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高
·經驗交流·
弱智兒童語言障礙的臨床診治體會
程明高
目的對弱智兒童語言障礙的臨床診治方法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診治弱智兒童38例, 分析患兒語言障礙程度和類型, 探討有效治療方法。結果弱智兒童語言障礙最常見類型為構音障礙。結論弱智兒童大部分有構音障礙, 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可有效改善患兒語言功能, 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弱智兒童;語言障礙;診斷與治療
弱智是因疾病或其他有害因素造成的一組癥狀, 并非是疾病單元, 患兒通常具有不同類型的語言障礙[1], 主要包括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嗓音障礙及語流不暢等類型[2]。為深入研究弱智兒童語言障礙有效治療方法, 作者對本院診治的38例弱智兒童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診治弱智兒童38例, 其中男24例, 女14例, 患兒年齡為2~9歲,平均為(4.7±2.3)歲;根據智力障礙判斷標準對患兒弱智程度進行分析, 輕度19例, 中度12例, 重度7例。
1.2分析方法 ①實地調查:和患兒展開面談、觀察及調查方法收集其基本資料, 對患兒語言發展中存在問題、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等予以了解。②利用林寶貴教授所修訂《語言障礙兒童診斷測驗》對38例患兒展開逐個個別評量, 主要測量內容包括語言理解能力、耳語聲辨別能力檢測、構音測驗、說話和表達能力檢測等, 對被試者是否存在語言發育遲緩、口齒及聲音異常等進行判斷。
1.3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16.0對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 對計數數據進行χ2檢驗。當結果滿足P<0.05時, 二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8例弱智兒童中構音障礙22例, 占比為57.9%;語言理解能力差7例, 占比為18.4%;語言發展遲緩4例, 占比為10.5%;耳語聽解能力差5例, 占比為13.2%;對比可知,構音障礙占比顯著高于語言理解能力差、語言發展遲緩及耳語聽解能力差患兒所占比例(P<0.05), 說明弱智兒童語言障礙最常見類型為構音障礙。
弱智兒童通常存在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語言障礙, 在日常交際中最明顯障礙為發音問題, 尤其是唐氏綜合征患者,最常見問題包括音節倒置、發音不清等[3], 且患兒智商越低這一問題越明顯。國內有報道[4]稱弱智兒童在日常語言交際中有較多停頓, 表達速度和理解速度相對較慢, 語言缺少組織, 對人際溝通有嚴重影響。弱智兒童在應用句子時常有3種明顯障礙, 分別是句子正確但應用不當、句子錯誤、無法完全表達出自身意圖等[5]。另外, 國外有研究指出, 弱智兒童在說話時常伴隨“咕嚕”的聲音, 有口齒不清、發音異常及嗓音沙啞等癥狀, 這是因為弱智患兒神經系統控制、傳導技能發育不完全所致, 另外聽辨語音是對弱智兒童正常發音有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
已有研究顯示, 弱智兒童中有10%~60%聽力有不同程度缺損, 而弱智兒童構音異常發生率為50%[6]。本次研究通過對38例弱智兒童展開診斷, 發現構音障礙所占比例為57.9%, 這和上述報道一致。同時, 38例患兒中構音障礙占比顯著高于語言理解能力差、語言發展遲緩及耳語聽解能力差患兒所占比例(P<0.05), 說明弱智兒童語言障礙最常見類型為構音障礙。存在語言障礙的弱智兒童存在一定個體差異, 應針對兒童特殊需求展開個別化訓練, 作者通過臨床實踐, 現將主要治療措施總結如下:①呼吸鍛煉:指導弱智兒童掌握正確體位, 不管是在臥位或坐位下展開呼吸鍛煉時應確保構音器官保持靈活、充分狀態下展開, 促使患兒呼吸逐步得到改善。②加強構音器官鍛煉:指導弱智兒童訓練嘴唇的縮回、閉合、張開和前突等, 舌進行上舉、前伸、朝兩側運動、后縮等運動, 可戴指套或利用壓舌板協助其進行構音器官鍛煉,或可利用冰塊刺激雙唇、舌展開運動。③通過游戲鍛煉患兒表達能力:組織弱智兒童參與到富有充分想象力的游戲中,引導兒童對治療師的示范性語言加以模仿, 在游戲環境中通過非語言及語言方式相結合方法給予兒童感管刺激, 利用動作、手勢增強兒童感受, 引導患兒從簡單的雙唇發音起, 逐步向難發音練習, 最后開展單詞及句子練習, 以多感官通道增強患兒學習語言能力及記憶能力。在游戲過程中和患兒加強目光交流, 增強患兒的表達能力。鼓勵患兒展開有意識交流, 在各種機會下和患兒展開對話, 通過角色扮演等游戲引導兒童掌握生活常用語。④強化患兒詞匯掌握量:在同一環境中將疊詞或單詞作為語言刺激, 加深患兒記憶;擺放患兒有興趣的玩具和物品, 并使之和相應單詞匹配, 加深患兒記憶;鼓勵患兒通過發聲和姿勢展開交流, 忽略發音不佳表現,給予充分鼓勵和支持;營造實用環境, 鼓勵患兒和其他人展開交流, 并指導其在交流過程中迅速應答。通過個性化治療方案, 可促使患兒構音器官得到有效鍛煉, 同時增強患兒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 提高患兒自信心, 從而激勵其主動參與到游戲之中, 進一步促使患兒語言功能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 弱智兒童大部分有構音障礙, 在治療中應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展開治療, 對患兒語言功能加以改善, 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胤, 劉春玲.輕度弱智兒童語言能力的個案研究.中國特殊教育, 2006, 16(7):47.
[2] 方燕紅.中度弱智兒童語義知識發展障礙的實驗研究.中國特殊教育, 2013, 23(4):18.
[3] 鄭子健.輕度弱智兒童工作記憶特點的初步分析.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40(1):89.
[4] 方燕紅.弱智兒童語義范疇的特異性損傷.中國特殊教育, 2008, 19(9):17.
[5] 于萍.兒童言語和語言障礙的研究現狀.中華兒科學雜志, 2013, 11(3):408.
450000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腦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