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霞
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療的護理體會
李慶霞
目的探討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療的護理。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 其中10 例采取急癥手術, 其余60例均采取保守治療, 給予禁食禁水、持續胃腸減壓、靜脈營養支持、抑制胰腺分泌、消炎止痛及對癥支持治療。結果7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結論有效的護理對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有很大幫助。
胰腺炎;保守治療;護理體會
急性胰腺炎在我國是常見病, 是胰腺消化酶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學性炎癥。一般認為膽道疾病、 酗酒、 暴飲暴食、情緒波動、 外傷等常為其誘因。其病變輕重不一, 病理上主要有輕型急性胰腺炎和重型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以急性腹痛、發熱伴惡心、 嘔吐、 血尿淀粉酶升高為主要表現[1]。近年來, 保守綜合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院自2010年1月~2014年5月, 本院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男41例, 女29例。年齡36~70歲, 平均年齡55歲。發病時間1 h ~ 4 d, 平均發病時間2.6 d。誘因:膽道疾病19例, 暴飲暴食33例, 不明原因18 例。全組患者均有上腹部疼痛及不同程度的腹膜炎體征。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其中10 例采取急癥手術, 其余60例均采取保守治療, 給予禁食禁水、持續胃腸減壓、靜脈營養支持、抑制胰腺分泌、消炎止痛及對癥支持治療。
2.1心理護理 患者因腹痛時常存在緊張、焦慮、恐懼等,護理人員及時給患者講解疼痛的原因, 治療方法及預后, 以削除患者的疑慮。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 分散注意力。患者臥床、禁食時間長, 住院時間長, 易產生焦慮、煩躁心理,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多交流, 認真聽取患者主訴, 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 減輕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 避免情緒波動大,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使其能積極配合治療。
2.2一般護理
2.2.1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神志和腹部體征的變化, 定時測量T、BP、P、R, 并記錄, 特別要注意有無高熱不退、腹肌強直、腸麻痹等重癥的表現, 及時發現重癥胰腺炎的發生。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及時向醫生反映, 配合醫生積極搶救。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 作為補液的依據。
2.2.2飲食指導 飲食對于胰腺炎患者特別重要, 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因為食物中酸性食糜進入十二指腸促進胰腺的分泌, 腸管內壓力增高, 加重胰腺的病變。因此, 胰腺炎患者絕對禁食, 必要時胃腸減壓, 向患者講明禁食是急性胰腺炎發作時采用的首要措施。同時應準確記錄引流液量, 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 及時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楊, 觀察病情變化。待腹痛、嘔吐基本消失后即可停止胃腸減壓[2]。待病情好轉后指導清醒的患者可進食少量低脂流質飲食, 以后逐步增加飲食。
2.2.3做好生活護理 絕對臥床休息, 疼痛時可屈膝側臥位, 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痛解痙劑。劇痛在床上輾轉不安者可加床欄, 防止墜床。給患者提供安靜環境, 促進休息, 保證睡眠, 以減輕胰腺負擔和增加臟器血流量, 增進組織修復和體力恢復, 改善病情。同時要做好口腔護理, 保持口腔衛生,因為唾液的分泌與積蓄不僅造成口腔的異味, 而且會使細菌滋生引起口腔內感染。如患者生活自理, 盡量讓患者每天刷牙1~2次, 口干時用清水漱口, 改善口腔內環境, 不能飲水。對昏迷、生活不能自理者, 做口腔護理, 2次/d, 預防霉菌感染,操作時應保護口腔黏膜, 將棉球擰干后放入口腔內, 防止吸入性肺炎。教會患者正確咳痰和深呼吸的方法, 幫助患者常換體位并給予叩背促其排痰, 觀察痰液的色、質及量, 觀察患者有無肺部感染, 及時向醫生匯報,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時,給予霧化吸入, 2次/d。注意個人衛生, 勤換被褥及衣服, 勤擦洗, 防著涼、感冒。
7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告知患者及家屬本病的主要誘發原因, 如膽道疾病、膽管阻塞、大量飲酒、暴飲暴食及酗酒, 平時應食用低脂、無刺激的食物, 防止復發。注意休息, 避免勞累、情緒激動及緊張。根據病情恢復情況, 一般半年后才可從事輕便工作。對有膽道疾病、十二指腸疾病者宜積極治療, 有腹痛或腹脹時應及時就診。定期門診復查, 勸患者戒酒、戒煙, 改正不良飲食習慣。
[1] 王海波, 關鳳林.清胰湯防治急性重癥胰腺炎大鼠結腸黏膜損害實驗研究.遵義醫學院學報, 2002(3):1358-1359.
[2] 張圣道.重癥胰腺炎治療發展.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1999, 6(6):368.
2014-06-26]
473000 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