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芳 鄺建

從來到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宣傳部工作,鄺建就有一個夢想——用鏡頭詮釋生態南戴河的大美。
許多人看過鄺建的攝影作品,總會發自內心地贊美:“拍得太好了!”他拍的照片唯美、有鮮明的個人特點。在拍攝南戴河的攝影作品中,他不僅記錄了南戴河的生態景觀,且用鏡頭詮釋出對生態美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對于人們的稱贊,他很感動,他感謝很多人,也感慨很多事,在他看來,作為一名看著南娛景區發展的攝影人,用鏡頭展現和傳播南戴河的生態之美,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行攝——以一種對母親的敬仰和虔誠
鄺建2000年來到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十幾年間,他當過保安,在荷花技術部搞過荷花栽培、管理,偶爾也拿自家照相機拍過花草2005年進入景區宣傳部,從拿起相機開始,他就把景區做為他“心靈的家園”。景區的山、海、湖、林造就了他對大自然的特殊感情,景區員工們純樸的素質和南戴河的神韻,孕育了他對藝術和美的向往。他感受到游人們激情向往的“歡樂大世界”,古鄉古色的“江南水鄉”,美麗的“中華荷園”,都一直在呼喚著他,一種魂牽夢繞的南戴河情感早已融入了他的攝影工作。熱愛景區,用鏡頭去宣傳推介景區,成了他永久的愿望。從此,他全身心致于南戴河的風光、南戴河的發展變化、地質地貌及人文歷史等各項活動的拍攝和探索,以一種孩子對母親的敬仰和虔誠的姿態,行攝于南戴河景區的山水之間。
拍出心中美好,讓南戴河美麗遠播
目前,旅游景區普遍需要新的促銷平臺來激發活力,吸引游客,促進發展,而以直觀形象見長的旅游新聞攝影成為旅游景區宣傳的最佳幫手。
鄺建作為專職攝影工作者,沒有忘記自己工作的重任,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每個景點,每個角落,每次文化旅游活動,都激發他無數創作靈感。
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攝影技術,他努力深造,2007年畢業于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并被評為優秀學員。攝影技術的提高,更加快了他做好拍攝工作的腳步,他對藝術的追求,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為拍攝南戴河生態風光,他進景區,冒雨雪;為了拍攝景區整體鳥瞰圖,他乘坐三角翼,義無反顧地飛上幾百米的高空;暑期旅游高峰期,為了拍攝體現景區客流量的場面,他爬上景區屋頂最高處……鄺建對自然氣象、氣候變化非常敏感,他笑稱,自己每天都在“盼星星、盼月亮、盼日出、盼彩虹、盼秋霜、盼雨露”。同一個風景區,在不同的季節,會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表情。為拍攝出中華荷園一年四季變化的組圖,拍出滿意的圖片,他參考并學習了許多攝影名家作品和拍攝技藝,并潛心研究在不同角度中所展示的不同風韻,然后再進行實地拍攝,他拍攝的中華荷園春、夏、秋、冬等多幅景色作品,均參加過省、市級影展,受到讀者和專業人士的好評。
夏天的天氣往往變幻莫測,一會萬里無云,一會兒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好多次,景區舉辦的各種大型活動偏偏趕上了下雨,鄺建為了拍好活動的盛況,又不讓攝影器材受到雨淋,他將攝影器材緊緊抱在懷里,用身軀抵擋暴雨,保護攝影器材。
十年來,鄺建把南戴河和諧的生態美景,悠久的歷史沉淀,鮮美的文化色彩,用靈放的鏡頭,飄逸的神韻,獨特的眼光和攝影技巧,把南戴河的美定格在一瞬間,拍出了心中的美好,也宣傳了南戴河形象,讓南戴河的美麗遠播。他拍攝數以千計的優秀新聞攝影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等30多份國家、省、市報紙和刊物上,不僅讓讀者得到美的愉悅,同時也提高了景區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我做了我應該做的事”
正是對攝影藝術的不斷追求,使得他在攝影界嶄露頭角。他從一名攝影愛好者到高級攝影師、秦皇島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家協會會員。近年來,他的攝影作品屢屢在省、市、縣的攝影大賽中獲得獎項:2008年“中國北戴河‘鳥的天堂’國際攝影節春季攝影展”中,獲優秀作品獎;2011年“中國秦皇島攝影大賽”中,獲優秀獎;2012年,“河北省企業質量文化建設成果攝影展”中,獲得三等獎;同年,“秦皇島國際風光攝影大賽”中,獲得優秀獎……這些獎項為他的攝影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鄺建說:“宣傳、傳播南戴河的生態美是一群人、幾代人的事業,我做了我應該做的事。南戴河帶給我無限創作欲望,以后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拍攝,用自己的鏡頭視角、情感,記錄南戴河的發展變化,表現南戴河的華美,詮釋南戴河的神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