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峰
新年來,IPO開閘極大地激發了打新熱情。1月9日晚,首批發行的新寶股份、我武生物公布中簽率及網下配售結果。這兩家公司的網上中簽率分別為1.05%和0.57%,超額認購倍數222和176倍,可見申購之火熱。
Wind資訊顯示,截至1月10日,IPO開閘以來啟動發行新股的公司達到50家。其中有6家公司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家公司擬在中小板上市,24家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證監會此前透露的1月有50家公司發行新股,已經實現。其中除了奧賽康IPO因老股轉讓規模較大,公司和主承銷商中金公司出于審慎考慮,經協商決定暫緩本次發行外,已有7只新股順利地進行了發行申購。
根據同花順金融終端的統計,從1月13日(周一)到17日(周五),每天開始網上申購的新股數量分別達到6家、5家、6家、7家和9家,該周發行的新股總量將達到33家之多。
《投資者報》記者仔細研究了首批放行的公司所披露的網下配售情況后發現,受IPO新政影響,公募基金“打新”熱情高漲,占據了大部分席位,然而能否中簽卻純憑“賭運”;相對于公募基金的摩拳擦掌,更有一些資本市場的大佬巧妙地坐上了轎子,只等著眾投資人在抬轎過程中落袋為安。
國泰基金傾巢而出首批落空
根據Wind資訊,1月7日~10日,共有8只新股披露了發行結果。從初步詢價申購的投資者家數看,我武生物最多,為499家,新寶股份次之,為481家,而8日公布的紐威股份和楚天科技為321家和351家。
《投資者報》記者對上述數據展開統計后發現,參與詢價的公募基金(注:含特定資產管理計劃,下同)的數量均超過100只。其中,499家參與我武生物詢價的投資人中公募基金占了323席;公募基金參與度最低的紐威股份也有108只基金上門詢價。
在60多家基金公司中,國泰基金公司參與熱情最高,8只新股幾乎都是傾巢出動。旗下41只基金產品參與我武生物報價,排名第一;32只基金產品參與新寶股份,排名第二;35只基金產品參與良信電器報價,排名第二;36只報價炬華科技,排名第一;28只報價楚天科技,排名第一;33只報價天保重裝,排名第一;只有對奧賽康和紐威股份參與的力度較弱,前者有16只報價,排名第八;后者僅有7只報價。
不過運氣不佳的是,志在必得的國泰基金在首批上市的2只新股上可以說是白歡喜一場,僅一只產品獲配6萬股的我武生物。除了國泰基金公司,大成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匯添富、富國等公司都積極參與。
在這些蜂擁而至的基金產品中,特別要提到2013年股票基金冠軍——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它參與的熱情度也很高,7只新股悉數捧場,只是運氣似乎也不佳,已經公布的2只新股也沒有獲得配售。
由于新的發行制度,報價雖然高企,但不一定能夠獲得配售,有時候真的得看“運氣”。
首批打新運氣最好的基金公司為景順長城,旗下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內需增長2號和策略精選等3只基金同時申報了20.11元900萬股的我武生物,因該股最終確定發行價為20.05元,故其旗下上述3只基金全部入圍,合計2700萬股,實際最終獲配合計92萬股;南方基金旗下也有2只基金分別入圍了新寶股份1700萬股和300萬股,它們是南方績優成長和深成ETF聯接,實際獲配443萬股。國聯安旗下的安心成長基金比較幸運,網下申購2100萬股,獲配466萬股。
公募不懼中簽概率小執著打新
盡管目前披露了發行結果的2只新股中,超百只基金參與卻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只基金能夠獲得配售,并且從中簽率來看僅維持在1%左右。但是對于后續即將上市的新股,受訪的多位公募基金經理同樣詢價熱情不減。
“對我們來說,一只基金參與打新和多只基金參與打新付出的工作量差不多。反而從概率上講,參與的產品數量越多、參與詢價的次數越多,入圍的概率就會越大,相應的中簽機會也將增加。”上海一位基金經理這樣告訴《投資者報》記者,他們基金公司所有符合申購條件、允許申購的產品,全部同時參與了我武生物、新寶股份、紐威股份和楚天科技的打新。“只要不是太差的,公司產品都要參與。”
持類似觀點的基金公司不在少數。如華夏基金、富國基金、大成基金、上投摩根、南方基金、中歐基金等均參與了7只以上新股的打新。尤其是上投摩根,旗下9只產品參與我武生物的打新,其余3只新股參與的產品也均在6只以上。
在目前A股市場連續4年全球墊底的慘綠氛圍中,盡管打新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但至少相對于私募與散戶,公募基金與社保基金已經算得上幸運兒。因為按照證監會的新規定,“網下配售的股票中至少40%應優先向以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證券投資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配售。”在這樣的利多刺激下,雖然公募基金打新仍需看“天”吃飯,但打新的激烈程度仍然很大。
