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小
荷蘭有一家酒店學校,顧名思義,就是一所教授學生有關酒店知識的學校,從酒店設計到酒店管理全都涉足。學校的辦公樓,是一幢古堡式的舊房子,因為年代久遠,看上去破敗不堪。后來,學校建了新的辦公樓,這幢老房子就閑置了下來。
是讓它像野草一樣荒蕪,還是拆了重建別的建筑?老師和學生們各抒己見。爭論數月后,有一位學生提出:“既然咱們是酒店學校,為什么不讓它變成一家酒店,供學生實習呢?”這個提議平息了爭論,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是啊,與其爭論房子是空著還是重建,不如讓它變成學生們實習的場所。雖然教學資金并不寬裕,但學校還是決定在這上面投資一筆錢。
在酒店的設計上,學校沒有找專業的設計師,而是讓學生們自由發揮,誰的創意好就用誰的。對學生們來說,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學生個個情緒高昂,設計出了許多出人意料的好方案,連老師都驚訝不已。有人設計酒店的外墻,用童話里的畫作將它粉飾一新;有人設計餐廳,在里面放上課桌一樣的餐桌,讓就餐的人回味學生時光;有人把客房設計成游泳池的樣子,地面是藍色瓷磚,房頂有正在游泳的海豚,總共26間客房,每一間都獨具特色。雖然有些設計還很稚嫩,但的確很有創意,破舊的辦公樓改頭換面后,處處能給人帶來驚喜。
設計完成后,老師把上課的地點改在了酒店內,從最基本的如何擺刀叉、如何燒開水、如何和顧客說話等功課教起,然后逐步升級到如何管理酒店、如何創新。
一切準備就緒后,酒店正式開業了。大四的學生負責管理工作,大三的學生負責前臺接待,大二的學生做服務生,大一的新生負責擺刀叉之類的后勤工作。酒店里的每一個員工都是學生,老師只在旁邊適當地給予指導。學生們每周輪換一次,保證學校里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到此“工作”。
這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學生酒店,很快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開業第一天,生意就非常火爆,這里的懷舊氛圍和獨具特色的創意,讓人們津津樂道。學生們雖然沒有經驗,但他們極具熱情,這種熱情感染著每一位顧客。
學生酒店漸漸聲名鵲起,學校不但很快收回了投資,還有了不菲的利潤進賬,隨著學生酒店的走紅,這家酒店學校也成為了國內外家長和學生們關注的熱點。沒有哪一所學校能為學生提供如此便捷的實習機會,因此,很多對酒店感興趣的學生,紛紛選擇這家酒店學校,學校的生源一下子變得非常充足。
一家由學生打理的酒店,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酒店學校名利雙收,但它的意義并不在此。真正可貴的是,學生們在此接受磨煉,學到了實實在在的東西,變得更務實,更有想法,走出校門,他們很快就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或者成為大型酒店的精英人才。這段實習的經歷,是他們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
(生如夏花摘自《山東青年》2012年第11期)
責編: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