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秋,于群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 110854)
○教育質量監控
警察院校構建多元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思考
□楊志秋,于群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 110854)
提高警察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是提高教學質量。當前,亟需從整體上構建出一套切合學校實際、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科學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多元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必須堅持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立體化和適應教、學、練、戰一體化教學模式需要及促進警務人才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原則,確定教學質量評價主體,確立目標指標、過程指標與條件指標三個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激發內驅力,激活牽引力,注入外驅力,從而確保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科學有序運行,促進教學質量評價由單一向多元轉變。
警察院校;教學質量;多元評價指標
提高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警察院校要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就需要以高質量的教學質量為前提。我國公安高等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行業高等教育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警察院校的辦學規模、層次和水平大幅度提升,其中警察院校的數量已達34所。近十年間,警察院校為警察部門培養和輸送了20多萬名專門警務人才。根據教育學的原理,人才培養是微觀層面(課內課外、校內校外)以及宏觀層面(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復合作用的結果,教學活動是其中最主要、最有明確目的的組織環節,也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主渠道。要保證教育教學改革取得實效并成功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不僅需要一個組織有序的教學環節,更需要一個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
“評價”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為“衡量人物或事務的價值”。教學質量評價,就是指對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是否達到一定質量做出的價值判斷。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評價是指在遵循教育教學活動規律的前提下,依據政策文件和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利用相關理論與技術對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做出科學分析與量化判斷,為完善教育教學制度提供信息反饋,發現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與發展。
本文中所提到的多元教學質量評價主要是指多方參與的、面向全部環節、采取多樣化方法貫穿整個過程的評價活動。首先,評價主體的多方參與,應包括高校各相關部門負責人、教育教學專家、評估專家、教師、學生和社會人士等。第二,評價的內容要全面、整體,不僅針對課堂教學水平,還應拓寬到課外教學工作質量、公安實戰單位實習情況、學生畢業后工作情況等。第三,要采用多樣化的方法去評價,例如督導聽課、評教評學、問卷調查、專家評估、行業(用人單位)評價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
多元教學質量評價是通過多元化的參與主體對整個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監督與評價,是促進教育教學活動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問題、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一是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可以規范教育教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是通過反映方向性、客觀性、整體性教育評價目標的選取、科學的評價實施過程,以評價目標的選取、評價指標體系為指導,引導教學向更高層次與水平發展;三是通過對評價信息的不斷反饋,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教學不斷完善、改進、提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公安民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的任務和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培養的目標,在警察院校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中,需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和立體化的原則。警察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警務人才,既要使培養對象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又要使培養對象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更要使培養對象掌握崗位核心能力。這就要求對培養對象實施教學質量的全過程進行監控,以確保每個培養環節的教學實際作用和效果。因此,教學質量評價不能僅作為結果性評價去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以學生成績片面地考量學生接受能力,而且要作為一種過程性的評價,對在校期間的教與學與在公安實戰單位的實習、課堂上的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能力與知識掌握情況、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全部活動進行監督與評價。
2.促進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的原則。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總體設計、標準設定、具體實施和總結評價等各方面都應緊緊圍繞有利于促進培養職業核心能力這條主線,以此來衡量和檢驗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基本建設、教學資源配置的作用與效果。
