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萍,湯 良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山東 濟寧272111)
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標準治療模式為聯合放化療,同步放化療優于序貫放化療,同步低劑量化療較高劑量化療毒副反應更低、生存優勢更好[1]。而對于老年NSCLC 患者,同步放化療的療效及耐受性尚無定論。為尋求高效低毒的綜合治療方案,2010年12 至2012年5月我科開展了對63 例老年NSCLC 患者行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周劑量奈達鉑或單純三維適形放療,并進行療效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入組標準 根據2002年肺癌AJCC 分期標準,選擇不可手術的老年晚期NSCLC 患者,所有患者均的病理確診,ECOG 評分≤2 分,無遠處轉移,無惡性胸腔積液。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隨機分為2 組。觀察組31 例:男19 例,女12 例;年齡60 ~75 歲,中位年齡69歲;肺腺癌9 例,鱗癌20 例,腺鱗癌2 例;首治26 例(未接受過化療者),復治5 例(為術后接受過其他藥物化療,但未用過奈達鉑者)。對照組32 例:男18 例,女14 例;年齡61 ~75 歲,中位年齡67 歲;肺腺癌14例,鱗癌18 例。首治者24 例,復治者8 例。所有患者治療前血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均正常。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共63 例患者均給予三維適形放療,照射總劑量60 ~70 Gy,共分30 ~35 次,每天1 次,每周5 次。另對鎖骨上區有淋巴結轉移者,加照鎖骨上區。觀察組放療同時化療,奈達鉑25 mg·m-2,每周放療前30 min 靜脈給藥;對照組僅給予放療。
1.3 療效及毒副反應評價標準 近期療效按實體瘤近期療效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無變化(NC)、病變進展(PD),并以CR +PR +NC 計算疾病控制率。放療毒副反應分級采用RTOG 放射損傷分級標準,化療毒副反應根據WHO 標準評價[2]。所有患者隨訪統計1 a 生存率,生存率統計采用直接法,其中死亡、短于隨訪時間失訪等病例按刪失處理。
63 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觀察組、對照組疾病控制率分別為80. 6%和68. 6%;1 a 生存率分別為77.4%和68.8%。2 組主要毒副反應為急性放射性肺炎、支氣管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I、Ⅱ度急性放射性肺炎、支氣管炎:觀察組24 例,對照組28 例;Ⅲ度急性放射性肺炎、支氣管炎:觀察組7 例,對照組4 例。I、Ⅱ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觀察組27例,對照組25 例;Ⅲ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觀察組1例,對照組0 例。I、Ⅱ度骨髓抑制:觀察組25 例,對照組26 例;Ⅲ度骨髓抑制:觀察組5 例,對照組3 例。
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增長較快,NSCLC發病率較高,約占肺癌總數的75% ~80%[3],中晚期NSCLC 治療的療效欠佳,放射治療在晚期NSCLC 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各種單純放療效果并不理想,同步放化療雖然提高了一定的療效,但毒副反應較重。老年患者機體老化,多個器官功能進行性減退,因此對外來打擊的耐受性下降[4-5]。肺癌三維適形放療技術可提高對腫瘤的照射劑量,提高腫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6]。肺癌放療最常見的急性毒副反應是輕中度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7]。三維適形放療高劑量分布區與靶區的三維形狀適合度好,最大程度減少了心、肺損傷,更適合于老年肺癌患者[8-9]。含鉑的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治療相比,提高了一定的近期療效和生存率。鉑類藥物對放療增敏的可能機制包括以下幾點:直接破壞DNA 復制,殺滅腫瘤細胞,提高局部控制率,并減少遠處轉移;鉑類化療藥物可以影響放射劑量-反應曲線,抑制亞致死性損傷修復,具有明顯的放療增敏作用;鉑類能抑制腫瘤細胞在放療后的加速再增殖,使一些腫瘤細胞從放療耐受周期進入放療敏感周期[10-11]。本資料顯示,觀察組、對照組疾病控制率分別為80.6%和68.6%;1 a 生存率分別為77.4%和68.8%。2 組主要毒副反應為急性放射性肺炎、支氣管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綜上所述,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周劑量奈達鉑治療老年NSCLC 療效較好,毒副反應可耐受。
[1]吳德林,趙作銀,陳猛,等. 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比較[J]. 現代腫瘤醫學,2009,17(2):277 -279.
[2]殷蔚伯,李曄雄,王綠化,等.腫瘤放射治療手冊[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324 -327.
[3]向作林,吳錚,李文如,等. 紫杉醇化療聯合同步三維適形放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J]. 中國臨床醫學,2005,12(2):318 -320.
[4]劉曉芬.高齡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策略[J]. 罕少疾病雜志,2007,14(3):51 -53.
[5]侯友賢,石衛民,李工,等. 老年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維立體適形放射治療[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7,32,(6):623.
[6]周桂霞,陳國雄,趙衛東,等.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肺癌的臨床探討[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1,26(3):225.
[7]聶青,方靜波,李方明,等. 肺癌放療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臨床分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5,30(1):36.
[8]侯友賢,李工,陳海,等. 體部惡性腫瘤三維立體適形放射治療118 例[J].實用醫學雜志,2001,17(6):488.
[9]陳明.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放療進展[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6,15(2):147.
[10]管忠震,徐瑞華. 奈達鉑臨床研究進展[J]. 中國腫瘤臨床,2004,31(13):774 -779.
[11]Yamada H,Uchida N,Maekawa R,et al.Sequence-dependent antitumor efficacy of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with nedaplatin,a newly developed platinum,and paclitaxel[J]. Cancer Lett,2001,172(1):17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