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雙
(南陽市中心醫院婦一科,河南南陽473000)
子宮內膜增生又稱為功能性子宮出血,是臨床上常見婦科疾病之一,常導致子宮出血,多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1]。子宮內膜增生的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出現混合增生,結構與細胞學上成異型性,是界于子宮內膜正常增殖期與分化良好的子宮內膜癌之間的病變類型。準確理解其病理特點對臨床診治子宮內膜增生具有重大的意義[2]。本研究現對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治療的子宮內膜增生患者186例的臨床病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組186例經診斷性刮宮確診的子宮內膜增生性病變患者,年齡20~61(41.8±5.3)歲,均已婚,其中<42歲者43例作為生育期組,≥42歲者143例作為圍絕經期組。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診斷性刮宮標本均經質量分數4%甲醛溶液固定,常規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后在光鏡下觀察病理特點。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 α =0.05。
186 例子宮內膜增生患者中有143例(76.9%)屬圍絕經期,43例(23.1%)屬生育期;125例(67.2%)單純性增生,43例(23.1%)復雜性增生,3例(1.6%)單純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15例(8.1%)復雜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在18例伴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中,圍絕經期婦女16例(88.9%),生育期婦女2例(11.1%)。圍絕經期婦女伴不典型增生率11.2%(16/143),高于生育期婦女的4.7%(2/43),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雌激素過度刺激與子宮內膜增生密切相關,肥胖、無排卵、多囊卵巢綜合征均可影響雌激素的分泌,可能成為子宮內膜增生的誘因[3]。臨床上子宮內膜增生的患者主要表現為月經異常、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量增多、月經周期延長或出現閉經一段時間后長期大量不規則出血[4]。子宮內膜增生常需要經過病理學才可明確診斷。子宮內膜增生是一種界于子宮內膜正常增殖期與分化良好的子宮內膜癌之間的病變類型,但臨床上大多數子宮內膜增生可以保持良性狀態,可隨月經期內膜的剝脫自行消退好轉,但也有患者發展為不典型增生,甚至更進一步發展為子宮內膜癌。明確子宮內膜增生的診斷方法是診斷性刮宮病理檢查,WHO將子宮內膜增生病理類型分為:單純性增生、復雜性增生以及不典型增生,而不典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5]。明確子宮內膜增生的病理分型有助于臨床醫生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也有助于臨床醫生更好的判斷患者的臨床預后[6-8],單純性增生及復雜性增生屬于良性病變,可首選藥物治療;而針對屬于癌前病變的不典型增生,應選擇手術治療。通過上述分析,作者認為:準確掌握子宮內膜增生的病理特點是明確診斷和選擇治療方案的前提,臨床上對該病的病理檢查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1]韓金霞.老年絕經后子宮出血100例臨床病理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2):208,210.
[2]周懷遠,陳莞春,文先妹.子宮內膜增厚陰道超聲表現與病理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5):105 -106.
[3]劉延艷.宮腔鏡、病理檢查對絕經后子宮出血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0):90 -91.
[4]張丹,李燕東,翟林.子宮內膜癌與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病變超聲與病理對比分析[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9(11):8-12.
[5]李梅.絕經后子宮出血212例子宮內膜病理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7):104.
[6]李龍,王月玲.子宮內膜增生與子宮內膜上皮內瘤變的臨床病理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6):733 -734.
[7]邱玉梅.子宮內膜增生與子宮內膜上皮內瘤變的臨床病理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6):117 -118.
[8]敖特根.子宮內膜增生與子宮內膜上皮內瘤變的臨床病理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