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豐
嚴是愛,寬是害“為官不易”正在成為常態
趙 豐
在去年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要把從嚴管理干部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堅持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尤其是中央機關和中央國家機關、高級領導干部要強化帶頭意識,時時處處嚴要求、作表率”。
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是黨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領導干部的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的發展、人民的幸福生活,更關乎中國夢能否最終實現。習總書記在組織工作會上提出的三個“從嚴”,不僅傳遞出從嚴治吏的強烈信號,更為干部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
從嚴教育。讓干部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敢于擔當的精神狀態。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要把嚴格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特別是理想信念教育一刻不能放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堅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標準,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克服艱難險阻走到今天,并將繼續闊步走向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支撐。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更加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作保障。當前,尤其要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把堅定“三個自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引導黨員干部堅守精神家園,做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的好干部。自信就是凝聚力、就是精氣神,自信才能自覺、才能自強。
從嚴管理。對黨員干部的管理到位不到位直接關系到干部隊伍建設的成敗,從嚴管理不僅是治理干部違法違紀的手段,更是對黨員干部的一種保護,只有嚴格管理才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從嚴管理關鍵還是要規范管理,不斷加強制度建設,讓制度管事管人。另外“一把手”的模范帶頭作用也是重中之重,“一把手”必須切實負起責任,擰緊防腐拒變的“安全閥”,嚴格按制度辦事,不能讓人情凌駕于制度之上。
從嚴監督。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干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源于管理上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尤其是經常性監督“失位”。嚴是愛,寬是害。對干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朵”、“扯袖子”,提醒干部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守住政治責任和政治生命線,是對干部的愛護而非苛求。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對權力的監督必須如影隨形,善始善終。一是要不斷加強和改進包括輿論監督在內的社會監督,從財產公示、政務公示、三公消費公示等方面著手,接受群眾監督,真正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二是加強對干部的德能勤績廉的有效監督,保證干部的清正廉潔,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防止違法行為發生,防止群眾利益受損。這樣不僅是對干部的一種保護、一種警醒,更能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自覺性。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再一次設定歷史航標,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一目標深刻反映了改革發展的趨勢和要求,綜合考慮了國際國內的形勢和條件,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關切,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總的方向。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治理體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體系才能充分發揮效能。
做好新形勢下的從嚴管理干部工作,關鍵要提高干部管理制度的科學化水平和執行力。正人先正己,針對領導干部隊伍的現狀,首先必須要嚴格管理各級領導干部,做到制度約束從嚴。領導干部要嚴于律己,為人表率,要求普通干部和群眾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普通干部和群眾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遵紀守法,就能打造出一支黨性堅強、作風優良、銳意進取的領導干部隊伍。
當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寬、失之于軟,致使一些干部不作為、慢作為甚至亂作為。組織部門必須把從嚴治吏的要求體現在干部管理上。要規范民主決策程序、創新選人用人機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用好干部考核這個“指揮棒”,充分運用科學數據對干部進行立體式“畫像”,全方位測評,讓干部既有壓力、又有動力。要加強對“一把手”的教育管理,讓領導干部正確認識自己,敬畏法紀、敬畏組織、敬畏群眾,讓手中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查處是從嚴治吏的最后一道關口。查處有力,從嚴治吏才能有效。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對超編制、超職數、超規格配備干部問題,對繞圈子進機關、冒充人頭吃空餉、改學歷改經歷改年齡等違反組織人事制度問題,要從嚴查處。讓人民監督權力,堅持“有舉必查、查必有果、查必到位”的原則,對那些違反組織人事制度的干部堅決執行“零容忍”,及時查處,使其不敢違規、不敢腐敗、不敢專權、不敢失責,讓制度發揮作用。同時,探索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的辦法和措施,把問責從“有錯”向“無為”延伸,對工作不負責任、敷衍塞責、長期處于落后狀態的干部及時進行組織調整,對工作失職干部嚴格問責。唯有這樣,也才會真正實現“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目標。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同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江蘇代表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在聽了部分代表的發言后總書記說:“同志們講得好,職務犯罪確實使我們的損失很大。預防職務犯罪出生產力,我很以為然。”習近平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國家培養一個領導干部比培養一個飛行員的花費要多得多,而更多的還是我們傾注的精神和精力。但是,一著不慎毀于一旦。不管你以前做了多少有益的工作,功罪不可相抵。如果搞不好,領導干部的崗位就真會變成高危職業。“我在中央紀委全會上講,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項工作要繼續堅持,去搞好完善、建設。同時在我們國家有一句話,叫面壁成佛,就是自我境界的提升。”總書記諄諄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提升自我境界,堅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
“為官不易”、“官不好當了”,隨著中央規范各級干部行為的多項禁令密集出臺,有人發出了這樣的慨嘆。一些干部說,想吃點喝點,送點收點,辦公室大點,車配得好點,這在以前根本不算個事兒,現在處處受到掣肘。好像不管做什么事情,總感覺頭上懸著一把劍,身邊有一雙眼,伸手就怕碰上高壓線。總歸一句話,當官越來越不自在、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一記記從嚴管理的“組合拳”,一項項剛性約束的嚴規鐵律,給干部戴上了緊箍咒,讓“為官不易”逐漸成為常態,讓全黨和人民群眾感到了變化,看到了希望,增強了對黨的信心。
(作者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常務理事)
責編/馬靜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