個環節都產生正向刺激和影響。因此,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和信息素養的耦合作用,是豐富培養信息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加速科學發現和知識創新的過程。
“信息素養(Ⅰ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質是人們在全球信息化環境下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包括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交流能力等方面。[1]在信息時代,信息素養成為信息社會的核心競爭力和終身學習的基礎。因此,用戶依賴性較強的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其組成和檢索功能有什么特征,對用戶信息能力提升方面有哪些影響,用戶信息素養的提升對高品質數據庫系統的使用又有怎樣的反作用,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耦合原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路元件或電網絡的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緊密配合與相互影響,并通過相互作用從一側向另一側傳輸能量的現象,概括的說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體相互依賴于對方的一個量度。本文中,耦合作用是指高品質數據庫和信息素養兩個因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二者互相影響,從而改變用戶信息能力,發揮良好的共贏效果。
本文對數據庫系統的定義:由多個數據庫構成的數據庫平臺系統。這種數據庫系統一般都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包含比較權威的數據庫,逐步發展、兼容其他的數據庫,形成有自己獨特的影響力和檢索功能的數據庫系統。就目前國內外圖書館應用來看,如WOK(Web of Knowledge),EiⅤillage,ⅠEL(ⅠEEE/ⅠEE Electronic Library),CNKⅠ(China National KnowledgeⅠnfrastructure)等都是此類數據庫系統。這些數據庫系統目前是使用率最高、影響力比較大的信息源,在信息傳播和知識創新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這些數據庫系統的名稱來看,其關鍵詞是“Knowledge”、“Ⅴillage”、“Library”、“Ⅰnfrastructure”等,而不是“Database”。因此,他們的定位不僅僅是提供單純的資源數據庫,而是通過該系統,為用戶提供“知識”的“圖書館”、“平臺”或者“信息村”,這種數據庫系統的變化,實現了由“數據—信息—數據庫—數據庫系統—知識系統”的轉變,營造了一種基于Web的數字研究環境。
高品質數據庫系統,是指數據來源質量高、覆蓋全面或有特色,能夠提供給用戶以高質數據源和功能強大的檢索分析功能的數據庫系統。與單一的數據庫相比,高品質數據庫系統不僅具有針對不同用戶習慣設置“初級檢索”、“高級檢索”、“專業檢索”等檢索界面和檢索途徑,還可以對檢索詞進行邏輯框和邏輯算符進行復合運算。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從數據的來源到知識的組織和共享,都有系統的組成,特征如下。
2.1 數據庫類型多
對于一般的數據庫而言,其信息源類型都比較單一,側重在期刊、圖書、博碩士論文、會議文獻等的某一種。不同的數據源給用戶提供信息的學術含量、更新周期和系統性等不同,用戶在查找資源時,希望找到最有用、最核心的信息而不必區分信息的類型,單一的數據源類型不利于用戶對信息的掌握,故數據庫系統一般都把不同的數據庫類型整合在一起,形成數據類型多樣、可以提供比較全面的信息類型的系統。以CNKⅠ和WOK來看,包含的數據源類型見表1。

表1 數據庫系統的不同數據源類型
2.2 數據庫功能互補性
在高品質數據庫系統中,不僅包含了各種類型的數據庫,而且在數據庫功能上有不同程度的揭示(見表2)。其中包括基礎數據,同時包括文獻的參考文獻數據,在此基礎上整合的期刊信息的數據,乃至某一學科的數據等等,對用戶不同階段的需求有不同的滿足,具有互補性,使用戶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所需文獻和信息的情況。如從其參考文獻角度,可以越查越舊;從其施引文獻角度,可以越查越新;從其期刊影響因子角度,可以查到最具影響力的論文;從其學科趨勢角度,可以快速獲得課題的方向和發展趨勢。這樣,數據庫的不同功能“基礎數據—引用數據—期刊指標—學科指標”,每個階段都可以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使整個檢索具有完整性、系統性。

表2 數據庫系統的不同功能數據庫
2.3 信息分析功能
高品質數據庫除了有豐富、高質量的信息資源,還有專業的信息分析工具和信息管理軟件,該功能可以對檢索結果進行不同角度的歸納、分類、遴選、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從各個角度如從課題的總體發展趨勢、競爭機構、高產出研究機構、參考文獻和施引文獻等對檢索結果進行深層次挖掘,獲得更寬、更有針對性、比較性的結果。而且,借助信息分析工具,可形成各種趨勢圖、圓餅圖、氣泡圖、坐標散點圖和動態聚類表等不同的圖表,結果一目了然,具有直觀性和對比性。
利用該類分析工具和平臺,對檢索出的數據進行聚類分析、趨勢分析和競爭力分析等,生成各種直觀的圖表,不但使報告有翔實可靠的數據支撐,而且增加了報告的生動性和深入性。在此基礎上,服務團隊結合高校學科的具體發展進行信息服務,做出學院和職能部門滿意的報告。以WOK和CNKⅠ為例,其信息分析功能見表3。

