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函數、微積分?不不不,太可怕了!這大概是很多人聽到數學這個名詞之后的第一反應。不過,總有些人不但能夠學好數學,還能肩負起傳播數學知識的重任,其中便包括奮戰在教學一線的數學老師們。這次,我們帶大家走進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探訪這些未來的數學老師的大學生活。
師范與數學,攜手一甲子
首都師范大學于1954年建校,建校初期便設立了數學系,后來數學系不斷發展壯大,于2006年組建了數學科學學院。今天的數學科學學院共有三個本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分師范與非師范兩個方向)、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統計學專業。多年來,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范班培養了大量優秀的數學教師,為我國的數學教育輸送了很多人才。
如果認為數學科學學院里只有戴著眼鏡的“學霸”,你就錯了。在學科發展的同時,數學科學學院的學子們也在想方設法讓大家了解數學、愛上數學。越來越多的數學趣味活動在學校里展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進來,近距離體會數學之美。
首都師范大學已經走過六十年的崢嶸歲月,數學科學學院也即將迎來六十華誕。六十年風風雨雨,六十年滄海桑田,學校的名稱從北京師范學院變成了首都師范大學、從數學系變成了數學科學學院,校內的風景變了,校園中的學子變了,唯獨沒有改變的是學子們對數學的熱愛,對數學教育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活色生香的數學文化節
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數學科學學院的課業是非常繁重的。各種名目的專業課占據著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師范班的同學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學習教育的相關知識。不過,課業繁重可不代表生活就失去了色彩。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數學、喜歡數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生會在每年都會在全校范圍內舉辦數學文化節。文化節歷時一個月,其中包含很多小活動。
在上課之余參與熱鬧而有趣的文化節,讓時刻緊張的大腦放松一下,可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秋之韻,數之美——數學科普進行時
為了能讓同學們既能感受到數學之美,又能從中得到知識和快樂,數學科學學院首先在校園中進行了數學科普宣傳日活動?;顒臃殖闪嗽S多的板塊,首先,由學生會制作了有精美圖片和趣味數學知識的展板,從“辯證美,統一美,對稱美,和諧美,簡潔美,語言美”六個方面,以圖文并茂形式普及趣味數學知識,吸引了不少同學的眼球。然后,為了吸引更多同學的關注和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歡樂,還開展了數學知識游園會,同學們只要動一下腦筋就能找到答案,答對的同學還能得到贈送的小禮品。此外除了保留傳統的24點游戲,學生會的同學們還設計了全新的小游戲:西蒙斯游戲、巧放棋子游戲、紙牌游戲和兩全其美的三角形游戲。這樣簡單的游戲里面卻蘊含著不簡單的數學原理,非常有意思。
數獨大賽——打造全民數學風
數獨比賽是數學文化節的傳統活動,數獨游戲不僅能在閑暇時當作娛樂,鍛煉個人的大腦思維靈活度,更能在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同時培養人的創新能力和看問題的全面性。
數獨游戲同時也是受到廣泛歡迎的一項思維游戲,在同學們繁忙的學習之余,數學科學學院學生會聯合了《北京晚報》,為同學們舉辦了數獨大賽,這樣既可以使同學們的身心得到放松又可以活躍的思維,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數獨這一非常有意思的游戲來激發大家對于數學的興趣。
數獨大賽的形式為筆試,試卷中的考題由北京晚報社的記者精心挑選,試題難度分為簡單、中等、困難三個層次。大賽不僅吸引了廣大數科院的同學們,其他院系的同學也十分積極的報名參加了數獨大賽。一個小時的比賽,參賽者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將千變萬化的數字排列好,用自己的邏輯推理和創新思維去感悟游走在成功與失敗一線之間的體會。
數獨游戲全面考驗參賽者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一場簡單的比賽,不平凡的含義,盡顯當代大學生的魅力風采。從比賽的成績更能看出此次比賽“熱情高,水平更高”的特點。數學的魅力一次次在校園中體現,靈動的精神一次次在活動中跳躍。數獨大賽是智慧的濃縮,是全體師生魅力展現的平臺,一個好的展現機會,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經驗。用夢想搭載數字,旋轉數字中的奧妙,數學愛好者的之間的聯誼,智慧碰撞出的是令人為之自豪的青春激情。
真人大富翁——讓游戲變成現實
玩大富翁游戲,應該是很多人的童年樂趣吧。今年數學科學學院新引入了真人大富翁活動,希望大家能通過這樣的活動結識更多的朋友,同時還能將兒時的游戲變成現實,又在娛樂中學習數學知識。
這次的真人大富翁,共有8支隊伍參加了游戲,比賽規則是輪流投色子,投到幾就走幾格,完成格子內的相應任務,最先到達終點的隊伍獲勝。而任務包括集體動作類、獎懲類、運動項目PK類、問答類。比賽過程中大家的參與熱情很高,完成任務快速前進時能聽到歡呼聲,因為小失誤落后大家也不會氣餒。游戲的任務不僅要有男生的體魄耐力,女生的細致機敏,還需要大家的團結。在互動和歡笑聲中,大家一起動腦解決數學益智問答題,完成運用數學思維能快速勝利的比賽項目。
水果DIY——讓數學在生活中幫助你
如何用有限的水果做出好看又好吃的水果拼盤?這個問題去問一個廚師,他一定會告訴你如何能擺出漂亮圖案;去問一個營養學家,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怎么搭配對人體才最有好處;如果去問一個數學家,他一定會一本正經地計算出水果應該怎樣切才能得到最多果肉,怎樣擺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放下最多的水果。
為了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了解、增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給老師和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交流平臺,在第一學期期中之后,數學科學學院會舉辦師生廚藝水果DIY活動。首先同學們自由分組(5~6人一組),每組要邀請一位老師參加。同學們和老師們發揮每個人創新的才能,用有限的水果拼湊成一盤精致的水果拼盤,并為水果拼盤起好名字。
為了充分發揮數學科學學院的特色,在大賽的現場,很多同學甚至帶來了專業的測量工具,以便切出最令人滿意的水果。比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在幾乎沒有浪費的情況下,師生聯手做出了很多美麗而美味的拼盤。
趣味搶答題——考驗你的數學常識
教育家說:“玩具是學生的天使,游戲是學生的伴侶”,學生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游戲深受學生喜愛,融入教學知識的游戲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游戲則更受學生的歡迎。在教學活動中,采用游戲的形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
為此,數學科學學院的學生們特意設計了數學趣味搶答賽。比賽采用了最近非常流行的猜詞游戲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打出專有的數學名詞,背對屏幕的同學要通過隊友的肢體語言猜出這個名詞。
這個游戲對于不熟悉數學的人來說,難度系數簡直達到了十顆星??蓪τ趯W數學的人來說,數學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就連平時聊天都會不自覺地帶上很多專有名詞,這個游戲對他們來說絕對是手到擒來。
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都是由數學科學學院學生會在院團委老師的指導下策劃組織的。院學生會主席劉祎、副主席殷中欣和團委副書記張禹欣表示,在大學校園里通過這種活動的形式,為自己的院系、自己的專業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數學喜歡數學,也是很多數學科學學院學子的心愿。很多同學以后都會走上講臺,成為一名數學老師,在大學中耳濡目染的這些寓教于樂的方式,將會運用到以后的教學中,帶領孩子們在數學世界暢游。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