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腿叔叔
里昂,曾經被遺忘的歷史名城
談到法國,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巴黎,繽紛的生活、不同的種族、多元的文化,巴黎的確是全世界的巴黎。而法國的第二大城市里昂,位于法國東南部,曾經是高盧的都城,從古羅馬時期開始,就在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城市建筑和各個歷史時期的遺跡描繪出了一幅生動的城市圖景。如果說巴黎是濃妝艷抹的名門貴婦,那里昂就是養在深閨的小家碧玉。這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名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保留著法國最大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群,老城的中心布滿了中世紀的建筑和教堂,這使它獲得了“擁有一顆粉紅的心臟”之城的美稱。雖然是南下蔚藍海岸和普羅旺斯的交通樞紐,然而在各種熱門的旅行線路中,不知為何里昂卻往往被人們遺忘。
今天的里昂其實已經不再籠罩于那些沉重的歷史陰霾下,里昂人用色彩改變人們對這座城市沉悶灰暗的印象。10幾年前,幾名里昂美術學院的學生成立了一個名為“創造之城”的組織,他們在陳舊的住宅墻壁上揮毫作畫,給冰冷的墻壁賦予生命和靈氣,通過壁畫促進城市里的人際交流,使人與人之間產生親近感,同時賦予城市新的活力。如今,這大大小小幾百幅墻上壁畫已經將里昂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壁畫之都”,當你看到無數游客按圖索驥穿梭于紅黃相間的老城,逐一尋找那些傳說中的壁畫時,一定會感嘆壁畫帶給這座城市的改變。
人在畫中游,一不小心就撞墻
里昂誕生在一條叫“羅納”的男人河與叫“索恩”的女人河的臂彎中,舊街區保存著許多古色蒼然的老宅。古老的建筑物和凝重的空氣混合起來,仿佛置身于遙遠的中世紀。沿著狹窄的街巷信步游走,忽然,老宅的窗口出現一位鐵面人時代裝束的國王,難道是穿越了?定睛細瞧,原來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壁畫。老城的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立體感十足的壁畫,有的描繪不同時代性格各異的人物,有的表現實物大小的酒吧飯館,甚至還有酒保廚師在向你打招呼,虛實之間常常真假難辨,稍不留神恐怕真會一頭撞了進去。
城中最大的一幅壁畫名為《卡尼》,在十字架—魯斯街口,面積達到1200平方米,據說是目前歐洲最大的城市壁畫,它描繪了卡尼街區生活中的人物和場景。當我來到《卡尼》面前,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震撼了,一座幾層樓高的建筑物,整面墻都被描繪上了立體逼真的壁畫,開啟的窗戶、凌亂的排水管、飛翔的小鳥、延展盤旋的樓梯,以及時髦的汽車和畫中活靈活現的各種人物,如果不是親手觸摸,真不敢相信這些都在畫中。畫中還摻雜著幾個真實的窗口、店鋪,不時有人開窗遠眺,虛虛實實讓人更是難辨真偽,不知是人在畫中還是畫中的人跳了出來。據說畫中的人物都是現實中的社區居民,畫家將他們入畫,既增加了壁畫的寫實性,又加強了當地居民的認同感,讓他們更容易接受這個“龐然大物”。十幾米高的壁畫配色也毫不唐突,巧妙地融入了周邊建筑中,給整個街區增加了美感。
另一個值得探索的壁畫,位于索恩河畔一幢7層老式樓房上,墻面上有一幅800平方米的壁畫,叫做《里昂人》。壁畫中描繪的世界名人都出生在里昂,包括帝王、宗教人士、科學家、藝術家、廚師等,共有20多位。包括電氣發明人安培先生,作家安東·德·圣克絮貝里先生和他的名著《小王子》,其中最出名的大概是電影的發明人盧埃爾兄弟了。濃妝艷抹的貴婦在窗口回眸一笑,頑皮的孩子在陽臺上做著鬼臉,肥頭大耳的廚師在溫馨的小飯館里向你招手,這些人物形態生動,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帶著我的思緒飄回了遙遠的古代。我們當然也不能免俗,忍不住跑去和這些名人合影,用鏡頭把自己定格在這獨一無二的里昂歷史風情畫中。人物所在樓層越高,時間越久遠。如果分不清這些名人的身份也沒關系,樓下對各位名人的所在位置和生平有非常詳細的介紹。
藝術的生活,和諧的存在
羅馬有數不清的教堂,里昂則有數不清的壁畫。游走在古老的城市之中,不經意就會在街角遇到各種色彩斑斕、內容豐富的壁畫,圖書館墻,動畫墻,健康墻,交通墻,電影墻,馬拉松墻,廚師墻,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里昂的墻上壁畫完全顛覆了我對壁畫的想象。不必刻意去尋找,遇到就是緣分,放松心態,抬起頭,感受畫在墻上的里昂。
里昂城的墻上壁畫已經被納入建筑的整體設計規劃之中,除了老城的古舊建筑,很多新社區也被藝術家用大型壁畫裝飾,將丑陋的水泥墻變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藝術作品。當然,內容也是以表現社區的日常活動為主,讓壁畫自然而然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中。
這種奪人眼球的墻上壁畫藝術如今已經走出里昂,傳播到法國各地以及世界其他城市,當年的那幾個里昂藝術學院學生,也隨著壁畫而聲名遠播。
藝術改變城市,藝術家們創造性的勞動,讓里昂市民更愜意地生活在這座城市里,也給每個探訪里昂的游人帶來了無比驚喜。古劇場和教堂讓我們重溫羅馬時代,粉紅色的舊城帶我們走入文藝復興,而壁畫則讓我們領略了一個畫在墻上的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