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華網輿情首席科學家,新浪政務微博學院教授,國信辦網研中心特邀研究員。
大數據開啟了時代轉型之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海量的數據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對于新聞生產方式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為新聞報道提供了契機,新聞工作者可以運用這些數據及豐富的可視化技術將新聞報道呈現在受眾面前。
數據新聞就是數據可視化?不盡然。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沈陽教授對數據新聞有更加全面的解讀。
在沈陽教授看來,數據新聞就是新聞中的數據,數據中的新聞。現在很多人認為數據新聞就是數據可視化,但這種認識并不全面。數據新聞應該至少包括五個方面:
第一是文字,比如微信上盛傳的“西游記中的群妖傷亡統計 ”。經統計,西游記中師徒四人遇到的妖怪共計44個,死亡21個,活命23個;背景統計:靈山背景妖怪9個,靈山及政府背景妖怪1個,道家及政府背景妖怪8個,無背景妖怪26個,死20個;性別統計:雄性30個,死9個,雌性14個,死12個。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女妖的死亡率達到了85.7%之高,可見妖怪是否被打死主要取決于其性別而不是后臺或背景……這條文字類的數據新聞如果放到笑話類的欄目里,估計會有很高的點擊率。
第二是數據新聞的圖片,比如網易數讀欄目做的一系列可視化信息圖。
第三是用視頻的方式表現數據,這方面新華網“新華炫視”欄目出品了許多很棒的視頻。
第四是游戲,比如網易制作的《習近平和奧巴馬是這樣夜游中南海的,你們感受一下》互動新聞。在微信里點開這則新聞,出現的是中南海的Q版俯瞰圖,以及主人的頭像,通過點擊,主人公會在中南海內行走,并在每一個事件點會有根據新聞制作的兩位主人公的對話以及照片。沈陽教授斷定,這類帶有互動式的小游戲在微信上會逐漸火起來,未來數據新聞和游戲的結合將是發展的爆點。
最后就是平臺,當下數據新聞的平臺普遍比較缺乏。沈陽教授舉例假設說,一條政策出來后,立刻自動統計出各省各部門做了哪些相關信息的發布……這種做法屬于一種數據的服務。
另外,今年3月,Facebook 20億美元收購虛擬頭盔Oculus Rift,計劃做虛擬社交游戲。這讓沈陽教授看到了“數據體驗”的前景。
沈陽教授曾和學生一起做過一個假設:未來的某一天,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體媒傳感器,可以收集人體內的各種數據。假設有個女孩子,她的貓死了,這時她的情感假設叫做喪貓之痛,因為女孩非常愛她的貓,心痛升級,叫九級喪貓之痛。女孩的情感會被體媒傳感器記錄,然后上傳到網絡當中。之后,其他的網友就可以下載體驗一把“九級喪貓之痛”。男生體驗時,甚至可以加一個濾鏡,變成男生版九級喪貓之痛。在未來,數據新聞和“體媒”的結合,發展空間非常大。
沈陽教授認為:數據新聞最終必然會走向數據服務,數據服務最終必然會走向數據體驗。數據新聞的未來終極形態一定是三種結合,有數據的新聞,新聞可以服務化,服務化之后是體驗化。
數據給新聞帶來的變化首先是流程的變化,包括素材的采集和選題的制定,比如通過數據分析就可以獲得最合適的選題。新聞的表現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可以通過可視化或游戲的方式來標新。
另外,數據新聞傳播新思維也不同于之前5w(控制研究、內容分析、媒介研究、受眾研究、效果研究)的傳播模式,而是在數據分析下有了新發展,擁有了預測性、預警性、針對匹配性、對比性、關聯性、市場性等特點。
未來,數據新聞還將帶來哪些大的改變呢?沈陽教授強調了三點自動化。
一是自動化生成。現在的數據新聞,特別是可視化新聞生產力是普遍比較低的,所以怎么樣在各個環節當中有效地提升數據新聞自動化的生產程度,這是今后業界非常值得投資的一點。比如說可以根據語言自動地選擇一些圖標,建好大的圖標庫,實現自動化生產。
二是自動化分發。比如現在微博里面就提供了自動化發布的接口。
三是自動化的評估。發出的信息傳播情況如何,評價反饋如何等等,這些信息可以自動化采集回來并進行自動化評估,甚至可以立刻看到包括競爭對手在內的所有信息。
新聞的可視化有很多途徑,包括數據地圖、時間線、交互性的圖表,以及傳統媒體平臺上的信息可視化等。沈陽教授通過一系列整理歸納發現,數據新聞適合在社會類、戰爭類、政治活動、突發新聞、特點話題、輿情分析、新聞性紀錄片類、大型運動會及國際賽事、氣象預報,以及信息、知識傳播類等領域中發揮效用。
其中,社會類新聞中的民生問題,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數據新聞傳播效果最好。比如,2014年兩會期間央視晚間新聞《“據”說兩會》通過采用360搜索大數據看民生,就取得不錯的效果。
社會經濟方面,首先是可以和金融數據進行直接掛鉤,采用大數據作為經濟判斷指標;另一方面是可以對新聞里面的數據進行可視化的呈現和統計。舉個描述房地產的數據新聞的例子,可以把過往媒體報道中發生過兇殺案的房子數據全部匯集起來,畫成一個兇宅地圖,供搜索房子的人參考。
另外,數據新聞還比較適合戰爭類的新聞報道,比如網易數讀出品的《火箭彈陰影下的以色列:日均遭3枚火箭彈襲擊》等等,非常形象。
政治活動方面,國外一些競選預測的數據新聞案例非常值得借鑒,這在國際政治當中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些大型賽事和天氣預測也非常適合使用數據新聞,把各類天氣的數據聚合起來以后可以做災害性的預測,包括風險模型,這些風險模型未來可供經濟界投資使用……
對于數據新聞的未來圖景,除了數據新聞與數據服務、數據體驗的結合,沈陽教授還描繪了幾點:數據新聞將有一個開放的新聞環境,數據獲取渠道會不斷多樣化,相關的免費軟件會更加廣泛的應用,教育界將迎接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的挑戰,跨媒介、跨領域的合作將更加普遍,而利用媒介和工具增強交互性也是未來數據新聞發展必將攻克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