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梅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2100)
在全球視野下“機器換人”與自動化產業發展對策研究——以金華為例
金梅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2100)
摘要:推進“機器換人”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未來3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但是實施 “機器換人”“有心無力”的企業不在少數,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本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企業實現機器換人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機器換人”和讓智能設備產業成為金華工業經濟中的另一優勢產業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機器換人;問題;自動化產業;發展對策
什么是“機器換人”?就是以現代化、自動化的裝備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成為新的產業優化升級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之源。
推進“機器換人”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執行主席羅軍表示,未來3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將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金華“機器換人”永康走在浙江省前列,紡織、化工、汽車配件、五金機電等行業都是機器人應用大戶。
但是實施 “機器換人”“有心無力”的企業不在少數,存在不少問題資金和人才實力弱,“機器換人”并非不需要人,相反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對自動化專業人才的需求層次也越來越高。隨著機器換人的深入,金華的裝備制造業,尤其是自動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正面臨重要機遇。如何抓住這機遇是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的課題。
對30家企業問卷調查顯示,已推或計劃推行“機器換人”的企業僅占三成,“有心無力”的企業不在少數。設備升級成本太高、缺乏高端技術人才和示范帶動項目較少是制約企業“機器換人”的主要障礙。
1.1企業勞動密集型特征明顯
金華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較多,人均產出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沒有體現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特點。這類企業一方面迫切需要自動化設備,來解決用工難、勞動成本高的問題,另一方面還非常關注投資回報周期,存在花盡量少的錢和時間收回成本的問題。
1.2對“機器換人“這種生產模式的轉變,人才配備不足,企業認識有落差
金華勞動力不足制約突出,裝備選型和替換需求迫切,“技術紅利”代替“人口紅利”的必然,參照國外的生產模式,用機器人造機器人,生產成本不高,競爭力很強。有客戶資源的時候賣得高些,無客戶資源的時候賣得低,靈活度很大。對這種生產模式的改變的認識還不夠。
廣大中小企業對哪些流程能用到機器人還沒有清醒認識,資金和人才實力弱,是“機器換人”的重點和難點。
1.3裝備創新支撐力度不足
盡管我國機械裝備的水平有了較大提升,價格也較進口設備便宜很多,但技術服務基礎薄弱,數量少,企業多以生產零配件為主,服務能力有限,在許多領域仍與現代化制造的要求有差距。機器人設備非標的多,規模小,沒有形成產業鏈。整機與進口設備相比,性能差異較大,無法滿足產品質量和精度的要求,許多企業最終不得不選擇來自于歐洲和日本的先進裝備,不但成本較高,而且配件需要進口,維修不便。此外,現代裝備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滿足中小企業個性化需求的“二次開發”設備較少。
1.4投入產出比偏低,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金華裝備水平不輸蘇南、紹興等地區,但技術創新步伐跟不上裝備更新速度,導致設備利用效率偏低,附加值不高。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市規模以上企業人均裝備水平高于紹興、常州和南通,但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稅比紹興、常州和南通的低。說明金華市資本利用率和投入產出率偏低。
1.5政策環境尚需完善
一方面,“機器換人”工作雖然已開展多年,但政府宣傳貫徹工作的政策匹配程度與“機器換人”工作的要求還存有相當大的距離,企業反映的示范項目較少也間接說明這一現象。另一方面,配套政策仍未跟上。企業要獲得政府的各項扶持政策,必須通過環評、能評、雷評等相關評審并完成備案。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普遍反映時間長收費高限制條件多,項目開工時間被拖延,影響企業投資積極性。
1.6機器制造企業和需求企業之間缺乏專業化對接的橋梁
機器換人工作是一項高技術含量、專業化的工作,機器種類繁多,更新尺度把握困難。目前我市尚缺乏專業的機器換人設計服務單位,缺乏能夠提供個性化換裝的中介機構,“機器換人”推廣服務中心也剛剛起步,工作成效尚未顯現,機器制造企業和需求企業之間缺乏專業化對接的橋梁。
