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海燕”、“海鷗”、“鳳凰”等名稱除了代表鳥類,你知道它們還是臺風的名字嗎?是的,“臺風”對于我們來說應該算是熟悉的字眼,通過各類媒體我們常常能聽到臺風的相關天氣預報,從“狂風”、“暴雨”、“洪澇”等這些與之關聯(lián)的詞語,就能對它們“暴躁的脾氣”了解一二了。殊不知臺風帶來自然災害的同時,也有“可愛”的一面,它們常常不走尋常路,有的移向陸地,有的消散在海洋上,愛跟科學家預報員們調皮地捉迷藏。臺風在海洋上走過的軌跡就像一場盛裝舞蹈,它們穿著蕾絲花邊裙邁著優(yōu)雅的舞步出場,又拖著長長的白紗絕美謝幕。
那么,科學家們又是怎么抓住這些“舞蹈家”在海洋移動的規(guī)律,贏得了一次次臺風走向的準確預報呢?我們從簡單的數學和物理原理出發(fā),探尋其中的奧秘吧。
記錄臺風精彩舞蹈的瞬間
在浩瀚的海洋上,能夠對著臺風全程拍照錄像的攝影師就屬氣象衛(wèi)星了,氣象衛(wèi)星專注地跟蹤著臺風,記錄著每個舞步的精彩時刻,是臺風最忠實的粉絲。我們在氣象衛(wèi)星拍出的云圖上能夠看到白色的圓盤狀的云,中間黑色的區(qū)域是臺風的眼睛,也就是常說的“臺風眼”,我們在了解它們每時每刻要怎么行走之前,首先需要找到它們的中心。在圖3中可以看到,對于有眼的臺風,臺風的中心就被確定在這個黑色區(qū)域的幾何中心C,中心C一般以具體的經緯度點來表示,例如C位于北緯20度,東經120度。從中心C到臺風整個圓盤的邊緣,是臺風的半徑。因此臺風的面積計算公式即為圓周面積公式:
用數學計算臺風的足跡
臺風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起落,時而滑向舞臺的左邊,時而又轉向右邊,我們想掌握這個規(guī)律,就需要計算臺風的移動。氣象業(yè)務中通常的做法,是在氣象衛(wèi)星云圖上按照上面的臺風中心定位辦法,點繪出每隔一定時間(如6小時)的臺風中心位置,然后按時順序用線段連接而成(圖4)。
在數學計算中,連續(xù)兩個時間點的臺風中心連線,就是這段時間內臺風走過的路徑,它包括移動的距離和移動的方向。設臺風在時刻位置位于(,),速度為,這里的速度是向量(矢量),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經過小時后在時刻,臺風的位置到達(,),速度為。臺風在這兩個時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有時相同有時不同。
臺風在小時內走過的距離為公式:
這個時間段臺風的平均移速定義為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以表示,平均移速也是向量(矢量),包括移速的大小和方向。其中平均移速的大小是對向量取模,它等于移動距離除以小時,即公式:
而這個時間段,臺風的移動方向即平均速度的方向,一般以角度或者方位角表示,等于從的方位轉向的方位的轉動角度:
同時,判斷臺風移動速度的變大變小,就以加速度大小來計算:
通過以上計算總結出實際的臺風預報中,計算臺風的移動,可以簡化為兩個步驟:一是計算臺風移動的距離,并可以計算出臺風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加速還是減速了;二是計算臺風移動的方向,從而可以推斷臺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走向。這樣一來,當我們再次聽到天氣預報中聽起來有些玄乎的“臺風路徑”,我們也可以暗暗地想起其實就是這樣的計算過程。
旋轉的臺風
還有一點更是讓這場舞蹈充滿了魅力,那就是臺風在舞臺上移動的同時,還在不斷地旋轉,臺風每時每刻圍繞幾何中心逆時針旋轉,我們稱為臺風的自旋運動。我們可以把臺風的這種自旋運動形象地比喻為芭蕾舞蹈或花樣滑冰。我們常常看到,舞蹈者會先伸開手臂,在開始旋轉的瞬間收縮手臂,并立起腳尖,這時旋轉速度就會加快。臺風也是這樣的舞者,它們面積的收縮變化,就會引起臺風自轉速度變快,反之亦然。其中奧秘慢慢道來:
首先,臺風在立體三維結構上,可以簡化地看作一個面積龐大的圓柱體,將上述這種自旋速度的演變簡化為一個如圖5所示的簡單模型,從圖5a和b的對比不難看出,臺風的個頭從“矮胖”變成“細高”,臺風繞著自己中心軸逆時針旋轉的速度會變快,也許我們可以想象成:經過減肥和長高的“舞蹈家”在舞臺的上旋轉的更加輕盈。
其次,由于臺風帶來的風和雨的影響,是帶來自然災害的罪魁禍首,臺風何時在我國大陸沿岸登陸的預報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還有登陸后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到底有多大。臺風自旋速度如果增大了,臺風上岸時風力就加大了,那就絕對不是“輕輕地揮一揮衣袖”的浪漫,而是不管樹木還是房屋,全部“風卷殘云一掃而光”的災害了(圖6)。
預測臺風移動的路徑
臺風未來的移動走向,就像一段舞蹈的編排,不是隨意的,而是同樣有規(guī)律可循的,臺風受到它們周圍其他天氣系統(tǒng)的影響,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相互作用過程,在這里就不細講了。而若我們將這種影響比喻為臺風的一個或者多個舞伴,其中的原理就一目了然了。臺風的每一個舞步都需要迎合其他舞伴,它們共同和諧的配合才是一場完美的舞蹈。
這里我們通過一個非常簡化的原理,來預測未來臺風的位置,即做簡單的臺風未來路徑的預報。如圖7所示,在已知臺風中心的現在位置和12小時前位置的條件下,推測臺風中心未來12小時的預報位置。其中,最關鍵在于從到過程中臺風的加速度,加速度既與臺風未來的速度密切相關,又受到過去12小時內臺風走過的路徑限制。在現實的臺風未來路徑預報中,預報員們需要借助其他的天氣學資料進行分析,獲得較為準確的加速度,才能將預報路徑與實際走過的路徑最為精確,因此往往對于的分析判斷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同時臺風及周圍的大氣永遠是瞬息萬變難以捉摸的,因此預報出現誤差也在所難免。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會逐步縮小其中的誤差,把握好臺風在海洋中的每一次精彩演出。
(科學顧問/方翔 責任編輯/李靜敏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