新股申購報價博弈料將白熱化
“按照IPO新政,老股股東變現在所難免,未來估計像我武生物這樣老股發售規模超過新股數量的公司也會越來越多。這樣的方案背后可能也有PE機構在推動。我們需要在新股發行價格方面做更多的研究。”一位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由于新股發行新政中對超募、破發等不利于投資者的現象都有相關政策約束,所以有效申購價格需要充分考慮投資者的申購情況、對應市盈率、可能的新股發行股數、老股轉讓股數等因素后才能給出。因此,對基金參與詢價博弈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我武生物為例,要報在0.13元這樣一個狹窄的價格區間內,確實不容易,不能報太高,那樣會被剔除,也不能報太低,否則拿不到股份,現在報價絕對是技術活兒。”北京的一位基金經理說。“而且,由于像我武生物這樣存在老股股東套現的因素,以及配售股份沒有3個月鎖定期限制,我們還要考慮破發存在的可能性,因此未來申購報價肯定會更趨精準與理性。”
國聯安相關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說,新股定價以研究員的基本面研究最為重要,其次新股申購的市場熱度和發行制度的設計,導致了是否啟用存量發行對于新股的價格也有較大影響:如果不啟用存量發行,則意味著不能超募,在這種條件限制下如果新股不采用存量發行,則價格基本是確定的;而如果啟用存量發行,則意味著新股的發行價格必然會突破上述價格。
但其發行價格也是有理論價格上限的,在現行的發行規定下,發行價格上限的硬性約束條件為老股發行上限、大股東不喪失控股權、新股和老股發行數量低于招股意向書的上限以及滿足新股上市的流通股要求,軟性約束為同類股票市場平均的市盈率水平,所以可以大概預算一個價格區間。
上述市場人士進一步指出,隨著后續新股批量上市,質地參差不齊,肯定會有選擇性地參與。目前已披露了發行結果的8只新股的情況印證了這種思路。參與詢價的基金數量最高者與最低者相差200多只。
“主要還是看公司資質,成長性、利潤率如何,另外與二級市場熱點相同,傳統行業的新股可能大家熱情一般,新興行業吸引力更大。”
中小投資者可借道基金參與盛宴
除了冷熱分化將越發明顯之外,私募與散戶的打新熱情正在迅速升溫。《投資者報》了解到,近期業內多家中小型公募基金在向私募兜售打新的專戶通道,根據資金規模大小,從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八不等。
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雖然新制度對中小投資者網上參與新股申購起到風險警示作用,但實際上也限制了他們網上打新的熱情。因為根據深交所1:1市值和打新的原則,原本50萬元打新,配售之后就需要先持有50萬市值的股票,共動用100萬元。
除了打新成本增加,普通投資者中簽難度也加大了不少。對此,市場分析人士建議,與其比拼“運氣”打新,不如借道基金產品分享此次新股盛宴。其中,新發的混合型基金、部分保本型基金以及專戶分級產品更值得關注。
一家基金公司投資主管稱,由于這是IPO新政后的第一批新股,如果再像創業板剛推出時那樣破發,一則是管理層太沒面子,二是老股東也得順延鎖定期。所以大家都預期中簽就能掙錢。該主管稱:“按照這樣的思路,投資者可能發現另一條資金套利路徑,即尋找中簽新股中規模較小的基金,因為中簽新股帶來的盈利會對該基金資產凈值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采訪中許多業內人士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以國聯安安心成長為例,其2013年年底規模僅7.43億元,此次所入圍的新寶股份獲配466萬股,中簽4893萬元,其中簽金額占比已超過6.6%,再算上楚天科技的獲配股份,若新寶股份和楚天科技上市首日大漲的話,顯然該基金將成為套利新股的首選產品。
據了解,混合型基金不受股票型、債券型基金的倉位限制,資產配置比例更為自由,其中又以靈活配置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較為突出,可將大部分資產用于打新。
例如2013年末成立的安信鑫發優選和國泰淘新靈活配置,分別是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參與打新的代表性產品。
二者理論上都能將最多95%的資產用于打新。較之股票型基金有60%底倉限制,至多只能將35%的資產用于打新,混合型基金的優勢盡顯。
此外,這兩類混合型基金于2013年底扎堆募集、成立,與新股發行重啟的節奏十分配合,其對于打新的參與意圖和熱情可見一斑,在債券型基金不能參與打新的情況下,這些新發的混合型基金有望成為打新的新主力。
除混合型基金外,部分保本型基金也值得關注。由于部分保本型基金僅限制成立之初的各類資產比例,允許此后根據情況對股票、債券比例靈活調整,能起到和混合型基金類似的效果。如華潤元大保本,理論上其也可使用最多95%的資產進行打新,較之混合型基金毫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