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仲華
營造鼓勵大學生創業的良好發展環境,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與協作??傮w而言,大學生創業環境依賴于我國的創業環境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環境。但是大學生創業環境也可以有一些自身的特色、特殊政策或改進策略,這里從四個方面作簡要闡述。
(一)社會層面的改進策略
從社會層面上來說,大學生創業只是社會創業的一個子群體、子系統,因此從社會層面上營造適于創業的文化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社會發展軟實力的綜合體現和創業發展的基礎文化。一是要塑造認同創業、認可創業的社會發展文化;二是要形成鼓勵創業的一種社會氛圍和價值取向;三是要營造誠信經商和誠信創業的社會文化;四是要逐步改變傳統文化中重視官業、輕視工商業的文化傾向。
在社會層面上,除了要努力營造適于創業的大文化外,還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是智力服務業。這樣,才能為創業者提供一些必要的智力型服務和咨詢性工作,從整體上降低企業創辦初期的市場拓展與經營管理成本,提升創業初期的經營管理質量,從初始源頭上夯實企業管理的基礎。
(二)政府層面的改進策略
大學生創業和所有創業者一樣,都有一個艱難的初創時期。在這個初創時期里,政府應給予必要的扶持。當然,政府不是萬能的,也就不能是無限包攬的,只能是有限的政府,承擔必要的和有限的扶持責任。政府能夠做的工作:一是政府要明確自身有限責任政府的合理定位,并在這種定位內積極給予創業者以必要的政策支持;二是政府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積極營造開放、寬松、平等的創業環境;三是政府要積極、主動、有效地宣傳既有的大學生創業鼓勵和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創業政策的導向和扶持作用,提升既有政策的行政績效和服務實效;四是政府要落實既有大學生創業政策,不使政策落空或虛置,如各種補貼或貼息、創業基金以及各種資助等政策要實實在在地落地;五是要協調好各級政府、政府部門之間的政策,使政策能夠有效銜接,盡可能無縫對接,這涉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稅務部門以及金融部門等;六是各地方政府擁有不同的政策,有的部門之間也會有不同的政策,因此政府要在確?;驹瓌t與扶持資格的前提下,有效簡化辦事程序,實行公開的扶持,如公示等;七是對創業的大學生扶持政策有戶籍要求等方面的問題,各地方政府有不同的態度和做法,有的要求本地戶籍,有的不要求本地戶籍,建議統一放開戶籍限制,給予大學生平等的待遇;八是建議政府減免或降低創業者的規費,即有效降低企業稅收和各種收費;九是對那些企業孵化器、創業園區或創業苗圃,不僅要整體上給予合理的政策扶持,而且要建立低成本的、簡約的、優質的服務機制,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與合理的創業引導機制。
(三)學校層面的改進策略
在大學生創業問題上,高等院校的相應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基礎性作用。一是高等院校要比較系統地開展創業教育,指導學生創業,不僅要告訴大學生怎么創業,而且要告訴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應當怎么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二是高等院校要努力降低大學生創業學習與培訓的成本;三是高等院校要形成規范的創業教學體系與培訓模式,使得創業教育與創業指導工作本身趨于成熟與可操作;四是高等院校要引導大學生學習創造學與創造技法,知曉創業、創新、創造的內在規律;五是高等院校要引導準備創業的大學生學習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知曉企業經營管理的內在規律與常用方法;六是高等院校要引導大學生學習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知識,使其在創業中既不違背知識產權的規定,又能保護好自身企業的知識產權;七是高等院校的大學生教育要更多地側重于技術與操作,側重于知識或技術創新與創造及其科學應用;八是高等院校自身要注意培養創業教育的師資,注意發現和培養創業導師,并鼓勵教師和大學生合作創業;九是高等院校要定期舉辦不同屆創業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創業聯誼會,使其在交流之中分享創業經驗,提升創業能力與拓展創業機會。
(四)大學生層面的改進策略
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一要正確樹立積極創業的良好理念,重視創業的工作,抓住創業的契機;二要有效提高自身創業能力,應變市場與技術變化的能力;三要學習創業知識,知曉創業的發展歷程與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如何想辦法解決問題;四要有責任意識,并學會克服困難,紓解壓力,學會解決創業中各種問題的技能、技巧;五要熟悉大學生創業政策,各地政策可能會有差異,需要事先了解清楚,并在此基礎上學會怎么應用政府政策;六要學習企業經營管理知識與應用技巧,如聽管理學講座,做到科學管理企業;七要學習與創業有關的法律知識,如聽法律講座,做到依法創業和依法管理企業;八要學會與人交往,通過正常、合規的交往,如社會團體、創業者沙龍等,有效獲取業內經驗與同行的理解、支持甚至是幫助;九要根據企業成長與發展需要持續進行各個方面的學習,多聽取業內人士或專家的意見與建議,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激發開放的思維模式。
(作者系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