表3 數據庫系統的信息分析功能
2.4 知識管理—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嵌入等個性化服務
隨著數據庫系統的逐步發展,檢索結果的保存、處理和共享功能日益完善,主要表現在參考文獻管理工具的嵌入。目前各類參考文獻工具包括NoteExpress, NoteFirst,Refworks及美國ⅠSⅠResearch Soft公司研發的三套書目資料管理軟件EndNote、Reference Manager與ProCite等。
管理軟件可以對數量龐大的文獻進行管理,如分類、搜索、排序等,按照選擇期刊源生成需要的論文版本,實現各類知識資源在團隊的分享,節約時間成本,實現“知識采集、管理、應用、挖掘”等,使知識管理、團隊協作和機構知識庫建設變得簡單便捷,容易與外界建立多種和諧的合作關系。
除此之外,數據庫系統還對檢索結果提供了保存檢索歷史、定制服務、RSS鏈接、Web.2.0環境支持下的自媒體信息的鏈接等,[2]使檢索結果真正實現了高效管理,見表4。

表4 數據庫系統的知識管理功能
高品質數據庫系統把多種類型、多種功能的數據庫的檢索、分析、利用進行整合,提高了用戶的學習效率和興趣,擴展了用戶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角度,使用戶進行創新研究時產生新的研究思路和靈感,實現內容挖掘和價值挖掘,獲得新的認知結構。[3]
信息素養的提升,會使用戶在運用信息工具、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生成信息等方面有直接的提升,用戶會更加信任和依賴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在使用數據庫系統時,會從多個角度進行檢索和挖掘,充分利用并且提升和優化數據庫系統提供的檢索功能和分析功能,使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在信息傳播、學術交流和知識創造過程中發揮最大的效果,提升其學術價值和商品價值。
從信息素養的角度,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和信息素養的耦合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性。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從全面性出發,盡可能提供給用戶多種文獻信息。這樣,個體在進行信息檢索時,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獻類型,并可以獲取不同類型的信息進行數量和信息量等的比較,用戶再次進行檢索時,就會非常主動地去查找更多類型的資料而不局限于某一類資料,從而在獲取信息環節有了更多的主動性和全面性,使數據庫系統的不同類型文獻利用率大大提升。
(2)系統性。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從基礎的數據即文獻數據開始,到文獻的參考文獻、文獻的刊源數據,再到學科的關鍵指標數據,層層遞進、逐層深入,從單一文獻到整個學科,從微觀到宏觀,數據庫系統提供的信息不單純停留在信息的一個層次,而是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角度來獲取更適合自己的系統性的信息。
(3)深入性。隨著海量數據的存儲和出現,初步的檢索結果往往不能準確反映用戶的需求,信息的分析和加工才是最重要的一步。數據庫系統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對信息進行挖掘和分析,從競爭情報的角度使用戶獲得更多的啟發。從不同的學科、基金、作者等角度出發,逐步逼近用戶需要的信息,使獲取的信息更有針對性。這樣的信息,是經過提煉、加工過的信息,技術含量高。通過信息分析能力的提升,用戶在對數據庫使用時,會主動從情報分析的角度入手,把系統提供的分析功能充分運用,使數據庫的使用不再停留在初級階段,其高級功能得到利用和欣賞,從而提高了高品質數據庫系統的學術價值,實現了其“用武之地”。
(4)創造性。參考文獻管理工具等的嵌入,使用戶的信息存儲和創造能力得到提升。參考文獻管理工具通過對檢索結果的整理、加工、排序等,使知識管理和團隊協作進一步增強。通過用戶專題小組對檢索結果的交流和共享,文獻充分發揮作用,在交流的時候產生新的思路,并通過論文發表,使用戶信息的創造性得到提升。由此,數據庫系統的各個功能被用戶充分展現,并在知識交流和創新中得到展示的平臺,其學術價值和商用價值逐步提升。
由上分析,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和信息素養的耦合作用見圖。

圖高品質數據庫系統和信息素養的耦合作用
高品質數據庫的利用可以對信息素養的提升有顯著效果,良好的信息素養可以優化對高品質數據庫系統的利用。在教學和使用中,要注意二者的關聯,要有意識的去培養與訓練,對系統要向深層次開發,對使用者要不斷提高。當然,要用好高品質數據庫系統,提高用戶的信息素養,除了把它納入各個機構的資源建設計劃,還要通過學科館員、咨詢館員等加強用戶培訓,[4]充分挖掘和開發其檢索功能,使其成為個體信息素養提升的得力工具。
[參考文獻]
[1]徐仕敏.國內信息能力研究述評[J].圖書情報工作,2002(7):19-24.
[2]侯麗.Web2.0的特性及對信息服務的創新性思考[J].圖書館建設,2008(1):66-69.
[3]唐增增.構建個體信息能力的要素分析——基于知識視角[J].科技創業月刊,2011(10):113-114.
[4]初景利.試論新一代學科館員的角色定位[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7(3):1-3.
G250.73;G250.74
A
1005-8214(2014)06-0013-03
曹學艷(1971-),女,副研究館員,博士研究生,信息咨詢部主任,研究方向:信息素養教育;鄧發云(1969-),男,博士,研究館員,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信息素養教育。
2013-07-04
本文系四川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泛在知識環境下信息素質教育研究”(項目編號:2013ZR0039)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菊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