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秋


“我們是大數據時代的英特爾。”LSI亞太區渠道事業部總經理李東勝在拜訪客戶時,會對客戶的CEO和業務部門這樣介紹自己的企業。在大多數企業CEO眼中,LSI比起那些廣為人知的IT企業來說是相當陌生的。這是一家在1981年就在硅谷成立的老牌半導體企業,成立時間比今天移動互聯時代的芯片巨頭高通還早3年。
“對于每個時代來說,都會有一個代表性的芯片公司。”李東勝說,“像PC時代的英特爾,移動互聯時代的高通。而在大數據時代,從數據傳輸、數據存儲到數據保護和數據加速分析,都有LSI的身影。”因此,當我們在亞馬遜、淘寶上購物、在微信上聊天、在百度上搜索時,我們都在使用LSI的技術。
作為一家老牌芯片企業,LSI曾經經歷過硅谷的輝煌時刻,也曾因為過度擴張等策略失誤而慘淡經營了一段時間。在過去8年中,因為預測到了即將到來的大數據時代,公司管理層把資源賭注在了大數據相關芯片業務上,并在8到10個市場上取得了前兩名的成績。過去3年,LSI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7%,高于業界平均水平。
互聯網企業的速度
LSI公司的高層最近幾年要花很多時間與互聯網公司在一起。“中美兩國互聯網巨頭的最大不同是速度。” LSI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Jeff Richardson邊思考邊說,“中國企業在極短時間內就開發出數據中心領域非常先進的技術,我在IT行業25年了,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快的速度。”
贊嘆之外,作為一家半導體企業,LSI的高層為什么要頻繁拜訪互聯網企業呢?這可能要從IT產業的變局說起。
云計算、移動互聯和大數據正迫使IT生態鏈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LSI所在的數據中心市場,過去每一代產品的更迭需要3到5年,而現在差不多每6個月就要升級一次,這大幅增加了硬件企業的難度。以前,LSI與戴爾、IBM、思科、諾基亞、西門子等OEM企業合作,但現在有時如果等待OEM企業,已經跟不上最終客戶——那些互聯網巨頭的速度了。于是,LSI需要從后臺沖到臺前。
Jeff說:“隨著IT模式的轉型,這些傳統老牌IT設備供應商們必須要做到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在它們傳統本業上持續不斷地進行創新,就是讓它們的傳統買家能夠更容易來購買它們的IT設備。與此同時,它們也必須交付新的服務,來適應擁有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這些公司的需求。當然,它們都在進行這種改變。對于LSI來說,這意味著必須要改變原有的一些運營方式,我們現在必須聚焦于更多的客戶,除了傳統的OEM廠商之外,我們也需要關注大規模數據中心或者基于云的解決方案等等。”
大約在兩年前, LSI公司企業戰略部和CTO辦公室高級專家Robert Ober 通過銷售渠道或者OEM企業,首次拜訪了互聯網企業。“最早與這些企業的架構師面對面地交流,然后逐步地建立起了對話。” Robert 回憶說。
Robert感到這些互聯網巨頭具有超強實力。此前,一些OEM廠商和ISV(獨立軟件開發商)占據著全球大部分數據中心市場,但互聯網巨頭改變了這一格局。為了低成本、高效地滿足自身業務發展速度,這些互聯網巨頭能自行設計架構,制定相關規范甚至還能自己獨立構建,谷歌、Facebook都是這么做的。
Robert他們看到,雖然OEM廠商仍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現在出現了更多的新參與者。“組件”或“子系統廠商” 因為能夠推出一些創新的、獨樹一幟的方案而受到互聯網公司的青睞,從而有更多機會贏得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設計合同”。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提出自己的規范,讓廣達電腦(Quanta)這樣的設計廠商來為它們定制產品。Arista等新型網絡供應商,因為采用了新架構和新理念設計出低延時的網絡,也在與思科的競爭中逐步增加了自己的市場份額。Nebula等一些新型超大規模解決方案廠商不斷涌現,他們轉向采用開源軟件。開源軟件是那些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而且使用、修改和分發不受限制的軟件。這可能會對OEM廠商和獨立軟件開發商的業務模式和市場帶來重大的消極影響,同時也會有更多新的競爭對手加入市場,包括Quanta、Tyan、Foxconn、Wistron等都通過開源計劃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一批新興開源軟件企業也冒了出來,Cloudera、Mirantis、Unitedstack等創業公司效仿老牌開源企業紅帽,通過對開源軟件的支持服務來收費。
