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新 石艷麗 任利培 胡曉佳
預防腦出血手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
王新新 石艷麗 任利培 胡曉佳
目的探討預防腦出血手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方法。方法分析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2011~2013年期間的手術治療腦出血病例60例臨床資料。結果腦內血腫清除28例, 小骨窗引流20例, 單側腦室引流10例, 雙側腦室引流2例, 手術成功率99%, 術后傷口感染2例, 肺部感染10例,腦脊液漏2例, 尿路感染1例。手術并發癥發生率25.00%, 死亡4例, 死亡率6.67%。結論在臨床護理工作工程當中, 熟練掌握腦出血并發癥的預防護理措施, 加強術后護理觀察, 對減少手術并發癥、提高臨床治愈率, 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康復有重要作用。
腦出血;手術并發癥;護理體會
腦出血是急性腦血管破裂溢入腦內或腦室系統的急危重癥病, 致死致殘率高達50%以上, 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危害重大的急性疾病, 目前臨床上采用的手術方法大體為去骨瓣減壓術腦內血腫清除術、開顱小骨窗可視鏡血腫清除術、側腦室外引流術等[1,2], 本文對60例患者術后進行相關因素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自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2011~2013年期間的手術治療腦出血病例60例臨床資料, 其中男45例, 女15例,平均年齡(55±6.7)歲, 在38~80歲, 單純性腦內血腫25例,伴破入腦室15例, 腦室出血12例, 病程20 d~90 d, 術前昏迷48例, 嗜睡10例, 清醒2例, 術前均有肢體活動功能障礙, 術前均有CT檢查結果, 術后復查均有MRI、CT或CTA、DSA等, 有血管畸形、動脈瘤等不在本次病例之列。腦內血腫清除28例, 小骨窗引流20例, 單側腦室引流10例, 雙側腦室引流2例, 手術成功率99%, 術后傷口感染2例, 肺部感染10例, 腦脊液漏2例, 尿路感染1例, 癲癇發作6例。手術并發癥發生率25.00%, 死亡4例, 死亡率6.67%。
2.1癲癇護理 護理過程中仔細認真觀察病情各種細微變化, 通過細節及時發現癲癇發作, 積極掌握癲癇前驅病狀除明顯特異性全身癥狀表現外, 可能出現的進一步意識障礙加重, 言語錯亂或沉默寡言, 反應較前變化大, 積極做好預防癲癇發作以及及時搶救大發作, 而在術后癲癇大發作或持續狀態時, 保持呼吸道通暢, 積極防治誤吸, 防治墜床以及對自身或他人的傷害行為, 立即配合醫師積極治療癲癇,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以及細微的變化等, 吸氧以及準確的記錄過程, 觀察生命體征變化以及用藥后的各種改變, 每次發作的表現有何異常, 為醫療準確診斷、鑒別以及預防治療提供臨床依據。
2.2肺部感染護理 無菌操作技術是目前醫院預防呼吸道感染的一項極為重要護理操作技術, 要求嚴格且操作到位,科學性很強, 且受到目前大小醫院的重視, 是關乎到肺部感染防止以及感染控制以及蔓延或擴算的關鍵點的擴散。對清醒患者, 主要以鼓勵患者自行咳嗽輔以拍背祛痰的方法幫助其清除出呼吸道的分泌物, 緩解氣道的刺激, 減少氣管痙攣,而目前對昏迷患者定時吸痰是必要的的措施, 輔以被動排痰,定期定時翻身拍背或排痰儀機械排痰, 呼吸不穩定者, 必要時輔以呼吸機輔助呼吸, 且嚴格掌握指針, 把握早上機、早撤離、早拔管的原則。護理人員應提高手衛生意識, 在必要或可能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氣管插管的護理操作, 需做到一人一操作一潔手的意識, 而對于接觸有氣管切開患者前后均要嚴格洗手且消毒。應避免人員過多走動, 減少陪護人員, 必要時行隔窗探視或限制探視, 每日3、4次紫外線消毒,每4 h進行一次空氣消毒, 把檢測細菌數控制在10~100個/ m3, 重視吸痰的細節, 掌握吸痰的時機及吸痰到位, 減少氣道刺激以及減少氣道黏膜損傷等。必要的口腔護理操作也是減少肺部感染的必要操作, 由于患者病后體質弱, 免疫力差,抗生素的長期應用或大量應用, 二重感染或移位感染幾率大大增加, 保持口腔清潔是必要的, 但需要嚴格的掌握細節,必要時3次/d口腔護理。
