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藥品不良反應(ADR)監測主要采用的是自愿報告系統,且80%的ADR報告來自醫療機構。因此,醫療機構作為藥品使用環節的主體,已成為藥品安全事件防范、發現與處置的關鍵控制點。我院具有良好的醫院信息系統運行環境,作為軍隊ADR監測中心的掛靠單位,自行研發了軍隊ADR監測報告與管理信息平臺,截止目前已經使用的單位遍及軍隊各級醫療機構90余所,投入使用7年間,廣受業界同行贊賞,切實為臨床藥師的相關工作提供了便捷、實用、高質、有效的支持。
2011年我國發布了新版《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特別將“重點監測”列為法規性文件的新增章節,這就要求我們的臨床藥學人員,在用藥安全風險防范中工作更加主動、監測更有針對性。因此,新的ADR監測技術和方法亟需深入探索、建立并有效應用,藥學服務隊伍的人員配備與藥學監護的手段也需要切實改進。
近年來,醫療機構的臨床藥師隊伍成長迅速,圍繞患者的藥學監護水平也日趨提升。但是藥學人員編制不達標、藥品保障工作點多、服務面廣、工作負荷強度高等現狀,制約了專科臨床藥師隊伍的壯大,人員數量短缺嚴重,只能針對部分重點患者開展藥學監護工作。我們在多年的醫院藥學實踐中,一方面通過培訓帶教,強化臨床藥學團隊骨干,以每個藥學崗位的層級把關,有效提高藥品風險防范質量與水準;另一方面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平臺的建設,為專科臨床藥師深入臨床一線,開展高水準藥學監護服務提供高效率的支撐工具。
我院作為軍隊ADR監測中心掛靠單位,基于良好的醫院信息系統運行環境,結合軍隊ADR監測報告與管理信息平臺的多年實踐,開發了服務住院患者的藥品不良事件主動監測與評估警示系統(軟件著作權證書2013SR024112)。該系統利用計算機輔助篩查與評估藥品不良事件(ADE)的自動監測和輔助評估技術,基于觸發器自動識別、自動監測基本理論,建立起具備自動識別、評估警示、高危篩選、自訂制改進等功能的整體構架,并選擇“血小板減少”監測事件開展自動監測的試應用。
2013年5月和7月先后組織數十名軍、地藥學專家對本系統進行評審,得到高度肯定和好評。隨后我院的臨床藥師根據各自的工作區域,分別選定了“血小板減少”、“腎損傷”、“貧血”、“肝損傷”四個重點監測事件,對應“利奈唑胺”、“萬古霉素”、“吉西他濱”、“阿托伐他汀”四個重點監測品種,結合日常的藥學監護工作,開展了藥品不良事件自動監測與藥品風險評估,本欄目集中刊登試應用結果的相關論文。
臨床藥師試用本系統的結果表明,我們結合醫院HIS開發的藥品不良事件主動監測與評估警示系統,實現了藥品不良事件的自動識別和輔助評估,設計了自訂制安全用藥審查的規則庫,提供了藥品風險特征及未知因素的數據分析控點。不僅能夠有效開展針對住院患者的ADR自動監測,還可以通過評價風險特征與未知因素顯著提升ADR的可預防性。其快速評估和有效預警功能,為臨床藥師提供了實施藥學監護的實用技術支持,使醫療機構的藥品風險管理有了新的突破,在節省監測資源和提高監測效率的同時,使“實時監測”和“預防為主”的控制策略成為可能。
隨著藥品不良事件主動監測與評估警示系統的逐步完善與擴大使用,實現了與前期開發運行平穩的醫院ADR自發報告管理系統的對接,進而建立起醫療機構藥品不良事件主動監測與被動監測的聯動工具型平臺。在有效節省人力資源、顯著縮短消耗時間、提高經費投入收益的同時,切實幫助臨床藥學工作人員擴大監測范圍、提高監測效率、提升自身專業價值;而通過實現ADE實時監控與處置,檢測與評價信號,在今后開展深化的流行病學論證與研究方面,也呈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