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潘中田潘百明謝小青 李忠芳徐志美 李志堅 唐 政盧連嬌 鄧年方
特約編輯:艾 華
【導讀】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中田大山楂在廣西賀州實現了產業化發展。然而,“一枝獨秀不是春”,中田大山楂要實現健康、持續發展,必須抓住機遇,走出賀州,擴大種植規模,助推果農增收致富。
“中田大山楂”是從南方野山楂中經自然實生、連續芽變選種,歷時20余年育成的南方山楂鮮食良種。2008年7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由自治區農業廳品種登記,登記號:(桂)登(藥)2008022號[1]。多年栽培實踐表明,該品種適宜在廣西及廣東北部與西北部等地栽培,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據文獻[2-4]報道,山楂除了含有糖、多種礦質元素、維生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外,還含有熊果酸、檸檬酸、酒石酸、山楂酸、蘋果酸、鞣質、皂苷、果膠、黃酮類、內酯、糖類、萜類、花青素和膳食纖維等物質;果核中含二十九烷醇-10、熊果酸、齊墩果酸、胡蘿卜苷、豆甾醇、香草醛、延胡索酸和琥珀酸等成分;樹皮含馬栗樹皮苷,葉片中茶多酚含量達7.9%~8.9%。相比北方山 楂品種,中田大山楂品質更為突出。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分析測試研究中心的檢測結果,每100 g中田大山楂鮮果,含鋅0.064 mg,鈣 15.9~18.2 mg,硒 1.2 μg,維生素A 0.58 mg,維生素 B11.65 mg,維生素 B23.66 mg,維生素D 9.93 mg,維生素E 2.36~3.06 mg,維生素 C 20.9~21.4 mg,總糖 12.6 g,總黃酮 0.39~0.44 g, 三萜類 30 mg、γ-氨基丁酸 360 mg, 乙 酰 膽 堿 2.54 mg, 氨 基 酸418.4 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達 29.3 U/g,蛋白酶活力達152 U/g。可見,中田大山楂果實富含多種健康有益成分,尤其是大果山楂果實與葉片中熊果酸含量均高于北方山 楂。
與北方山 楂一樣,中田山楂也具多重保健功效和藥用功效。一是具有降脂、健胃、消積、化滯、收斂、止痢及活血化淤等功效。比如,所含的酶、有機酸等成分能促進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內酶素,有利于脂肪類食物的消化。二是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由于山楂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功能營養成分,其抗衰老、抗氧化和增強機體免疫能力等功效突出。三是具有增強心肌、抗心律不齊、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等作用。臨床研究證實,山楂中含有多種三萜類、黃酮類等藥用成分,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山楂還能通過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臟血液輸出量,擴張冠狀動脈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起到強心和預防心絞痛的作用。四是具有防癌抗癌作用。近年研究發現,山楂葉片中的牡荊素具有抗癌作用,山楂葉片提取液不僅能阻斷亞硝胺的合成,還可抑制黃曲霉素的致癌作用。
中田大山楂是南方山楂鮮食良種,藥用和鮮食特色明顯。山楂原產我國,為我國所特有的栽培果樹。我國古籍多有山楂記載,如《爾雅》《神農本草經果注》《本草綱目》和《群芳譜》等。《本草綱目》載:“赤瓜、棠毯、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雖有赤瓜,后人不知即此也”。清末及民國初期,山楂入藥很是興旺。清代《京歲時記勝》曾記載北京金糕為當時“皇都飲食佳品”。北京世一堂的“大山楂丸”行銷全國。又江蘇省《宿遷縣志》記載:山楂制品,尤其是山楂糕,暢銷于江南、安徽等地,并遠銷于國外,年銷量約250 t。該縣出產的精制水晶山楂糕,1929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曾獲金質獎章。說明山楂藥食兩用由來已久,具有濃濃的中國特色。南方山楂在桂東、粵北及粵西北分布廣泛,有適宜的生態條件和堅實的群眾基礎。中田大山楂自2008年經品種登記以來,到2013年4月已在廣西、粵北和粵西北發展1萬hm2(15萬多畝),初具產業化規模。