英特爾和LSI等芯片提供商也跳到臺前,它們與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架構師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探討新架構和新算法。此前,這些架構和算法主要由OEM廠商提供。2010年,Facebook等互聯網企業正在尋找能夠讓用戶體驗更佳的新架構和新設計。于是,LSI與Facebook等互聯網企業嘗試著創造一種閃存卡和一種新架構——X86服務器+閃存卡。如今,人們習以為常的許多互聯網應用如果離開了這種閃存產品就難以為繼了。
Robert在2013年12月再次來華造訪了騰訊和百度。他此行的目的是與這些互聯網巨頭探討冷存儲的解決方案。互聯網公司大都面臨一個問題:用戶每天要上傳數億張圖片、視頻、資料,但其中很多資料在幾周后幾乎就無人問津了。可根據用戶協議,互聯網公司也不能把它們刪除。于是,它們每年要耗費大量金錢存儲和管理這些資料。像騰訊,一年在這種服務器上的花費就在上億元。由此,互聯網巨頭們正在創建新架構,希望以越來越低的成本來保存這些“冷數據”,同時還能保證這些海量數據的訪問速度。Robert就是來與互聯網巨頭探討一種新架構的。他透露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種分布式DAS技術。現在,中國互聯網巨頭和美國同行一樣,都走在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領域的最前沿。
數據中心的技術漩渦
2009年,Robert接到了公司的一項任務——負責執行LSI首個“大規模數據中心”合作計劃。從那時開始,Robert經歷了互聯網巨頭建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風潮,并進入了這個風潮的中心漩渦。Robert看到,自動化技術、可靠性上的新方法以及大數據將對未來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演進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位微軟的架構師曾對Robert說:“要是我們按正常企業方式聘用數據中心管理員,那可能雇下全球所有IT管理員甚至還不夠。”現在,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動輒數十萬臺服務器,如果不開發自動化、自我管理甚至自我部署的數據中心設施設備,是沒有辦法構建和運維的。“現在,這種認識正在不斷蔓延,滲透到整個IT產業。”Robert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采用開源軟件來開發數據中心的自動化技術。開源軟件OpenStack的躥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OpenStack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Rackspace合作研發的軟件,它能實現大規模數據中心所需的自動化控制、高效和成本結構。
除了自動化技術,Robert還觀察到,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傳統數據中心在可靠性的理解上有根本不同,這甚至改變了IT產業的格局。此前,傳統企業和傳統的數據中心看重每臺硬件設備的可靠性。CIO們在采購設備前,很關注這些硬件設備上有關可靠性的參數,例如單臺服務器要達到99.999%的高可靠性。現在,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里的設備成千上萬,如果還按照原來的觀念,“可靠性”就意味著天文數字的投資。于是,業界產生了更加務實的理念——單個設備的成本和復雜性降低了,可靠性也大幅下降,但要通過解決方案,實現整個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可靠性。曾經有一個數字,也許在兩萬臺X86服務器中,每天大約就有110臺機器會出現宕機這樣的惡劣情況,不過軟件解決方案和容錯機制仍能確保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在這種情況下,過去對硬件設備可靠性的依賴已經轉向軟件技術。“谷歌和Facebook這些互聯網巨頭之所以能夠快速騰飛,很大原因在于它們通過軟件能力來支撐整個業務。”不久前,華為IT云計算產品線總裁任志鵬曾分析說,“谷歌和Facebook把所有能力大都聚焦在軟件平臺上。”這也是華為這家傳統設備企業目前加重軟件研發投入和力量的原因。在這一潮流下,過去可靠性很高但售價昂貴的小型機和存儲設備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弱,相應的,這個市場上的代表廠商受到了沖擊,而低成本的標準架構硬件+開源軟件成為潮流。
