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門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的對策和措施
李燕
在基層醫療單位工作過程中, 對門診患者及陪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可以使其掌握有關疾病的防治知識, 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 對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但近年來, 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直是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影響了基層醫療單位健康教育的開展和醫患關系的加強, 基于此, 本文將在闡述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特點的基礎上, 對患者健康教育順利開展的對策和措施進行積極探究。
門診患者;健康教育;措施;對策
基層醫療單位進行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對于患者和基層醫療單位都有著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層醫療單位門診患者健康教育在發展過程中, 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首先, 具有通俗性特點, 也就是進行健康教育所用的語言和形式要通俗易懂, 易于患者接受, 這是基于患者的文化程度、情緒以及年齡構成等因素形成的[1];其次, 具有隨機性特點, 在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 要因人而異, 因地制宜, 視患者文化程度及職業等進行相應形式及內容的教育。
提高門診患者健康教育質量要做到:①提高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的認識, 為了更有效地進行健康教育活動, 必須強調患者與護理人員的共同參與, 尤其是護理人員, 要端正認識, 在充分認識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 將健康教育作為自己工作職責的一部分, 繼而達到患者通過健康教育認識自身疾病、配合治療, 并懂得后續自我保健的目的, 減輕患者的病痛, 完善后續醫療的進行。②加強管理, 在進行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的過程中, 作為護理部, 應建立針對性的獎懲機制, 進行對健康教育護理質控的獎懲, 并定期進行督促檢查,護理部下屬科室也要做好每年的教育計劃, 進行年終檢查總結, 細化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及管理工作, 將其納入基層醫療單位的日常管理范疇。③加強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 在基層醫療單位進行健康教育時, 作為護理人員,首先要有專業理論知識及護理技能, 其次要有營養學、康復學以及心理學、預防保健等等方面的知識積累, 這就需要基層醫療單位根據患者的不同需求, 進行對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及護理技能、心理學等方面的培訓, 并通過培訓達到健康教育的效果和目的。④加強對候診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傳、教育, 作為基層醫療單位的健康教育人員, 要對患者的發病原因、癥狀以及治療、護理等進行介紹, 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相應的了解和認識, 并在此基礎上做好后續的保健和預防, 提高治療效果。此外, 也要對患者家屬做相應的健康教育,讓其幫助患者進行保健等, 促進患者病情的穩定與與治療[2]。
①進行開放式宣傳、教育:在進行開放式宣傳教育時,導醫護士應在患者及家屬進入門診大廳時就進行主動熱情的迎接, 進行基層醫療單位大致環境和布局的介紹, 并指明患者就醫方向, 使患者及家屬消除陌生感, 接著向患者及家屬發放《健康教育處方》, 及時護送患者到相關科室, 進行簡要的病情介紹, 在節省就醫時間的前提下, 實現搶救的及時進行。在全過程中, 要對患者及家屬的問題仔細回答, 方便治療的進行。②個別指導:大多數患者的知識層次較低, 對疾病信息的掌握層次不齊, 需要在組織本科常見病多發病等專題知識講座進行的基礎上, 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個別指導,對于患者的問題要耐心、準確回答, 盡量避免使用醫學術語,要使患者及家屬能很好地理解。③健康教育宣傳欄:作為基層醫療單位, 應積極活用候診廳的宣傳欄, 針對不同季節的常見病、多發病及傳染病, 進行圖文相結合的預防知識展示,強化人們的衛生保健意識, 進而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④電化教育, 所謂的電化教育, 就是基層醫療單位運用現代化的設備結合文字、口頭宣傳方式與音樂藝術等, 在此基礎上制出影視資料, 比如電視錄像以及幻燈片、電子屏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教育, 促進健康教育的更好進行。
綜上所述, 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基層醫療單位醫生和護理人員的積極參與, 通過良好的宣傳與服務態度, 結合個別指導法和電化教育, 能夠更好地推進基層醫療單位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的進行, 進而推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1] 白妙琴.內科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的應用探討.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2):275-276.
[2] 駱秀英.特色教育在門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中國醫藥科學, 2014(2):142-144.
2014-07-08]
730050 甘肅省電力公司衛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