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機電工程總體設計部 王紹山
對于承擔大型系統工程任務的航天企業,技術和管理是兩個并駕齊驅的車輪,缺一不可。隨著市場經濟大背景下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的變革,國防裝備的發展形勢越來越趨向于以能力為支撐的市場主導化。任務承擔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關系著航天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而能力的提升要依靠管理轉型升級來實現,由此隨之而來的型號項目管理問題值得關注并深入研究。
近幾年來,航天任務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科研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研制與批生產任務并行開展,多型號并舉的任務形勢與航天企業的承擔能力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企業的資源調配缺乏合理有效的協調機制,型號之間的資源沖突缺乏有效的調配,但同時型號在不同階段占用的資源又不能及時釋放,資源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使得多型號項目管理中資源沖突和優化配置的問題非常突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科研生產管理仍以傳統的單一型號的項目管理體制為主,不能統籌協調不同型號的資源,難以兼顧企業的整體發展和長遠規劃。
在新的形勢下,航天企業的經營發展對科研生產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型號科研管理也需要解放思想,在管理體制機制方面進行深層次調整改革,從組織管理上解放生產力,挖掘潛能。對于多型號項目構成的復雜大系統,必須堅持系統觀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來轉變管理模式,將整體任務構成的大系統作為被管理對象,統籌全局,通盤策劃,從機制上保障整體指標的完成,從機構上負責對整體關系的協調,從組織上對整體任務分工協作。引進大生產的思想,從管理理念上進行轉變。以型號縱向管理為經,以橫向統籌管理為緯,構建矩陣式管理模式。通過對單個項目的策劃,實現對整體任務的全面策劃;通過對任務進行分解,統籌實現分工協作專業化管理。
相對于傳統的按照項目全要素設置的一維式管理,矩陣式管理也稱為系統式或多維式管理,是項目(任務)管理與職能(部門)專業管理相結合的一種雙重管理模式。該管理模式適用于多項目(任務)并且所涉及的同類專業或業務重疊較多,臨時項目(任務)多且變化快,有較大的機動性等情況。這種組織結構扁平化,管理模式靈活,可以很好地解決企業內部專業資源不足的約束;加強了橫向聯系,專業設備和人員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彈性共享;多項目之間可以共享資源、互通信息,可以打通不同項目之間的壁壘。
在多任務并行資源保障沖突的情況下,強化橫向矩陣管理確實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效率。這樣就需要明確并處理好型號縱向管理與行政綜合管理的關系,調整相應的組織機構以及相應的職能分工,使管理機構及職能符合矩陣式管理結構,以保證不同型號研制工作可以平行地利用同一套管理機構來協調實施。
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研制生產的型號系列采用小核心、大協作的研制模式,型號系統由多個可以獨立配套的分系統組成。不同型號同屬一個配套體系,型號間同類別工作較多,協作接口基本一致,橫向協調工作量大。另外,未來型號的系列化、模塊化、組合化的發展模式也使得型號間共性工作或共用產品會越來越多,容易實現項目間的任務統籌,適于引入專業化分工的統籌管理,在多個相關項目的管理中采用矩陣式管理模式。

要建立縱橫結合的矩陣式管理架構,就必須在管理體制和機制上進行調整,從管理關系、組織架構、職能分工、考核導向等多方面進行調整改革,實現管理流程再造和管理的轉型升級。從理念上轉變傳統的型號管理思路,在“兩總”體制的領導下對管理的組織機構進行調整,對管理職能和權限進行分工、界定。這種管理模式的轉變本質上是管理關系的重構,要靠企業綜合經營管理來解決。
為了應對科研生產任務的激增,北京機電工程總體設計部在科研管理上大膽探索管理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來“激發活力,提高效率”。大力推進橫縱結合的矩陣式管理模式,通過管理挖掘科研生產潛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機關職能部門的結構是決定企業管理效率的核心問題。要想解決系統全局的問題,必須明確組織機構的職責;要想建立綜合管理體制,必須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管理作用,強化職能部門的橫向統籌作用,才能保證科研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
在以型號項目管理為核心的主要職能下,優化平衡好型號“兩總”和職能管理部門之間的權限與管理關系,最大限度地賦予管理部門在型號項目間的協調管理職能,一般問題降低協調級別,力爭在部門內部能夠得到解決。通過加強科研生產綜合管理職能,實現多任務的橫向高效管理;加強職能部門的基礎管理,重視管理的專業化建設,從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
從職能調整和崗位設置入手來轉變型號管理模式。項目管理人員不簡單按照型號進行分工,型號管理內容也不簡單按照型號全部包攬。科研生產管理崗位設置除原有的型號項目管理崗外,增設橫向統籌管理崗、綜合管理崗等專業化管理崗位。將型號縱向管理與橫向統籌管理分開,型號管理專門負責型號研制的總體管理,包括項目策劃、計劃進度、經費預算、組織協調、指揮調度等與型號直接相關的工作;橫向統籌管理包括產品生產管理、產品外協齊套、分系統專業化管理等專項管理;綜合管理包括合同、考核、簡報等與業務相關的綜合性事務性工作。在多型號項目管理中實施專業化管理和分工協作。