不過,這種“允許某個設備和組件出現故障,同時又要確保整體可靠性”的方法也存在效率問題。Robert他們目前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與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OEM廠商一起來研究如何提高這種架構下的效率。
此外,大數據無疑是現在最熱的風潮。“大數據這個詞現在有點被濫用,你很難相信這個詞幾年前幾乎還不存在。”Robert說。不過,Robert看到,大數據分析開源技術Hadoop正推動世界快速變革。Hadoop及其相關衍生產品已經無處不在,在搜索、廣告、油氣、制藥和基因組學研究等領域發揮作用,而且它還讓研究領域發生了突破性變革,它能通過數據分析得出關系和模式,而不是通過理論去推導。“整體說來,我認為Hadoop是最重要的技術。” Robert說,“也由于大數據,使得存儲成為數據中心的最重要力量。我們的存儲技術在這一發展演進過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Robert預測,下一步業界將大范圍推廣圖形分析功能。
“下一代數據中心,無論在軟硬件還是在機械工程設計上,都有著大量的變革,并對業界產生深遠影響。” Robert說。當然,影響現在也開始向傳統產業滲透。
傳統企業與互聯網技術
“我們打動中國企業的辦法就是幫助它們降低成本。”LSI首席執行官Abhi Talwalkar說。
2013年“雙十一”,北京郵政這家傳統企業嘗到了互聯網技術帶來的鋒芒。電商的繁榮讓快遞業爆發增長,北京郵政正在新建一套快遞系統——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數據匯總到總部,放入一個大數據庫中。這套系統要讓各地用戶能實時查詢包裹情況,也能給領導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過去,北京郵政采用的是傳統的小型機架構,但在數據量變得巨大之后,各地數據匯總放入數據庫的過程往往要耗費幾個小時;用戶要想查詢某個包裹的位置,通常要等待將近一分鐘,這是很難想象的。
“要改變這種現狀,要么購買更多的小型機,要么使用新時代的方案。”LSI亞太區渠道事業部總經理李東勝說。要是采用傳統小型機,采購成本至少幾百萬元,折舊周期可能要五六年,用戶在這五六年中基本被這個臃腫的機器拖著走。如果采用Facebook等互聯網企業已經驗證的新架構方案——“X86服務器+閃存卡”模式,折舊周期只需要兩年,系統建設和維護也很簡單。而且,如果北京郵政的業務快速發展,系統還可以快速迭代上去,這種迭代能力遠遠超過傳統架構。
北京郵政最終選擇走互聯網企業實踐過的新路。系統改造后,用戶體驗大大提升。例如,現在用戶查詢包裹的等候時間只有1毫秒,幾乎感覺不到。
李東勝他們也剛剛和一家中國本地的虛擬桌面企業——云巔(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這種新架構集成到云端的虛擬桌面解決方案中,從而參與到中國企業的虛擬化浪潮中。
利用這個來自互聯網企業的新架構,李東勝團隊還幫助一家中國企業實現了Hadoop大數據分析系統。客戶原本需要1000臺服務器,現在只需要640臺。采購、運維、機架空間和功耗,讓這家企業在未來3年中節省了5000萬元。
“中國企業在未來5到7年中在大數據方面將會超越美國,因為中國企業有巨大的規模,像阿里巴巴一年的交易額就有1700多億美元,超越了eBay+亞馬遜的總和。”LSI首席執行官Abhi Talwalkar說,“不過,現在中國很多企業還處于大數據時代的早期,很多企業還不知道怎么收集數據,怎么讓數據產生價值,未來LSI和業界伙伴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2013年12 17日,路透社刊登《亮麗數據及并購帶動美股收高》文章。文章提及就在前一天,美國半導體廠商Avago將以66億美元的現金收購LSI,這成為推動美股上揚的重要事件之一。兩家公司發布的新聞稱,合并后,公司將能進一步促進數據中心創新。Avago是蘋果手機等移動互聯設備的供應商。有分析認為,兩家公司的合并將構筑從數據采集、傳輸、存儲、保護、分析等一整套完整的數據價值鏈;也有分析認為,兩家公司的業務規模相當,如何整合是一道門檻。
“Avago+LSI”能成為大數據新時代的英特爾嗎?這還要請人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