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棠,卜延寧,吳海峰,張海云
(青海省機械科學研究所,青海 西寧 810021)
隨著我國生活質量的提高,冬季取暖已不再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生活需要,也逐漸向我國的中部地區發展,所以散熱器的研制對我們冬季生活是很重要的。而多年來,我們使用的散熱器主要以鑄鐵、鑄鋼、鋁合金、銅或銅合金等金屬為主要材質,其缺點是價格高、制造工藝復雜、有暖衰和易腐蝕,同時也要耗費掉大量的金屬資源,對社會環境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GSHC 稀土合成材料散熱器,具有價格低、耐腐蝕、使用壽命長、安裝方便的特點,該產品的研制為我們散熱器的制作積累了技術經驗。
傳統的冬季金屬取暖散熱器存在著易腐蝕和暖衰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我們取暖器的使用。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對取暖材質及熱效率的更高要求。經過長時間調查、摸索和研究,我們研制出了GS(GS25)、HC (HC2)、稀土合成材料散熱器,有效地解決了傳統散熱器的易腐蝕和暖衰問題。
(1)結構。通過材料配比、結構選型,我們研制了一種扁平的雙面各具有3 個T 型散熱結構的散熱器。在扁平型的管子的外壁上設置3 個截面為梯形的肋片,管子的外圍尺寸為(28×100)mm、內圍尺寸為(12×84)mm、肋片的高度為15mm,上梯尺寸為10 mm,下梯尺寸為20mm。通過對該散熱器在不同環境中比對試驗,取得了滿意的熱交換效果。目前處于中試階段 (以上所列參數以600 規格為主)。
(2)散熱特點。由于研制的合成材料由穩定劑、增強導熱劑和抗氧劑等復合而成,有效地防止了腐蝕和暖衰,延長了使用壽命,在扁平管的雙面上構造了T 型結構,大大增加了散熱面積,提升了散熱器的熱交換效率。
(1)制作工藝配比。在研制過程中,經過反復實驗,達到物理傳熱最佳狀態下確定以下工藝配比 (以重量比例計):

圖1 散熱器結構圖Fig.1 The radiator structure

圖2 散熱器正面圖Fig.2 The radiator positive figure
聚丙烯1000 克、600-1200 目石墨粉350~600 克、硬脂酸鈰鹽5~10 克、600~1200 目云母粉120~300 克、PKY-225 2~4 克、硬脂酸1.2~3 克。
所述的石墨粉為再結晶石墨,是導熱改性劑,硬脂酸鈰鹽為穩定劑,云母粉為增強導熱劑,PKY-225 為復合抗氧劑,硬脂酸為加工潤滑助劑。上述原料均可在國內購得。
(2)制作方法。根據需要的成型規格尺寸、設計注塑成型模具,按上述工藝方法得到的配比,經配料、混合、造粒、塑化、定型、冷卻、切割、去毛刺、封頭、熱熔聯接、噴涂做成我們所需要的散熱器。可根據實際需要組裝成不同片數的成品散熱器組。制作所需的混合機、造粒機、注塑機、熱熔機均可以從市場上購得。
(1)應用該技術研制的稀土合成材料散熱器具有材質很輕、價格低廉、耐腐蝕、抗暖衰的特點,估計使用壽命是傳統散熱器的3~5 倍。
(2)安裝很方便,可成一體,也可根據用戶需要自由組合,以滿足各種不同采暖負荷的需求。
(3)由于加入了石墨和云母,使其導熱系數達到0.23W/m·℃的PP 材料提高到0.4~2.0W/m·℃,達到軟銅的導熱系數。
(4)由于散熱器的外壁設置了肋片,從而增大了散熱表面積,提高了散熱效率,比同等重量鋼鐵材質散熱器散熱量提高10 倍以上。
[1] 龔瀏澄.塑料成型加工使用手冊[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