3.適應教、學、練、戰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原則。公安民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確立的教、學、練、戰一體化模式,是完全符合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培養要求,體現公安高等教育特點的教學改革與創新。教、學、練、戰一體化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既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且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四個環節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共同作用于警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與保障機制必須與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相適應、相一致,并且根據不同階段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及教學重點的差異,體現出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又要根據不同專業培養目標的情況和特點,制定并完善突出每個專業特色的教學質量評價標準與實施辦法。
(一)確定教學質量評價主體。多元化的教學質量評價主體應該包括教師、學生、系部領導、學校職能部門負責人、畢業生、用人單位、家長等。他們都作為評價人員參與到教學質量的評價和反饋活動中,形成對教學質量多角度的審視,這樣才能確保教學質量評價的客觀性。警察院校教學質量評價不僅應該重視教師自評、學生評教、同行評價、專家評估等方面,還應該十分注重將學生自評與家長評價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在校生與畢業生相結合,教師個體與學校集體教學質量評價相結合,形成一個全員參與的網絡狀評價主體群。
(二)設計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在教學質量評價指標中,本文將確立目標指標、過程指標與條件指標三個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其中,目標指標反映的是教學水平質量的本質特征,通過警察院校培養的預備警官的素質、能力得以體現。過程指標反映的是達到評價目標的工作實現程度,可以反映出警察院校內部的教學與管理過程,通過警察院校中教、學、練、戰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運行情況得以體現,主要反映的是教學效果。條件指標是指實現評價目標所需要的物質基礎,其中包括警察院校的教學設施、教學經費投入、師資隊伍等,主要通過學校的設施與師資力量得以體現。
這三個維度的評價指標相互之間是相互作用與密切結合的關系。警務人才培養作為警察院校教學服務的對象,也是公安高等教育的產品,其最終要接受培養單位、用人單位與家長的檢驗,針對不同層次的警察院校,對于培養的人才要有不同的定位,這樣也有利于各個學校發揮專長、辦出特色。在高校內,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要有凸顯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通過專業特色強化學生專業能力。人才培養是長期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反映,故而需要將目標評價與過程評價有機結合,其中目標評價的比重要相對大一些,條件指標又是實現目標的基礎,所以必須將條件指標與目標指標相結合。三者之間,以目標評價為主體,以過程評價與條件評價為基礎,形成互促互利的良好效應。
在目標評價、過程評價與條件評價三個一級指標體系下,分別包括二級指標體系(如下圖)。

(三)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運行機制
評價主體針對不同的評價指標與評價內容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評價(如下圖)。
根據上圖可以看出,不同的評價主體(指標體系),其評價內容不同。
1.針對教學條件與投入的評價,需要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的專業人員進行測評。
2.針對教學過程的評價,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三方面進行評價。學校的教學督導團評價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例如中國刑警學院針對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成立的教學督導團。這些專家是在某個專業領域中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與豐富的教學經驗,讓他們去評價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是可行的,但不適合評價所有課程的教學內容。因為他們可能對某個課程的內容不熟悉。系部內的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組成的評審團評價教學內容。鑒于他們對自己系部內的課程比較熟悉,對教師的教學內容能有所了解,所以對評價教學內容的把握與處理比較適合。學生評價教學效果。學生是知識傳播的受體,最終還需要學生來評判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可以用滿意度、建議與意見的形式反映。學生參加公安實踐實習情況,由學校組織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及學管部門人員,開展實習檢查,并聽取實習單位指導民警與分管實習生的領導意見。
3.針對目標指標的評價,需要教師、家長、畢業生、用人單位與學生的參與。教師針對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掌握的情況進行評估,家長、畢業生、用人單位對學校在校四年的效果進行檢驗與反饋,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
由此可見,教學質量評價要調動多種力量,由單一評教向多元評教轉變。
(1)教師個體的驅動力。將教學質量作為教師晉級評優的重要指標納入到有關制度文件中,使得教師將教學質量看做如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更加自主關注教學質量,主動提升教學水平。
(2)學校集體的牽引力。健全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學生、專家、同行評教的多元評教模式,監督、引導、測評教學質量,同時將學校的關注點集中到教學工作上,重視教學質量評價活動。
(3)行業領域的外驅力。建立“走出去、請進來”的機制,一方面定期派工作組到受眾面廣、代表性強的公安實戰部門進行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了解畢業生工作動態,收集公安人才培養的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定期聘請實戰部門的專家駐校教學和參與評教。從而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激發內驅力,激活牽引力,注入外驅力,加強教學質量監督與評價。
[1]劉恩允,楊誠德.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反思與構建[J].江蘇高教,2004(1).
[2]劉爽,李碩.論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科學構建[J].現代教育科學,2011(4).
[3]馮惠敏,黃明東,左甜.大學通識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及指標設計[J].教育研究,2012(11).
(責任編輯:秋實)
D631.15
A
1674-3040(2014)02-0101-03
2014-01-20
楊志秋,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公安基礎教研部教學秘書、研究實習員;于群,該校公安基礎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