中田大山楂生態適應性強,速生、早結、高產、穩產,經濟效益高。中田大山楂屬于速生高大喬木,年生長量可達2~3 m;抗干旱,根系可深達土層6~8 m以下;抗污染能力特強;抗霜凍,可耐-20℃低溫;自花結實率高,不用配置授粉樹。標準化試驗果園實際完成的經濟指標顯示:試驗果園嫁接苗定植后第2年試產,3年生樹平均株產達28 kg,平均每667 m2產量達756 kg;4年生樹平均株產達47 kg,平均每667 m2產量達 1 269~1 296 kg;5 年生樹平均株產達 105 kg,平均每 667 m2產量達 2 835~3 942 kg;6年生以上樹平均株產達196 kg,平均每667 m2產量達5 292 kg。2007—2013年中田大山楂上市以來,市場均價超過16元/kg,投產果園每667 m2收入超過2萬元。中田大山楂高效安全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已取得成功,并在廣西賀州市全面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田大山楂生產附加值高,可以打造成全產業鏈的資源性品種,實現山楂產業可持續發展。中田大山楂自然存放時間達20~30天,在冷庫中可保鮮貯藏5~8個月,貯藏時間長;果實可以加工成干片、果脯、果凍、果粉、果汁、果酒、果醋、果茶和飼料添加劑等,深加工產品種類繁多,應用范圍廣;同時,中田大山楂的葉、花和莖干都可制藥、制茶等,附加值非常高。
我國山楂主產區主要有6個:一是東北栽培區,分布在北緯 38°54′~47°24′之間;二是燕山栽培區,分布在北緯 38°53′~41°36′之間;三是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之間的山東栽培區,分布在北緯 33°42′~38°之間;四是中原栽培區,分布在北緯32°~40°之間;五是西北栽培區,即高緯度、干寒地區;六是云貴高原栽培區,分布在北緯23°20′~29°之間,包括華南地區和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中田大山楂變異于南方野山楂,其母本分布于云貴高原向東延伸的廣大地區。該區域年均氣溫18.6~22.6℃,≥10℃年積溫3 100~5 000℃,絕對低溫-13.5~1.1℃,無霜期約300天,年降水量為827.3~1 546.3 mm。南方山楂自然分布的區域均適宜中田大山楂的產業化發展,而尤以桂東及周邊地區為最適生態帶,主要包括廣西、粵北和粵西北等廣大地區。
近年來,賀州學院中田大山楂綠色產業鏈研究團隊已完成中田大山楂從育苗到早結、高產、安全優質高效栽培系列技術研究,為中田大山楂大面積推廣種植和標準化生產、高效化經營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其中,賀州學院中田大山楂綠色產業鏈研究團隊已經完成了廣西科學技術廳的 “中田大山楂高產栽培與育苗技術研究”“鮮食中田大山楂良種安全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示范”和賀州市科學技術局下達的 “中田大山楂保花保果技術研究”等項目,并經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和廣西賀州市科學技術局組織的測產、驗收和成果鑒定。
目前,廣西、粵北和粵西北的廣大柑桔產區黃龍病傳播和為害日益加重,不少產區不得不放棄柑桔生產,尋求高效安全的替代產業,客觀上為中田大山楂的推廣種植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如今廣西桂林市的平樂縣、恭城縣,廣東省的佛岡縣、英德縣、封開縣和郁南縣等都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1]潘中田.南山楂鮮食新品種——中田大山楂的選育[J].果樹學報,2011(1):186-188
[2]陳 勇,甄漢深,陸雪梅.廣山楂的主要化學成分的定量分析[J].中藥研究與信息,2000(11):19-20
[3]柏樹花,朱月英.不同山楂品種的營養品質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4 ):144-146
[4]王光全,孟慶杰,扈學立,等.山楂種質器官總黃酮含量的測定分析及其資源利用研究 [J].食品科學,2005,26(8):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