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殿臣

瓦房店市委堅持把服務中心、服務基層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頭戲”,在農村全力實施“五項工程”,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實施體制機制創新工程。完善村級“1+4”黨組織設置,“1”是村全部建立黨總支(黨委),“4”是根據農村黨員的不同類型,組建種植業黨支部、新興產業經濟黨支部、外出農民工黨支部、老年黨員黨支部,全市共組建村黨總支(黨委)244個、專業黨支部950個。把黨組織向產業鏈條延伸,向黨員集聚地延伸,組建農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30個,專業協會黨支部24個,形成了完備的農村基層組織覆蓋網絡。大力推進村級黨組織活動陣地建設,244個村黨組織陣地普遍達到了“一室八有”的標準:有標準化的黨員活動室,黨員活動室有黨旗、桌椅、電教設備、電腦、圖書資料、規章制度、檔案柜、簿冊。推進村級黨代會代表工作室建設,在各村選擇2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作為黨代表工作室,統一制作標牌,明確黨代表權利與職責和接待群眾的工作流程。
實施載體引領工程。深入開展“黨員聯戶行動”,要求有服務能力的黨員做到“十到戶”:方針政策宣講到戶、道德規范普及到戶、低碳生活倡導到戶、聽取呼聲走訪到戶、群眾困難幫助到戶、天災病禍慰問到戶、致富經驗傳授到戶、生產技術示范到戶、鄰里糾紛調解到戶、迷信賭博制止到戶。全市1.1萬多名農村黨員參加行動,共聯戶7萬多戶,為群眾做好事10萬多件。開展“設崗定責,依崗承諾”活動,針對不同領域黨員設置不同崗位,統一制作黨員“設崗定責、依崗承諾”展示板,按照提出承諾、確定承諾、公示承諾、履行承諾、評議承諾的程序,組織黨員上崗履責。實施“百村直通聯誼”,選擇50個集體經濟相對富裕、農民收入相對較高的村和50個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共幫助貧困村解決資金240多萬元,上生產項目97個。
實施素質提升工程。采取“兩推一選”、“公推直選”方式產生村黨組織成員,選好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嚴格程序步驟,依法依規直接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選好村委會主任。2013年,全市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滿意率在97%以上。利用市、鄉黨校開展系統培訓,利用農村示范服務基地進行實踐培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進行開放培訓,以高等院校為依托進行提高培訓,以遠程教育為手段進行普及培訓,共培訓村干部4500余人次。加強農村黨員發展工作,建立推薦制、公示制、票決制、報告制、責任追究制等“五項制度”,注重在非黨村干部、致富能手、返鄉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發展黨員,扭轉黨員隊伍年齡老化、素質偏低現象。實施“四個培養”工程,把2890名有勞動能力的黨員培養成為致富能手,把1206名致富能手培養成入黨積極分子,把485名致富優秀黨員培養成村干部,把656名村干部培養成帶領農民增收的模范。
實施經費投入工程。投資近5000萬元,新建村級辦公活動綜合樓121個,對其余基礎比較好的123個村級黨員活動室進行了全面升級。投資1000多萬元,為全市244個村黨組織全部建立了黨代表工作室。加大激勵性投入力度,市財政撥付資金790多萬元,對村班子考核結果排名前60%的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進行獎勵。市財政投入640多萬元專項資金,對全市村干部進行集中培訓。按照大連市農村黨員每人每年100元的補助標準,配套下撥村級黨組織活動經費600多萬元。
實施黨建責任工程。實施村級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圍繞經濟工作、黨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等四個方面內容進行計分考核,對村班子成員評定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四個檔次,850多人次獲得獎勵,72人辦理了一次性社會養老保險,13人被提拔為副鄉級領導干部。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履行基層黨建工作職責“雙向述職評議”,村黨組織書記分別向村“兩委”干部、村全體黨員、村民代表以及鄉鎮(街道)黨(工)委述職,接受評議。這些舉措激發了村黨組織和村干部服務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目前,全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4%,農村中小學“雙高普九”達標率100%。(作者單位:瓦房店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