2.3傷口敷料、引流管護理 腦室引流管主要目的:①減輕因腦脊液回流受阻所致急性顱內壓升高所致腦積水。②檢查顱內內環境情況;③防止蛛網膜粘連及控制顱內壓;④顱內腦室系統血塊腦室主要, 溶栓藥物的適當應用。護理:①取平臥位, 保持安靜。對意識不清、躁動不安患者, 應予約束, 固定好引流管的位置, 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而發生意外。②引流管的高度適宜, 不可快或過慢, 成人一般200 ml/d為宜;③嚴格保持整個引流裝置及管道的清潔和無菌,各接頭處應用無菌敷料包裹。④保持頭部創口或穿刺點敷料干燥, 如發現敷料潮濕, 應立即查明原因, 并及時更換。⑤無菌引流瓶定時更換, 并記錄色、質、量。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⑥定時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 引流管不可受壓、扭曲、成角、折疊。如發現堵塞, 應及時查找原因, 及時處理。⑦腦室引流時間一般≤7~10 d, 拔管前1 d, 夾閉引流管, 24 h后復查CT, 了解顱內情況, 以定下一步治療方案。拔管后切口處如有腦脊液漏出, 要及時告知醫師妥為縫合, 以免引起顱內感染。
2.4尿管以及防失禁性皮炎護理 傳統方法涂氧化鋅等油劑保護或烤燈治療, 但效果不顯著, 患者感覺不舒適, 并需經常更換敷料或局部清潔, 護理工作量及患者的經濟負擔大。 因此, 采用有效而省時的護理方法是臨床護理人員的研究目標。
腦內血腫清除28例, 小骨窗引流20例, 單側腦室引流10例, 雙側腦室引流2例, 手術成功率99%, 術后傷口感染2例, 肺部感染10例, 腦脊液漏2例, 尿路感染1例, 癲癇發作6例。手術并發癥發生率25.00%, 死亡4例, 死亡率6.67%。經過治療及嚴格正規護理后, 隨訪6~10月, 癲癇未再發作4例, 1例癲癇小發作約2月1次, 未正規服藥, 1例頻繁發作,未遵醫囑服藥, 肺部感染均痊愈出院, 傷口感染均痊愈出院,腦脊液漏二次手術痊愈出院。
腦出血病情嚴重、危急, 出血死亡率約為40%左右, 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和腦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預后與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無并發癥有關。腦干、丘腦和大量腦室出血預后較差等, 但搶救及時, 積極治療, 對癥的術后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4]。本實驗研究發現對癥的護理如癲癇預防與護理以及肺部感染的預防及治療, 失禁性皮炎的正確護理, 經過治療及嚴格正規護理后, 隨訪6~10月, 癲癇未再發作4例, 1例癲癇小發作約2月1次, 未正規服藥, 1例頻繁發作, 未遵醫囑服藥, 肺部感染均痊愈出院, 傷口感染均痊愈出院, 腦脊液漏二次手術痊愈出院, 從術后病歷分析, 及時就診, 適當的治療方案以及對癥專業的護理措施,可以明顯提高臨床療效。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2433-2435.
[2] 郭崢嶸, 代麗.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潛在并發癥的預見護理.中華醫護雜志, 2007, 4( 10):927.
[3] 趙軍萍.微刨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護理.現代護理, 2008, 25( 5):142.
[4] 路金梅.中青年腦出血昏迷60例護理干預.齊魯護理雜志, 2009, 15(5):57.
471000 洛陽, 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