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李春來

緊緊圍繞“黨員干部受教育、居民群眾得實惠、社區工作上水平”目標,錦州市下發了《關于在全市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的實施意見》,統一制定了錦州市“在職黨員進社區”工作規范。各單位各部門根據工作實際,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開展思想動員工作,有序地動員和引導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松山新區組織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開展“為什么進社區,進社區做什么,為社區怎么做”的學習討論,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古塔區石油街道幸福家園社區黨支部通過上門走訪、印發公開信、召開座談會、開辟宣傳欄等形式,不斷加大對“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歡迎黨員進社區,齊心攜手建家園”的濃厚氛圍。
黨員進入社區后要開展哪些活動?怎樣才能把活動搞出“亮點”?錦州市精心設計了扶貧幫困、便民利民等6大類28項活動內容,注重貼近在職黨員的工作特點,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融入社區同干共建。積極參與社區建設,主動為創建平安、文明、和諧社區獻計出力,幫助社區謀劃轉型發展。奉獻愛心幫扶助困。多做最能溫暖百姓心窩的好事、實事,幫助解決群眾遇到的難事、急事。展示才能拓展服務。立足崗位優勢,發揮特殊才能,用真誠和行動感動社區居民群眾。
為了使“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規范化、長效化、制度化,錦州市在“硬性約束”方面做了如下探索。建立雙重管理制度。在職黨員除了受本單位的管理,進入社區報到后還要接受社區的管理。雙重管理制度,使在職黨員在8小時工作外也能受到監督,開辟了黨員監督的新渠道。建立雙向服務制度。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是為了服務社區,社區也須找準位置主動服務黨員,形成互動服務、共同提升的好局面。建立定期反饋制度。社區黨組織每年年底把填寫好的《“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記錄簿》反饋給在職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如遇重要情況還可隨時反饋。建立年度考評制度。每年年底,組織在職黨員將本人在社區參加志愿服務和參與社區建設情況向單位黨組織述職。領導干部在每年的班子民主生活會上和述職總結中匯報其參與社區建設與服務的情況,接受本單位干部職工和上級部門的評議和監督。同時,將社區黨組織的反饋意見作為民主評議、年度考核、評先選優、晉級晉職的重要參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