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校農民工的艱難維權路》(《民生周刊》2013年第31期)是農民工維權的一個縮影。
農民工維權,常常會走上非法治的道路,各種“雷人”的討薪法不斷見諸媒體,其中反映的是農民工維權的種種無奈,能找到法律援助中心,請律師出面幫助,已經是農民工維權的一大進步,但即使如此,農民工往往寧愿少拿20%甚至更多的賠償,走協商調解之路,而不愿走訴訟程序,拿到自己應得的全部法定權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法律對農民工的維權,還缺乏農民工所需要的“實在的”幫助。
農民工需要什么樣“實在的”幫助呢?首先訴訟程序要簡易。一個很容易判別的欠薪案或工傷賠償案,完全可以通過簡易程序做出快速判決,并且直接進入強制執行。農民工維權案件的訴訟,通常都在侵權一方所在地進行,而農民工卻往往不能為了打官司而在那里長期停留。
第二是在證據的提供上。在現實中,農民工總是拿不到相應的證據。如農民工要求加班費,就要有證據證明加了班,但即使小組的考勤記錄,個人并沒有保存的權力。因此,應當實行舉證倒置,由用人單位提供維權者沒有加班的證據,才能否定農民工要求加班費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