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委聯合發文整治稀土行業,打擊“黑稀土”的風暴下,業內企業也正合縱連橫搶占資源。
有助扭轉產業頹勢
近日,工信部、公安部、國土部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決定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31日開展打擊非法稀土開采、生產、流通、出口等四個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的專項行動。有關重點稀土產區還要根據專用發票及舉報等線索重點查辦2~3起典型案件。中國稀土協會人士表示,中國稀土出口政策正面臨變更,此時八部委再度聯手整頓稀土行業,且持續時間達半年之久有助于扭轉目前稀土價格頹勢。
多管齊下“搶灘”
除了行業專項整頓,稀土兼并重組及大集團戰略也在加速推進。鴻達興業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擬在包頭市投資建設“稀土深加工及應用產業鏈”項目。而為獲得稀土原料供應,鴻達興業分別與包頭市達茂稀土有限責任公司及其全體股東簽署了《合作意向書》,與包鋼股份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包鋼稀土簽署了《稀土產業戰略合作協議》。
事實上,鴻達興業及包鋼稀土還僅僅是目前稀土業內公司左沖右突的代表之一。“按照工信部的要求,今年年底之前要完成大稀土集團的全部整合工作,所以在最后階段,大家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搶奪話語權。”某包頭稀土企業人士說。
(節選自2014年10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尹一杰)
自2003年以來,宏觀調控層層加碼,但電解鋁產能依然維持增長態勢,面對產業現狀,究竟該政府調控還是該市場化解決?
市場問題本應交由市場解決,但前提要看產生電解鋁過剩的原因在哪里。生產電解鋁的主要原料是電,而電價是由國家電網及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它并不是一種完全市場化的原料。上游近50%原材料的價格不是市場化,讓下游的產品完全市場化,這在當下并不是合理的做法。
現在電解鋁企業經營困難,原因主要在上游電價,此外還有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經濟增速下滑及消費需求增速下降等因素。從企業之間的對比來看,最主要的因素是電價和供電方式問題。而供電方式不是企業或是市場能夠決定的,必須由政府決定。
電解鋁企業的競爭力,普遍反映在電價上。不過,行業終歸會向合理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結果是全國所有的電解鋁企業使用電價基本趨同,供電方式基本趨同,那時候的競爭優勢是煤炭價格,而不是現在這種由于供電方式所導致的差距。
因此,在沒有解決電解鋁上游電價問題的基礎上,尚無法完全依靠市場化手段來改變行業問題,而眼下最需要做的是嚴格管控新增產能。
(節選自2014年10月16日《中國環境報》,作者:劉立斌)
10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光伏電站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內容涉及統籌推進大型光伏電站基地建設、創新光伏電站金融產品和服務等。對此,有業內人士作出了利好解讀。
資本持續進入促行業升溫
據業內專業人士認為,《通知》的出臺說明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扶持會進一步加強,同時也說明能源局對今年的裝機量目標能否完成有一定擔憂,出臺文件有一定促進作用。
此外,能源局還在官網上掛出了9月制發的文件《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
在此之前,嗅覺敏銳的資本便已開始布局。恒大在9月末宣布900億元進軍光伏產業。10月11日,中環股份公告稱,擬向中環光伏增資募資13億元用于光伏產品項目的建設。另外,一些行業外公司也轉型進入光伏。同時,部分銀行對光伏行業的限貸政策已開始放松。
產業下游利潤目前相對穩定
據悉,資金流入光伏產業的原因除去政策利好刺激與投資環境好轉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看好光伏產業下游的發展前景。
某資訊公司分析師認為,光伏產業下游電站方面的優勢使得資金更加偏好,一是下游的需求逐漸增多;二是在目前的政策下,下游的利潤比較穩定。但該人士還認為,“光伏產業下游電站最大的隱患是過于依靠補貼,現在雖然被熱捧,但是如果以后補貼被取消,可能會引起行業的新一輪洗牌。”
(節選自2014年10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作者:師燁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