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40例支氣管哮喘臨床護理分析
張建偉
目的探討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護理。方法對40例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護理措施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經臨床處理及護理, 治愈30例, 癥狀緩解8例, 2例自動出院, 搶救成功率95%。結論重度哮喘危及患者生命, 采取及時有效治療措施控制哮喘發作并嚴密監護, 提高臨床治愈率和搶救成功率。
支氣管哮喘;內科治療;重癥哮喘;護理
支氣管哮喘的主要特點是支氣管發生可逆性阻塞, 突發反復發作的胸悶、氣急、呼吸困難伴喘鳴、咳嗽[1]。處理過程中, 應注意患者的一般狀況、肺部體征、心率、血壓、心電圖、血液氣體及電解質等變化。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40例, 臨床處理及護理方法分析如下。
本組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40例, 其中男26例, 女14例, 年齡22~81歲, 平均年齡43歲。其中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18例, 誘因:上呼吸道感染13例, 急性支氣管炎21例,吸入刺激性氣體6例, 住院時間6~12個月。
2.1病情觀察 注意患者的身體狀況、哮鳴音、呼吸困難程度、心率、血壓、心電圖、血氣及酸堿分析, 及時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在觀察病情時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嚴重哮喘患者在吸氧過程中出現煩躁不安時, 應仔細觀察, 分析其可能原因。缺氧胸悶可引起煩躁不安;在原有神經興奮性的基礎上, 腎上腺素水劑可加劇自主神經系統的不穩定性;鎮靜劑抑制大腦皮層后也可使自主神經系統興奮性加劇, 應予區別。加強對急性發作患者的監護, 尤其是夜間和凌晨易發作者, 及時發現危重癥狀或并發癥, 須立即報告醫生并及時采取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等急救措施[2]。警惕并發癥, 當哮喘患者突然出現胸痛, 并伴有嚴重呼吸困難、出大汗、脈速而弱等, 應警惕并發自發性氣胸和縱隔氣腫的可能, 須立即作X線胸片檢查并做好急救準備。
2.2氧療護理 一般在哮喘急性發作時, 通過鼻塞或鼻導管給氧。給氧需適當加以濕化和溫化, 濕化可使痰液稀釋而易咳出, 溫化可防氣道黏膜受寒冷的直接刺激。重癥哮喘應低流量持續給氧, 給氧過程中需注意患者的反應及血氣變化。如PaCO2已升高, 則無控制的吸氧可能導致PaCO2進一步增高。肺氣腫較嚴重的患者更需注意觀察, 以防二氧化碳麻醉。
2.3對癥護理 指導患者有效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痰液黏稠時不易咳出, 采用蒸餾水或生理鹽水加抗生素和稀化痰液的藥物(α-糜蛋白酶 )霧化吸入。超聲霧化吸入顆粒太小,霧滴或過飽和的霧液更容易進入肺泡和支氣管, 產生異物刺激, 引起哮喘癥狀的支氣管痙攣。急性期遵醫囑給予氧氣吸入, 氧氣宜溫暖濕化, 避免引起氣道干燥痙攣。必要時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 緩解患者呼吸困難, 改善肺通氣, 維持正常呼吸功能。
2.4防治誘發因素 護士應了解各種激發哮喘的因素及所護理的哮喘患者的藥物、飲食等過敏史與哮喘誘發因素, 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使哮喘得以控制。保持空氣流通、新鮮,溫、濕度適宜, 不鋪地毯、不養寵物、不種花草, 避免受寒冷空氣的刺激。
2.5心理護理 哮喘患者多有焦慮、恐懼情緒[3]。向患者宣講有關哮喘的知識, 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克服懼怕心理,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更好的預防和治療疾病。在哮喘急性發作期應絕對禁止應用鴉片制劑、鎮靜劑等藥物, 因為這些藥物可抑制肺泡通氣, 有報道應用上述藥物后短期可出現呼吸停止。因此, 需通過對患者的關懷和解釋, 穩定患者情緒, 杜絕因精神因素加重病情, 控制哮喘。應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醫護患關系, 取得其信任感, 積極配合醫療護理, 教會其自控方法,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 安心治療養病。指導患者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和樂觀情緒,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根據患者的愛好選擇合適的項目, 最大程度保持勞動能力。指導患者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系統, 動員與患者關系密切的家人或朋友參與對哮喘患者的管理, 為其身心康復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經臨床處理及護理, 治愈30例, 癥狀緩解8例, 2例自動出院, 搶救成功率95%。
重度哮喘危及患者的生命, 臨床工作中應該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控制哮喘發作, 并對其進行嚴密監護, 以達到提高臨床治愈率和搶救成功率的目的。
[1] 李鳳蘭.支氣管哮喘護理體會.內蒙古中醫藥, 2007(12):40-41.
[2] 董忠.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護理指導.現代醫藥衛生, 2004, 7(2):78.
[3] 楊貴榮, 張宏文.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心理護理.天津護理, 2004(1):99.
2014-06-10]
163311 黑龍江省大慶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