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日里,老趙在自家是三天兩頭見不著人,為了工作走東家串西家,老趙媳婦不樂意了。“家里啥也指望不上他,那點兒工資還不夠他幫困難戶的呢!”而老趙卻有自己的想法:“誰家有個大事小情,我都得去;貧殘孤寡,我不管誰管?去也不能空著手啊!”
在記者和自己媳婦面前,老趙一邊尷尬地搓著手,一邊紅著臉辯解道。還是老趙媳婦給了他一個臺階下,找回了面子:“老趙當這個村干部,就得為老百姓服務,要不然就別干這苦差事,咱家人還是支持的!”
“做村民的貼心人,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老趙一直以為村民多辦實事、多辦好事為最大快樂。
多年來,老趙以身作則,名副其實地成為全村黨員和村民的表率。每天早來晚走,沒有節假日,周六周日保證在村委會上班,老百姓來辦事沒一個撲空的。不僅如此,關鍵時刻、危險關頭,老趙沖鋒陷陣的勁頭兒讓大家伙兒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一年臨近春節,村里的秸稈氣化站設備出現了故障,需要先抽出水,清除焦油,把儲存池里的一氧化碳排出,才能維修設備。這個活兒,必須有人下去清理。老趙用毛巾罩住嘴,把繩子拴到腰上,大家還沒緩過神來,他已經跳了下去,冒著生命危險進行作業。經過幾個小時的清理,終于完成了維修任務。在上面的幾個年輕點的黨員干部臉上火辣辣的,要知道,老趙已是50多歲的人了。
2003年冬天,村里時常有柴堆失火現象發生。于是,老趙就帶領民兵夜間巡邏、蹲守。夜間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也沒能把老趙逼回家里。一天晚上,老趙剛上崗就發現一戶村民的柴草垛著火了,很快連續著了17堆柴草垛,半個村子全是火光。老趙當時急瘋了,不抓住罪犯,決不罷休。大家窮追不舍,終于發現了縱火犯。老趙立刻沖了上去,將其按倒在地。這時,其他民兵也相繼趕了上來,大家一同將其制伏。從此以后,姑嫂城村再也沒有發生縱火案件。
村民的疾苦,“老爺們兒”趙洪波都一一掛在心上,心細如發。哪戶村民的房子漏雨了,他就趕緊多方籌集資金,幫助建房;哪個五保戶缺糧、少衣,他會及時送去;哪個村民有病沒錢治,他就積極捐款幫扶。
“人心都是肉長的。我把村民當成自己的親人,村民也把我當親人。”老趙自信地說道:“在村里待久了,誰家沒有糧吃,誰家有困難,我都知道。”
村里五保戶王大爺一個人過,70多歲了,還有眼疾,生活十分困難。只要一有空,老趙就拎著米、面、油和日用品去看望他。路上碰到熟識的一個村民,那個村民明知故問,調侃老趙:“趙書記,你和老王頭啥關系呀?”老趙笑了笑,回答道:“老王頭也沒啥親人,我就算是一個吧!”
2008年,低保戶王洪成經醫生檢查,被確診患有淋巴癌。王家早就一貧如洗,生活非常困難。老趙得知消息后,多方籌款,幫他醫病。可籌來的錢對于癌癥患者而言就是杯水車薪,緊要關頭,老趙和妻子商量后,又把家里僅有的3000元錢拿出來,捐給王洪成買藥。王家人不知道該怎么感謝老趙的救命之恩,只好一筆一畫地寫了一封感謝信送到村委會。
五保戶王廷伯的家住得很偏僻。有一天,外面正下大雪,老趙頂著狂風大雪,艱難地走到王廷伯家。透過窗玻璃看到王廷伯蜷縮在炕上,瑟瑟發抖。狂風夾帶著雪花從門縫吹了進去,門口已被厚厚的積雪堵滿。老趙急忙找來一塊塑料布,拿起冰涼的石頭,一口氣把門釘好。隨后,老趙又找來鐵鍬,把門口的雪清除干凈,幫王廷伯把炕燒熱。直到確信王廷伯沒有危險后,老趙才冒雪離開。臨走前,王廷伯帶著哭腔對老趙說了一句話:“趙書記,你比我的親人還親啊!”
村民馮悅文患糖尿病綜合征多年,喪失了勞動能力,家里生活非常困難,有一兒一女。女兒考上了東北財經大學,兒子考上了大連理工大學。懂事的孩子們都表示要輟學,打工貼補家用。知道這一情況后,老趙立即來到馮悅文家進行勸說:“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窮也要供孩子上大學。沒有錢,我來幫你們籌集。”老趙絕對是個說到做到的人,他開始多方籌款,并號召黨員捐款。在大家的幫扶下,加上區工商聯捐款,共籌集了2萬多元,終于圓了孩子們的大學夢。
多年來,老趙先后資助了十幾名貧困孩子,資助金額達5.2萬多元。在區、鄉關工委和老年協會的支持下,村“兩委”班子組成了“關心下一代成長領導小組”,由村黨支部書記任組長,下設5名成員,并在黨員隊伍中分片、包戶,設立5個幫扶小組,做到幫扶對象底數清,幫扶人員責任落實到人,幫扶人定期匯報,上下聯動,開展幫扶工作。如今,經過老趙的努力,全村中考升學率達100%,高考升學率達75%,全村沒有一個孩子因沒有學費而失學。在與村民聊天時,老趙常說:“讓孩子多讀一點兒書,社會文明就會前進一大步,村屯發展也能向前一大塊,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姑嫂城村,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人人心里都有一桿秤、一本賬,我們只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他們也會回報你的。”老趙對記者感慨道:“有一次,我帶領全體黨員義務勞動,清理垃圾。在村委會集合,隊伍出發時只有50多人,可走著走著,我就覺得人怎么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長。到達地點后,一點人數,已聚集120多人,就連平時不怎么愛干活兒的村民也拿起鐵鍬,干得熱火朝天。啥叫幸福?對我來說,老百姓認可咱,就是最大的幸福。”
“作為姑嫂城村村民真是幸福啊,生活是越來越滋潤,就連城里人都羨慕咱們!”在姑嫂城村采訪,記者聽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人心齊,力量大;美好空間,必有作為;干群一條心,怎能不發展?多年來,姑嫂城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多次被評為省、市、區級先進,共獲得了45項榮譽稱號,老趙則榮獲了“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遼寧省創先爭優優秀黨務工作者”、“遼陽市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個人”等20多項稱號。遼陽市弓長嶺區委決定在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開展向趙洪波同志學習活動。
采訪的鏡頭又回到老趙身上。當初,老趙不曾想到,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一職,自己會一干就是14年。如今,老趙想退下來歇歇,村民們沒一個答應的。14個年頭,如果用來經營自己的小家,誰也無法預測會有多大的變化,但老趙卻用這14年帶領大家,讓姑嫂城村從原來的貧困落后中跨越崛起。如今,一個美麗、現代、文明、富庶、和諧的村莊正迎著朝陽向世人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