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西旦木·玉山
剝脫綜合征臨床特點探討
熱西旦木·玉山
目的 針對患有剝脫綜合征的患者展開臨床分析, 旨在了解這一疾病的產生特點, 為今后預防及治療提供幫助。方法 選取本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這一年時間內收治的剝脫綜合征患者展開臨床研究, 共選取30例。采用對臨床資料的回顧性分析方式了解這一疾病臨床表現、發病率等特征。結果 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 均沒有出現明顯自覺癥狀, 病情發展緩慢, 診斷時可發現瞳孔具有細微變化。同時, 剝脫綜合征會引起青光眼、白內障等眼部疾病, 醫師在臨床診斷時需注意這類病癥的鑒別, 避免出現誤診情況。結論 剝脫綜合征多出現于年齡較大患者, 且在幾年時間內可由一只眼轉變為雙眼患病。同時, 這一疾病具有較高青光眼發病率, 患者在出現眼部不適時需盡早就醫, 避免出現不可逆視功能損傷。
剝脫綜合征;青光眼;臨床特點
患者在患病初期并不會出現較明顯不良反應, 因此多不自覺;當發現存在疾病時往往已經造成了較嚴重視野損傷,且視力功能衰退不可逆。因此, 對剝脫綜合征的醫治宜早不宜晚, 相關醫師應注意對這一疾病的診斷, 避免出現誤診、漏診行為。本院基于這一情況,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式對新疆巴州人民醫院收治的30例剝脫綜合征患者展開資料分析,希望能夠了解其臨床特點, 為今后診治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為本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 共選取30人?;颊呔鶠殡p眼患病, 其中男性16人, 女性14人;年齡在47~82歲之間, 平均年齡68.9歲。其中合并白內障人數為4人, 合并青光眼人數為26人, 首診中將疾病誤診為青光眼的患者人數為11人。
1.2方法 對患者進行裂隙燈檢查, 了解其瞳孔狀況。患者瞳孔邊緣存在剝脫狀態碎屑, 碎屑呈灰白色, 小片狀。瞳孔邊緣色素皺褶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在擴瞳處理之后可看見患者晶狀體前囊表面存在沉著物[1]。
根據臨床資料, 研究的30例患者中年齡偏大患者剝脫情況更為嚴重。且患者病程時間均較長, 存在由剝脫癥狀引起青光眼情況。患者在治療期間眼部有視力下降、眼壓上升情況, 具體而言, 30例患者中23例患者視力下滑, 14例患者頭眼脹痛;瞳孔在4~5 mm的患者18人, 在2.5~3 mm的患者12人, 對光的反應均不及正常人。
本次研究的患者采用手術方式或藥物方式治療, 可達到控制眼壓效果。采用手術方式治療的患者效果較好, 眼壓基本上為可控狀態;采用藥物治療的患者需讓其靜脈滴注濃度為0.2的甘露醇或口服Diamox, 同樣能夠達到控制眼壓程度,但效果不及手術方式[2]。
剝脫綜合征是一種眼部疾病, 屬于異常蛋白反應的一種,會將患者眼部小梁網阻塞, 造成小梁網功能衰退, 從而增高患者眼內壓力, 久之形成青光眼。通常而言, 這一疾病多出現在老年患者身上, 其虹膜瞳孔邊緣以及晶體前囊會出現頭皮屑狀的白色物質, 此為剝脫物質, 發展緩慢但易造成青光眼。當患者患上剝脫綜合征時, 自身對疾病的感覺并不明顯,加上疾病發展速度緩慢, 患者通常是在感到眼部輕微脹痛或是視力下降來院就診時才會診斷出疾病, 也有患者是在由剝脫引發青光眼來院治療時發現。
臨床診斷方面, 患者瞳孔邊緣能夠發現散落的碎屑沉著,呈灰白色或藍白色, 這也是診斷剝脫綜合征的主要標志。同時, 診斷中還需注意對患者晶體前囊的觀察, 在散瞳后, 晶體表面若存在病變一般可分為三區, 即瞳孔中部透明區、顆粒狀周邊區以及半透明中央區[3]。另外, 還應注意對患者前房角與前房的診斷。本次研究中發現, 所有患者房角均存在色素沉著情況, 且沉著色素分布并不均勻。仔細觀察房角,可看到碎屑狀態剝脫物質, 通常為開角。
由于剝脫綜合征易引起青光眼疾病, 因此醫師在診斷時需尤其注意對瞳孔、前房、晶體前囊的診斷, 避免在發現患者患有青光眼時將其診斷為原發性青光眼而忽視了剝脫綜合征的治療??傊? 剝脫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主要在于瞳孔、晶體以及前房這三個部位, 診斷醫師需注意將剝脫癥與青光眼、白內障之間的鑒別, 避免出現漏診、誤診情況。治療上可根據患者臨床特點選用藥物或手術等合適治療方式, 避免剝脫惡化。
[1] 王紹飛,韓春芝,呂曉英.剝脫綜合征患者與正常人角膜厚度差異性研究.臨床眼科雜志, 2013(3):274-275.
[2] 喬建治.剝脫綜合征性青光眼30例臨床分析.中國衛生產業, 2013(9):92-92.
[3] 劉守麗.11例剝脫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表現及治療體會.中國衛生產業, 2013(10):16-17.
841000 新疆巴州人民醫院