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錫虎,沈軼舒
(浙江省嘉善縣農業經濟局種子管理站,浙江嘉善 314100)
2013年嘉善縣菜用大豆品比試驗
徐錫虎,沈軼舒
(浙江省嘉善縣農業經濟局種子管理站,浙江嘉善 314100)
對8個菜用大豆品種(系)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表明,航豆3?2、奎鮮1號等幾個品種商品性和豐產性較好,增產幅度明顯,可作為本地區春季菜用大豆品種進一步示范應用;杭鮮1號品種的早熟性表現突出,但產量相對較低,可作為本地區促早栽培品種擴大面積試種。
菜用大豆;品種;嘉善
嘉善縣位于浙江省東北部,常年春季菜用大豆面積保持在0.2萬hm2。菜用大豆由于豆莢飽滿、莢色翠綠、營養豐富深受廣大居民的青睞[1]。本地區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引進種植菜用大豆臺灣75以來,面積逐年擴大,并創建了翠豐大豆品牌,多次獲得浙江省級優質品牌稱號,產品主要供應上海市場。同時形成了“大麥/菜用春大豆?晚稻”一旱一水的種植方式。為了進一步引進與篩選適合本地區種植的優質菜用大豆新品種,開展了菜用大豆新品種(系)比較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在嘉善縣西塘鎮的縣農科所內進行,前茬番茄,土壤質地黏土,土種為青紫泥田,肥力中等。有機質36.2 g·kg-1,全氮1.98 g·kg-1,有效磷11.5 mg·kg-1,速效鉀129 mg·kg-1。參試品種(系)共8個:奎鮮1號、奎鮮2號(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引進),浙98015、浙98010、航豆3?2(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應用研究所育成),杭鮮1號(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育成),H19(浙江大學農學院育成),對照(CK)品種為臺灣75。
試驗以品種為處理,小區面積15 m2,10 m× 1.5 m,重復3次,隨機排列。2013年3月20日機械旋耕開溝作畦,在整地前施入基肥,商品有機肥2 250 kg·hm-2,過磷酸鈣750 kg·hm-2。3月24日直播,播種規格為45 cm×25 cm,每穴2~ 3粒。在4月25日和5月13日中耕除草2次,在4月26日串溝灌水1次。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全生育期杭鮮1號最短為76 d,比對照臺灣75提早16 d;其次是浙98015,比對照臺灣75提早1 d;奎鮮2號、航豆3?2與對照相同,均為92 d;再次是浙98010、奎鮮1號、H19分別為93、94和95 d,分別比對照遲1 d、2 d和3 d。
2.2 產量
由表1可知,航豆3?2產量最高,達到16.5 t·hm-2,比對照臺灣75的9.9 t·hm-2增產66.5%,增產幅度極為顯著;其次是奎鮮1號,產量達到13.9 t·hm-2,比對照增產40.6%;杭鮮1號產量最低,為8.0 t·hm-2,比對照減產19.4%。
2.3 經濟性狀
由表2可知,H19植株偏高,比對照臺灣75高50.4 cm;奎鮮2號、浙98015、杭鮮1號分別比對照矮6.3,5.0和4.5 cm;奎鮮1號、浙98010分別比對照高8.4和7.1 cm;航豆3?2株高與對照接近。單株有效莢數和每莢粒數參試7個品種(系)均比對照多,但鮮百莢重和鮮百粒重除航豆3?2相近外,其他品種(系)均低于對照。浙98015、杭鮮1號、H19表現為莢、粒偏小,但有效莢率都能達到90%以上,每莢粒數也在2粒以上;奎鮮1號、奎鮮2號、航豆3?2表現為莢大、粒大,其中奎鮮1號、奎鮮2號有效莢率偏低。

表1 菜用大豆品種(系)生育期和產量表現

表2 菜用大豆品種(系)經濟性狀比較
根據生育期、經濟性狀及產量等菜用大豆性狀綜合分析[2-4],奎鮮1號株高53.1 cm,全生育期94 d,株型較緊湊,單株有效莢較多,產量13.9 t·hm-2,比臺灣75增產40.6%;奎鮮2號植株矮小,全生育期92 d,株型緊湊,單株有效莢一般,產量12.1 t·hm-2,比對照增產22.6%,這2個品種可以在嘉善縣擴大示范。
浙98015植株較矮,全生育期91 d,株型緊湊、單株結莢多,但產量一般;浙98010全生育期93 d,植株較高,分枝數一般、單株結莢數較少,但產量12.8 t·hm-2,比臺灣75增產29.5%,需要繼續試驗。
航豆3?2全生育期92 d,植株中等偏下,株型緊湊,分枝數較多,單株結莢數一般,鮮百莢重和鮮百粒重較高,產量16.5 t·hm-2,比臺灣75增產66.5%,居第1位;H19全生育期95 d,植株高達95.1 cm,分枝數少,但單株結莢數多,產量12.9 t·hm-2,比對照增產30%,居第3位,適宜在嘉善縣推廣種植。
杭鮮1號全生育期76 d,植株中等偏矮,分枝數多,但結莢數較少,鮮百莢重和鮮百粒重較低,產量8.0 t·hm-2,比對照減產19.4%,不宜在嘉善種植。
[1] 朱徐燕,龐英華,鄒宜靜,等.鮮食大豆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1(4):769-770.
[2] 許亞俊,丁峰,徐一平,等.秋季菜用大豆新品種引進試驗初報[J].長江蔬菜,2009(20):28-30.
[3] 袁鳳杰,俞琦英,朱申龍.菜用大豆品質和產量性狀的評述[J].浙江農業科學,2001(1):1-3.
[4] 陳學珍,謝皓,張碩,等.高產優質菜用大豆品種的篩選[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5(4):20-24.
(責任編輯:張才德)
S 51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志碼:B
B
0528?9017(2014)01?0047?02
文獻著錄格式:徐錫虎,沈軼舒.2013年嘉善縣菜用大豆品比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4(1):47-48.
2013?11?05
徐錫虎(1974-),男,浙江金華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作物新品種引進與試驗示范推廣工作。E?mail:xuxihu123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