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昕,劉中平
(1.長春工程學院;2.吉林省審計廳,長春 130000)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從中央到地方都相繼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隊伍建設的法規法規,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隊伍建設進入了良性發展階段。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亟待我們思考和解決。
目前高校普遍重視教學和科研,思想政治工作不被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往往在工作職能發揮上承擔事物性工作比較多,思想政治教育職能發揮不夠,在各種評獎、職務晉升、職稱評定、人才類獎項的評比中處于劣勢,盡管他們任勞任怨、盡職盡則、勤奮敬業,但職務職稱總是滯后于同期畢業從事其他工作的同學,往往有一種“二等公民”的感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學歷普遍偏低,多數為本科學歷,專業也參差不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且專門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微乎其微;缺少對學生思想深層次的了解和掌握;也有些教師不能緊跟當前形勢和學生的特別需求,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部分教師存在政治信仰不堅定、缺乏政治熱情及政治敏感度,更有甚者對學生進行消極、被動觀點的教育。他們不能很好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影響了對學生良好思想政治素養的培育。
近年,由于競爭激烈,加之公開招聘年齡的限制,寧愿從事服務和后勤工作,也不愿安心從事學思想政治工作;還有新招聘的畢業生剛剛工作,就以準備報考研究生為主,想以“曲線救過”之路,謀取高校教師崗位,應聘思想政治工作教師,只是踏入高校的一個跳板而已。上述行為導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隊伍流動性極大,輪崗換崗現象頻頻出現。
高校應結合學生特點,制定內容明晰、職責準確、目標明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崗位職責,對他們合理定位,進行相關職能的合理分化,構建一種適應學生需求、符合發展趨勢的體制和機制,使他們的工作從“疲于應付、欠于管理”向“積極主動、善于管理”轉變,這是高校確立思政教師崗位職責和合理定位的基本依據,高校應結合各自的實際,明晰崗位職責,充分體現“專業專心培育”,切實保證育人成效。
國家教育部規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應該按200:1比例配備,可以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從本校品學兼優的本科以上畢業生中選拔錄用,也可以面上社會從外校思想政治專業畢業生中引進,這主要是考慮本校畢業生熟悉學校工作,尤其是熟知本專業特點,進入角色快,有利于結合專業學習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時外校思想政治專業畢業生擁有一套系統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工作起來有理有據,能與本校留校的教師形成合理,共同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
首先,應加強理論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理論水平,形成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問題的風格,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路人。其次,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側重學生心理與健康的研究,提高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最后,應有未雨綢繆意識,善于探索新知識、新科技,努力拓展知識含量,以自己廣博的知識,影響、說服和凝聚學生。
首先要培養出一批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并且實施滾動式培養,使他們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學科帶頭人。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的培訓保障體系,教師資格認定、職務晉升與職稱評審應該統籌考慮。再次,要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發展前沿信息的介紹,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開展調查研究的能力,鼓勵他們在教育、培訓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申報教學科研項目。
首先,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利措施,完善隊伍建設的體制和機制,使思想政治工作教師在優美人文環境下愉快工作、想事干事,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凝神聚氣,促進建設,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到思政教師隊伍。其次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分類指導。各個學校情況不一,有研究型的、有教學型的,還有高職高專院校,應堅持相對穩定與合理流動的原則,既以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又鼓勵合理流動,使隊伍建設實現有效流動、相對穩定的局面,逐步構建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師隊伍。
管理學家提出:高效有序的管理,是一切事業成敗的關鍵。作為一所學校,尤其是承擔育人工作的高校,應擔將規范的管理,科學的考核,有效的激勵,作為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為此,應結合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規范有序的考核體系、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管理,重點管理教師的工作紀律,以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感染學生,將工作紀律的好壞作為年終考核的指標體系;考核,應充分認識到他們既是教師又是干部的特點,堅持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堅持同行評議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原則,考核結果作為職務晉升、職稱評審、評優表彰的重要依據;要進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職稱評審辦法,制定符合他們工作特點的量化標準,注重工作實績,強化崗位,淡化“身份”,擇優評審。二是加大校內津貼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教師特殊津貼,實行獎勵制度,進而激發他們立足本職工作的熱情和信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崗位成為能夠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的重要崗位。
[1]黃登玲.淺談輔導員隊伍建設[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1).
[2]勛在廷、黃丹.論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J].教育與職業,2012(05)
[3]錢敏芳、王紅麗.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及對策研究[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