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靜
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大潮正在涌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如何實現物理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以信息帶動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在信息技術前提下如何構建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每一個中學物理教師極為關注的問題。眾所周知,在中學物理課堂上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將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變化的形成過程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更加有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習方法的改進,從而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理念,使中學物理課堂成為真正的探究課堂。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多年的中學物理教學經驗,談一下對于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學科整合的幾點認識。
一、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學科的整合,不能忽視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激發人的創造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由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有更強大的威力。”眾多心理學研究結果也表明:只有人對所認識的事物產生了興趣,才能夠努力去追求和探索,興趣是進行一切活動主觀能動性因素。由此可見,任何學習,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誘發其產生了好奇心,才是良好的開端。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師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不僅可以使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規律變得易于理解,更可以使一些復雜的物理反應變得直觀、具體,同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帶著飽滿的情緒進入課堂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果。例如,我在講《機械運動》時,首先讓學生在網上查找“機械運動”與“勻速直線運動”的實例,然后讓他們在課堂上交流自己的所得,學生互相補充、完善、爭論,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本節內容。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活躍的課堂氛圍就這樣形成了,學生嘗到了主動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對于板書、課件背景的設計以及圖片的采用都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一節課堂的教學信息量,這不但帶給學生美的享受,而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學科的整合,教師必須重視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運用
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學科的整合與以前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大區別,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活動的空間,使學生的自由探索、創新和嘗試成為可能,并為此提供了更加理想的有利條件。而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可以為學生提供越來越豐富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去探索、發現、創新。例如,我在講授“力”時,讓學生通過因特網了解有關力學的相關知識、定律,搜集有關牛頓的資料等等,并適時通過我們學科論壇進行討論交流,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使課堂教學效果提升了很多。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學生學習動力十足,積極性非常高,并且真正實現了學習的及時反饋、自我反饋,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既增進了學生間的團結友愛,又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了良好的德育。
三、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學科的整合,必須實現信息技術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促進作用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可見,新的課程標準高度重視學生的創新精神、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中學物理教師要正確處理好物理知識、技能與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的關系。要求教師敢于突破傳統的、約定俗成的教育教學模式,依托信息技術的強大優勢,實現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學科的完美整合,實現啟迪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使一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以及復雜的物理變化過程,生動直觀地展現出來,為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提供最大的方便,同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例如,我在講授“做功和內能的改變”一節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會增大”,我運用演示實驗:壓縮空氣引火實驗。先出示壓縮空氣引火器,簡單介紹它的構造,然后取綠豆粒大小的一塊干燥硝化棉,用鑷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將活塞涂上少許蓖麻油(起潤滑和密封作用),放入玻璃筒的上口。此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筒內的棉花,迅速地壓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燒發出的火光。同時使用課件展示這個實驗過程中的各種數據變化,并通過課件反復展示模擬此實驗,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理解了物理變化原理,從而激發了學生進行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四、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學科的整合,可以促進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滲透
任何學科的知識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初中物理學科更是與其他學科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數學在物理學科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一些定律、公式都依托于數學表達式來說明等等。而一些物理知識則更是被應用于體育項目之中,例子更是不勝枚舉。物理與地理學科的聯系更是千絲萬縷,一些地質變化、地理現象往往都需要用物理學科知識來解釋。現階段的物理學科考試在強調考查學生學科能力的同時,更注重了學生學科間的綜合能力。因此,中學物理教師在教學之中,應該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交叉、綜合,引導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與融合。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單一的學科知識結構,不斷促進著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與滲透,這就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總之,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學科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更多一線教師去探索和實踐,任重而道遠。因此,中學物理教師要積極推動中學物理課程改革,促進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整合研究向縱深發展,爭取更大的收獲。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