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2013年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的分化之大讓很多參與市場十幾年的老投資者都感到驚訝,然而進入2014年的頭幾個交易日,這種分化有愈演愈烈的態勢,上證指數連續幾個交易日下跌,指數已經跌破2100點,直接往2000點跑了;創業板指數卻高歌猛進,1300點轉眼踩在腳下,1400點甚至新高已經是多頭心中的目標了。這種瘋狂的態勢我們什么時候見過,我想投資者們容易聯想到的應該是99年那輪網絡股行情,如今的這輪移動互聯網行情有過之而無不及,看看美股那些互聯網公司股票的股價,很多還沒業績的,估值已經到了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不可謂不瘋狂。在這樣的悲劇下,我們二級市場投資者,不能過的太清醒,因為這樣往往會賺不到什么利潤,在適當的時候,還是要和市場同一個節奏會比較好。
說到科技股,很多朋友是比較陌生的,說實話,在2013年之前,筆者對高科技的東西,也是不感冒的,只是經過了這一年的強化學習,才慢慢有點入門了。做投資的最大好處,就是你一直處于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跟上時代進步的潮流,掌握最前沿的信息。我們來看看2014年科技界關注的點:首先是云服務,這個會改變現在電腦主機未來的生存空間,云服務提供商將日益成為IT市場的推動力,在2014 年中,25%到30%的服務器出貨量將指向云服務提供商管理下的數據中心。有了云服務,大數據分析服務將出現爆炸式增長,服務提供商的數量將在三年時間里增長兩倍。
物聯網的到來,2014年IT 廠商、服務提供商和半導體提供商之間將達成新的合作關系,致力于開發這個市場。中國將在這一市場上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到2030年,中國普通家庭將擁有40 到50 個智能設備/傳感器,每年創造出20TB 的數據。科技改變生活,我們必須加大對科技股的關注度,尋找好的投資標的。
近期A股市場除了年報高送轉以外,最關心的就是新股了。這次新股發行的密度,可以說是A股開埠以來最大的一次,從8日開始的8個交易日內,安排了30多家公司申購,這樣的發行密度對二級市場肯定會帶來不少的沖擊。周中我們看到保險資金可以投資創業板的消息,我們更多的理解為保險資金可以參與創業板新股一二級市場的套利,對創業板指數并沒有多大的幫助,指數在周三大漲后,已經進一步透支了預期,投資者對創業板指數一定不能盲目樂觀。除了打新,我們認為,在新規下,新股的二級市場機會也不會少。從目前的新股定價來看,都不便宜,有些甚至比二級市場已經交易的同類個股還貴,這樣的情況,將導致部分新股上市后會出現破發的可能性。一旦破發,就是機會,具體的操作方法,我們下回分解,讓你在炒新的路上再多一把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