對于多型號研制這樣一個復雜大系統而言,不能將各型號完全分割獨立開來,而是要整合系統內的資源,將科研生產規模化、任務模塊化、管理專業化,使問題在系統中得以解決。
多型號項目要在管理方式上進行統一,必須在管理模式上對任務進行統籌。型號“兩總”負責把握項目總體指標和進度,機關管理部門負責項目策劃和組織實施。將型號管理工作進行任務分解,將共性業務及通用產品分解出來并使之模塊化,通過內部管理程序橫向統籌管理。原來由型號隊伍全權負責的一維管理模式轉變為與橫向統籌相結合的二維式矩陣管理模式。
(1)項目管理的科學化和信息化
在專業化分工和大協作的組織管理模式下,項目管理水平對于整體任務能力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橫向統籌管理減輕型號項目管理的負擔,可以將項目管理更加深化。加強項目綜合管理的策劃,結合各型號的研制安排,進行季度和年度的科研綜合策劃,分析可能出現的資源沖突環節,查找型號共性問題;建立綜合調度會和專題調度會,研究解決共性問題、審定管理解決方案,采取措施協調和解決多型號研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充分發揮綜合管理的作用。
新的管理模式下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手段。橫向統籌管理加強了各型號間信息的融合,在多型號項目統籌管理中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較單一型號管理可以更大發揮信息的作用,提高生產效率,更加有條件建立項目信息化管理平臺。信息化平臺要反饋各項目的研制進程,既要能起到為各層管理服務的作用,又要使信息的流動符合管理決策的需要,把分析整理后的信息轉化為措施和決策,使管理工作更加智能、高效。
(2)專業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共用化管理
在多型號研制中,專業資源和人力資源是影響全局的主要問題,解決好這兩方面的問題非常關鍵。
支撐航天型號研制的專業很多,有些是總體專業,有些是系統專業,但絕大多數專業是各個型號共用的基礎性支撐專業。在按照型號單獨編制隊伍的基礎上,僅在總體專業、系統專業等主要專業設置專職的設計師,將某些基礎性支撐專業或共性專業由研究室或工程組負責統籌管理,盡量避免將各專業的設計師和基礎管理人員拆分至各型號,各型號任務以工程組為單位共同承擔,具體分工和專業內部的資源調配由研究室負責。按照專業在行政部門內部設置研究師,不按照型號設置崗位,將管理和協調的權力交還各個支撐專業,改變條塊分割的做法,實施專業模塊化管理。這種模式有利于整合專業能力,發揮研究室的管理職能,綜合統籌專業資源。
(3)產品實物的統籌專業化管理
橫向專業化管理更適合于對產品實物類業務進行統籌。產品實物的齊套周期長是制約型號研制進度的主要因素,通過統籌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保障能力。例如,總體部在型號研制中承擔的實物產品主要集中在遙測和外測兩個系統,涉及到的外協廠家多,產品管理協調量大,型號間共性業務突出。統籌后該部分產品管理僅設2 個崗位就將總體部所涉及到的確定狀態的遙測和外測產品實現了統籌管理。2013年遙測和外測產品生產齊套量突破歷史記錄,在任務增多的情況下管理人員沒有增加反而交付進度提前了,大大解決了產品交付進度問題,全年沒有出現因產品實物交付進度影響研制計劃的情況,產品的保障效率及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4)大型試驗的集中化管理
大型試驗是航天系統工程研制過程中的重要工作,作為負責型號研制抓總的總體院或總體部,在型號項目研制過程中承擔著大量的大型試驗驗證任務。隨著任務的增多和新技術的應用,大型試驗驗證工作已經成為制約型號研制的新瓶頸。
大型試驗集中管理,就是將某些通用共性的驗證性試驗,按照試驗需要靈活搭建專業化的試驗隊伍,設專人負責管理,設專門的試驗研究師。整合試驗資源,將試驗場地和試驗設施設備等資源統一集中管理、維護和使用;根據資源和進度統籌制定或安排計劃進度,加強型號試驗的橫向協調,實現資源的統籌和有效調度。通過試驗資源的整合優化、統一建設和統籌安排,不但可以有效化解試驗資源的沖突與矛盾,而且在管理效率、經濟效益、試驗質量等方面都可以提高。
自從2012年北京機電工程總體設計部在科研生產管理中試行矩陣式管理以來,統籌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應對了任務激增帶來的管理困難,有效緩解了資源不足的壓力。通過對典型產品的統籌管理,解決了產品實物交付能力對研制進度的制約;通過橫向管理大大節省了人員管理成本,在人員沒有等幅增加的情況下保障了任務的按時完成;通過整體策劃、集中投產,避免了隨機臨時安排任務,改變了以往的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生產盡可能規模化;通過集中備料、組批生產,大大壓縮了生產周期,減少的典型試驗品和例行試驗費用非常可觀;通過任務的集中管理,可以根據緊急程度及時調配生產資源,型號間通用產品可以方便的實現互相調配借用,很容易掌握計劃節點;通過統籌和集中管理,在成本價格方面不但實現了型號間對外的統一,還可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成本價格優勢明顯。經過2年多的試行,證明該管理模式是成功的,科研生產綜合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管理效率和效益明顯提升。
當前總體部已經在遙測和外測產品、地面發射裝置、彈頭及相關結構防熱、內部生產任務、大型外場試驗、綜合性業務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統籌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在總體部型號科研管理上正在進行深入推廣應用,并將管理程序進行規范和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