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萍
(壽光市壽光現代中學, 山東 濰坊 262700)
用“分解思維”和“動態思維”突破高中地理綜合題
郭愛萍
(壽光市壽光現代中學, 山東 濰坊 262700)
分解思維是一種獨特的創新思維方法,其原理就是化大為小、化整為零,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然后進行累計得出總和,以達到預期目標。在高中地理綜合題中,應用分解思維,往往能達到曲徑通幽之效。
【2011年四川文綜】下圖為北半球某區域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根據環境條件,說明甲盆地內城市間交通聯系適宜發展航空運輸的理由。(6分)
分析:本題中我們可以把“說明甲盆地內城市間交通聯系適宜發展航空運輸的理由”分解為“盆地內城市間交通聯系適宜發展航空運輸”和“其它運輸方式不適宜”這樣的兩部分,這樣我們再開始分析“航空運輸適宜”的理由和“其它運輸方式不適宜”的理由。如下圖所示:

【答案】甲盆地內沙漠戈壁廣布,建設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積廣大,城市分散(或城市間相距較遠),航空運輸速度快,適宜長距離運輸。盆地內無高大山脈,且多睛天,少云霧,有利于飛機飛行。
【2012年山東文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遼河地處我國東北半干旱半濕潤地區,其干流水量主要來自東側支流,泥沙則主要來自西側支流,有“東水西沙”之說。流域內人口密集,工農業生產集中,水資源量遠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為此國家規劃實施“引松濟遼”調水工程。上圖為遼河流域局部地區。
目前遼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現地下水不再補給河水的現象,分析其原因。(6分)
分析:本小題中,學生答題很容易想到,地下水位下降導致地下水不再補給河水,但這樣只能得到2分,而丟掉4分。如果應用分解思維,我們可以這樣考慮:地下水不再補給河水,最直接的原因是地下水位低于河水位,進而再分析,地下水位低于河水位,要么是因為地下水位變低了,要么是因為河水位變高了,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地下水位低于河水位。具體思路如下圖所示:

【答案】生產生活用水量大,過度開采地下水;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在高考復習過程中,學生應逐步構建起用分解思維來綜合分析的方法,知道應從哪些角度去全面地、綜合地分析和評價不同地理事物,答全要點。
動態思維是一種運動的、調整性的、不斷優化的思維活動。具體地講,動態思維是根據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來改變自己的思維程序、思維方向,對事物進行調整、控制,從而達到思維的優化。在高中地理綜合題中,應用動態思維,能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積極,反應速度快,原來沒有想到的問題,往往能忽然想出來,從而能更快捷地答準綜合題的要點。
【2013高考題大綱版】閱讀圖文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輪臺(位置見下圖)盛產小白杏。原來,杏肉食用,杏核棄之。某年,浙江義烏某瓜子商經反復試驗,研究出炒制此種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該瓜子商從輪臺大量收購杏核,在義烏炒制后出口美國。由此,小白杏成為輪臺重要的農產品之一。

從區位選擇的角度,說明義烏瓜子商把杏核從輪臺運到義烏加工的原因。(12分)
分析:“把杏核從輪臺運到義烏”這是動態變化,“杏核在義烏加工”是靜態的。所以要答出“杏核(曬干后)便于保存和運輸”,要答“杏核能盡快運往市場(更接近市場)”而不是“市場廣闊”。題目也隱含了輪臺和義烏的對比,所以答案要強調在義烏加工的優勢。本小題,很多學生都只回答了義烏加工杏核的優勢區位條件,導致得分很少。題目如果只是問杏核在義烏加工的原因,答案應該是不同的。
【答案】杏核(曬干后)便于保存和運輸,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盡快運往市場;(4分)義烏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關產業聯系(協作)密切;(4分)工人素質高(有經驗、技術),可以保證產品(炒制杏核)的質量。(4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評分,但本小題總分不得超過12分)
【2013高考題福建卷】下列是某中學為“重走古絲綢之路”夏令營活動所搜集的材料。據此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圖示意考察區域的地理環境。

材料二 M、N城均為歷史文化名城。《資治通鑒》稱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閭閻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N 城設立經濟特區(范圍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簡析從“絲綢之路”到“亞歐大陸橋”交通運輸方式轉變的原因。(10分)
分析:題目中的“轉變”體現了動態變化,如果答成:科技水平高,經濟發達,運輸量大,肯定不能得分。答案應該體現動態變化:如科技進步,經濟發展,運輸量增大。此外,題目還隱含了古代和現代、現代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之間的對比(如為什么是鐵路而不是公路),所以這道題還應該答出鐵路運輸的優勢。
【答案】經濟發展,運輸需求量增大;科技的進步;地域廣,運距長;鐵路運輸運量大、連續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地理學科中,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洋流的運動、地殼的運動和物質循環、生物圈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自然地理學研究的重點問題;影響農業、工業、人口、城市等發展的要素及變化規律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這些內容都充分體現了動態思維在地理學科中的廣泛應用。所以在地理學習中應樹立用動態的思維分析地理事物形成和演變的科學態度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