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霞飛
醬油、鹽是傳統美食及美味之源。其實,鹽這種日常調味料,除了對美味的貢獻外,更重要的是它含有人體不可缺的重要無機元素之一——鈉。這期我們開始關注人體中常量元素的營養。長期攝入過多的鈉對健康有什么影響?人體到底需要多少鈉?如何控制鈉的攝入?
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將鈉作為唯一常量元素列在核心營養素行列中,鈉是人體生命活動中必需的重要物質。一般來說,成人體內含大約6 200 mg~6 900 mg。由于鈉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因此食品中鈉的存在形式是各種鈉的化合物,如通常我們廚房常備的食鹽(氯化鈉)。這期我們來聊一聊鈉的營養。
鈉普遍存在于食物中,但人體中鈉的主要來源為食鹽、醬油、腌制肉類、醬咸菜等(見圖1)。

參與生命活動,鈉可調節人體水分,保持滲透壓,維持體液酸堿平衡,與生命活動能量的直接來源ATP的生成和利用、肌肉運動、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謝都有密切關系。糖代謝、氧的利用都有鈉的參與。它還能維持血壓正常、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等。
長期攝入較高量食鹽,可能會增加高血壓和胃癌發生率的風險。急性過量攝入食鹽(每天35 g~40 g),可引起急性中毒、水腫、血壓上升、血漿膽固醇升高、胃黏膜上皮細胞破裂等。
一般情況下,鈉不易缺乏,但某些情況下,如禁食、少食、膳食鈉限制過低時、高溫、重體力勞動、過量出汗、腹瀉等,如不及時補充,可能發生低鈉血癥。此癥早期癥狀不明顯,可有乏力、神情淡漠等現象。當血鈉低于135 mmol/L時,會出現惡心、嘔吐、視力模糊、心率加速等現象,嚴重時,會導致休克和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每天我們如何確保成人鈉攝入量在正常范圍內?這里就某品牌培根來指點迷津:根據GB 28050-2011中規定:鈉每天攝入量不要超過2 000 mg(一般相當于6 g食鹽)。從培根外包裝標簽上附有的營養成分表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每100 g所提供的鈉為805 mg,占一天所需鈉的比例(營養素參考值)為40%(見表1)。若你吃了一片約30 g培根,相當于攝入了241 mg的鈉,占每天所需鈉的12%,這天還可攝入88%的鈉(見圖2)。故接下來的食物攝入應關注其食物標簽中鈉的攝入量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

表1 某品牌培根部分營養成分表

相關鏈接
誤區:不咸=低鈉
研究發現,吃鹽過多會增加糖尿病、中風、心衰、腎病和癌癥等風險。人們在吃鹽方面存在多個誤區:如,不吃太咸的食物,就不會攝入太多鈉。其實,那些熟食、面包、三明治、麥乳精、曲奇餅干、煉乳、味精等不太咸的常見食物,也可能會含有不少的鈉,應重視這些食物營養標簽的相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