2.1政府引導,鼓勵應用,加快“機器換人”步伐,加快實現產業升級
今年4月21日,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在北京成立,5月9日杭州機器人產業聯盟在杭州成立,10月18日杭州機器人協會在杭州成立。金華要加快成立“金華市機器換人產業聯盟”。
實施差別化扶持政策,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加強能耗平衡研究。金華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較多,首先鼓勵這些企業用少量成本買到能代替人工的機器人,花盡量少的錢和時間收回成本。所以可以先在低端產品方面尋得突破,以此推動規?;瘧茫瑥亩谑褂弥胁粩喟l現問題進行解決,進而提高產品精細度和可靠性,并降低產品成本,積累經驗后再向高端市場發力。穩扎穩打。分步實現產業升級。
2.2加強校企合作交流,解決“機器換人”人力支撐不足問題
“機器換人”是用機器生產機器,并非不需要人,相反機器的調試、使用和日常維護,以及生產管理模式都發生根本改變。這些都對企業的人才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自動化專業人才的需求層次也越來越高,綜合性、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更高。
企業要加強與市內外院校的合作,要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培訓機制。院校要幫助企業開展員工培訓,要努力多培養一批電子電氣、自動化、軟件開發和現代管理等專業畢業生,以盡快解決“機器換人”人力支撐不足問題。
2.3積極搭建“機器換人”服務平臺,強化制造基礎,加強行業規范
針對部分企業“機器換人”難度較大的情況,借助“機器換人”推廣服務中心,加快成立“金華市機器換人產業聯盟”,建立專家信息庫,完善產學研資聯盟機制,努力為企業尋求技術支持牽線搭橋。
金華還沒有顯現機器人行業龍頭老大,這是個細分的市場,種類很多,跨行的跳躍性很大,對技術和人員的投入成本很大。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是抓住了相近行業細分中通用標準型的機器人,結束了上一單對于每個部件的要求的自動化,它還可以繼續服務下一個不完全相同的項目要求。節省開發時間和成本。
國內機器人行業以非標準化產品為主導,那么企業在細分市場找通用型、標準化的產品,抓住一個主營業務,雖然小,但是做得深的話也可以做成行業老大。借用國外的一些主流部件,應用到自己的行業,然后做出屬于自己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系統,建立行業規范。
2.4利用互聯網,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構建產業鏈
目前工業制造步入機器化則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和無限的發展空間。據調研金華很多自動化設備依賴進口,或者核心技術是進口的,國產設備如何提升核心技術含量是今后一段時間要著重分析研究的課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僅要提升單機制造的技術,還有做整體規劃,甚至是整個流水線的供應方案。提升設備附加值,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構建產業鏈,提升企業全方位服務能力。
2.5建立和完善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
到2025年,我國裝備制造業要進入世界裝備制造強國,在部分優勢產業率先實現又大又強;到2035年,我國裝備制造業位居世界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裝備制造業強國;到2050年,我國裝備制造業進入世界裝備制造強國,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裝備制造業強國。必須做好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支撐的研究。盡早建立和完善產業創新體系建設。
2.6積極構建兩化深度融合發展新機制,讓智能設備產業成為金華工業經濟中的另一優勢產業
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兩化融合機制,開發“機聯網”示范工程,開發“物聯網技術”制造模式的技術,“廠聯網”的應用。由自動化設備向智能化設備發展。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設備自我改造能力,提高投入產出效率。
總之, “機器換人”可以減少低素質勞動用工量,節約勞動力成本,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可以實行精細化管理,提升產品優良品質率,減少能源與原材料消耗,節約物料成本,可以降低能耗和污染,提升城市環境品質。讓智能設備產業成為金華工業經濟中的另一優勢產業。
參考文獻:
[1]《我國電氣自動化產業發展形勢分析》[M].www.chinairn.com/news.2013.12(12).
[2]劉永華, 姜秀玲.《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0(06).
[3] “機器換人”促進浙江勞動就業結構轉型升級[EB/OL]www.zj.stats.gov.cn/art/2013/8/19/art_281_56767.html2013-08-19.
[4] 浙江:5000億實施“機器換人”[EB/OL]news.mydrivers.com/1/...2013-11-07.
[5] 永康市出臺政策推動“機器換人”[EB/OL]www.zjdpc.gov.cn/art/2013/5/26/art_1...201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